25年10月,什麼CPU值得買?(含天梯圖)

10月CPU價格行情變化整理:

CPU行情

1、AMD的AM4系列CPU開始漲價缺貨,像經典型號5600、5600X,兩月下來累計漲一百多...(加上DDR4內存漲價,入門整機的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

2、除了R7 9700X小幅降價,AMD大部分CPU有所漲價

3、英特爾熱門型號i5 13400F價格從之前的700元逼近現在的1000,喪失購買價值

4、Ultra系列如U5 230F、U7 265K進一步降價、能耗比強。是13400F、12600KF的考慮替代,可參考天梯圖(搬運自極速空間 PC小蟲):

推薦前疊加

1、推薦具有時效性,以2025年10月9日、PDD低價爲準。注意PDD價格可能不含票,詳情:

PDD電腦整機爲啥那麼便宜?有沒有什麼坑?

2、CPU建議買散片+主板套裝。一是減少兼容性問題;二是獲得高性價比!散片介紹如下:

CPU散片能買麼?和盒裝比有何優缺點?

3、 關於CPU體質問題?無需焦慮,講解如下:

聊聊CPU散片體質

英特爾

i3 12100F 4核心8線程(約399元,建議搭配H610主板):

13100F暴漲大幾十,不如就用高性價比的12100F了,性能相近,可搭配6500XT等顯卡,3K內打造入門性價比遊戲機:

數據源 某個粉毛屑狐狸

1080P分辨率玩玩主流3A網遊是不成問題的。不過由於核心數少,應對大型3A遊戲會比較喫力

i5 12400F/12490F 6核心12線程(約706元,建議搭配H610/B760主板):

目前的英特爾性價比神U!不論應對主流3A網遊、還是輕中度生產力,i5 12400F都是多面手!

市面上還有i5 12490F,是國內特供版,其頻率、緩存都要更高一些:

i5 12490F現在價格更便宜,可以去看看,二選一優先買12490F,價差超過50則沒必要

i5 12600KF 10核心16線程(約980元,建議搭配8相以上CPU供電的B760主板):

i5 12600KF核心數更多,可視爲頻率較高的i5 13400F,價格也相對穩定,是12400F的升級選擇:

其他條件不變,如果頻率高,那網遊表現會更好。如CS2、PUBG、瓦洛蘭特等網遊中,12600KF能獲得更強的幀數表現(3A單機遊戲裏則差距不大)

關於什麼遊戲喫什麼CPU,可參考近期的文章:CPU和顯卡該如何搭配,打遊戲幀數才能更高?

需注意:

1、12600KF現有很多拆機散片,只有一年質保!

2、12600KF史低價是875元,依舊貴了100;除非追求高幀網遊,否則不建議12600KF

3、12600KF若繼續漲價,則不推薦了

U5 230F 10核心10線程(約947元,建議搭配H810、B860主板)

從15代酷睿起,英特爾開始用Ultra5、Ultra7(簡稱U5、U7),替換原有的i5、i7命名方式

Ultra系列CPU剛發佈時可謂人人喊打——因爲定價高(1999元)、很多型號性能提升低、甚至倒退。

但現在這腰斬的價格...性價比一下支棱起來!由於能耗比的提升,入門主板散熱就能很好帶動這顆U5 230F!且得益於緩存的大幅提升,其網遊性能還要強於i5 12600KF,接近對手1300元的R5 9600X:

數據源:某個粉毛屑狐狸

美中不足的是,U5 230F只能搭配D5內存,相比D4價格還是高一些的。當然現在D4內存也在持續漲價,喜歡英特爾,可以考慮U5 230F戰波小未來(新一代CPU主板接口通用)

i5 14600K 14核心20線程(約1264元,建議搭配240W以上供電的B760主板):

現在14600K價格和14600KF發生了倒掛:帶核顯比不帶核顯還便宜,選購時優先可選擇更便宜、帶核顯的版本!

和12代12600KF相比,14代的14600KF核心、緩存容量都更多:

可應對高強度生產力工作同時、遊戲性能也有更亮眼表現:

DOTA2 2K測試

i5 14600KF的優缺點都很明顯

優點:性價比高。對比同級別的生產力AMD R7 9700X(1670元),14600KF搭配DDR4主板內存套。可贏取高性價比!

缺點:功耗高。146KF建議上水冷,生產力纔不會降頻損失性能;即使用雙塔風冷溫度也很高、且未來不好升級

雙塔風冷烤機時,14600KF溫度直接爆表

該CPU要搭配至少240W以上供電能力的主板(比如經典的御三家雕炮手系列),不然容易供血不足大腦缺氧,無法發揮應有實力!

U7 265K 20核心20線程 盒裝(約1856元,建議搭配B860/Z890主板):

U7 265K可以視爲英特爾14代的i7 14700K換皮:

15代欲練神功,先我自宮——優化架構以降低功耗溫度,解決13、14代CPU穩定性暴雷問題,性能本身並沒實際提升、部分場景甚至表現倒退

幽默你英哥

U7 265K首發價3299元,而現在暴降到1856...其綜合實力和AMD的R9 9900X相當,而後者價格還貴五六百:

265K多核性能略強9900X

還有一款型號U7 265KF,F意思不帶核顯,價格也就便宜十幾塊。這錢沒必要省,多個核顯亮機、編解碼、打打小遊戲都更得心應手!

