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跟大家聊口琴,居然有人嘲諷口琴廉價,難登大雅之堂。我想,他的思想應該已經和資本權貴糾纏,懸浮在廣大人民羣衆的上空了。
論藝術價值,樂器哪有什麼麼高低貴賤?只要它能創造足夠多的美學體驗與情感共鳴,就是值得入手的好樂器,換句話說,一切可以給老百姓帶來快樂的樂器就是好樂器,瞧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的人,你又算個啥?
口琴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古代音樂體系中,口琴又稱口絃琴,我國北方遊牧民族、西南少數民族的口絃琴發源更早。它具有抒情伴奏、自娛自樂、情感交流的功能,還會作爲宗教法器在“通神”儀式上出現。《魏書·樂志》就有“女媧之簧,隨感而作”的記載。
口琴作爲正規樂器的藝術價值也不低,在樂器分類中口琴自由簧吹奏樂器,但採用12平均律音階體系,與鋼琴音階基礎一致,有“口袋裏的小鋼琴”之稱。
這裏多說一嘴:我上次曬口琴,居然還有網友用卡祖笛類比,不懂裝懂的樣子真是讓人難繃。殊不知,卡祖笛更多的是利用膜片和共鳴管放大人聲哼唱,你不跑調它就不跑調,論原理、論演奏難度,都站不到口琴的高度。
實際上,半音階口琴作爲專業演奏樂器,音域達四個八度,可演奏所有調性,爲吹奏樂器之最。布魯斯口琴和複音口琴通過壓音、超吹等技巧也能實現多聲部演奏。除獨奏外,口琴還可合奏、對奏甚至組成完整樂團,彈奏各式"花兒"調,比如模仿蜂