英特爾就聊到這兒,其他型號要麼有穩定性問題、要麼性價比低就不推薦了。接下來來看AMD!

AMD

R5 5600 6核心12線程(約645元,建議搭配A520/B550主板):

綜合性能對標i5 12400F,最近持續漲價性價比很低,但目前仍屬AMD入門型號、是繞不開的選擇

市面上還有R5 5600X(約660元)。類似英特爾的i5 12490F和i5 12400F的關係,5600X是5600的官方小超頻版:

價差30內則推薦5600X

5600可搭配5060、9060XT 16G這類熱門獨顯,組建性價比極高的主流遊戲整機!

R5 5600GT 6核心12線程(約740元,建議搭配A520主板):

想搭配高性價比入門辦公機?GT系列自帶核顯的CPU你值得信賴!

我們辦公室一半人都是用的4650G(上代核顯)、5600GT等AMD核顯電腦:

我的辦共配置

我還曾做過整機實測:1950元辦公整機,還能玩玩小遊戲

而英特爾同級核顯CPU就很離譜——像i5 12400,價格972,貴了200多!核顯性能還不如5600GT:

核顯遊戲實測對比 數據來源 科技趣室

5600GT核顯性能接近獨顯GTX750TI,可1080P低中畫質、遊玩騰訊網遊全家桶(如LOL、CF、DNF等)

R5 7500F 6核心12線程(約864元,建議搭配A620/B650主板):

AM5新平臺的主力CPU,F意爲不帶核顯所以價格低

新批次體質有些下降,但整體無傷大雅,價格基本在850上下,可搭配主流顯卡!

需注意還有個R5 7400F,頻率比7500F低三點(0.3Ghz),價格沒便宜多少且溫度較高,並不推薦

R5 9600X 6核心12線程(約1303元,建議搭配B650主板):

相當功耗優化、且官方超頻後的R5 7500F,網遊性能有較大提升:

網遊喫CPU頻率

最近剛出R5 9500F,即不帶核顯版本的R5 9600X,但新品首發只有盒裝、價格很高(1294元)、而且頻率是被砍了一刀的,性能有一定損失,未來價格應該會很香、不急的夥伴可以蹲一手:

R7 8700G 8核心16線程(約1665元,建議搭配A620/B650主板):

持續降價的中高端CPU。既能處理高強度生產力工作,也能在1080P分辨率下,低中畫質遊玩主流3A大作:

節省了買顯卡的錢

我簡單算了下,自己裝機,4K左右就能配下8700G較爲性價比的整機:

若你既有生產力需求、又想偶爾玩玩遊戲、且不想多花錢在顯卡上,那R7 8700G值得考慮!

R7 7800X3D 8核心16線程(約2050元,建議搭配B650主板):

這顆U以前可是買到過3000+的高價,現在持續降價到2000出頭,價格很香!

X3D意爲大緩存——可減少通信延遲、極大提升網遊表現,預算充裕、追求電競幀數的玩家可以考慮

R7 9700X 8核心16線程(約1670元,建議搭配B650/B850主板):

全能!遊戲和生產力都很強大的CPU,價格持續走低越發美麗

注:若只玩遊戲,R5 7500F、R5 9600X這種級別的U就很富裕了,多花錢上R7可能沒太大感知提升!

R7 9800X3D 8核心16線程(約2970元,建議搭配B650/B850/X870E主板):

從超過4000的價格,降到如今的三千內,本身性價比不斷突出!

9800X3D可以看作在9700X基礎上、加入大緩存,大幅提升網遊性能。是目前地表最強遊戲CPU!

遊戲桂冠

得益於架構優化,9800X3D的發熱功耗比7800X3D更低、也就支持更高頻率和超頻!綜合遊戲性能就更強:

生產力方面,相較9700X可以說沒啥差別。僅推薦追求發燒電競、不差預算的遊戲玩家(不要強行創造需求!)

R9 9950X 16核心32線程(約3199元,建議搭配B850/X870E主板):

適合專業生產力、跑重度渲染的工作人羣。綜合性能和英特爾旗艦CPU U9 285K(約3979元)相近,價格卻便宜七八百:

9950X還有X3D版本,但價格貴將近1400(約4589元)。由於9950X是兩組核心設計(8+8),內部溝通存在延遲,所以實際遊戲性能不如9800X3D!

可通過屏蔽一組核心,模擬8核心的9800X3D、或者各種調參來提升遊戲性能,可是貴1.4K還要來回折騰,不太建議...

當然如果你說:錢?我錢多的沒處花!...那大哥直接衝9950X3D吧,你值得擁有!

收尾

10月CPU推薦就是這些,萌新可參考文章,選擇適合自己的CPU。有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

懶得研究硬件?也可看看主頁簽名,按圖索驥找咱裝,祝大家裝機愉快!

消滅信息差,科技簡單化!這裏是爲萌新科普的開關芝士,我是豆爵

歡迎你點贊關注電電我,將爲廣大萌新科普更多芝士!

往期文章

整機實測合集

給日本顧客賣了臺電腦,結果到手點不亮......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人生第一次賣5090夜神!

配電腦時,什麼配件可以“縮水”?

如何測試電腦穩定性?手把手教盒友使用圖吧工具箱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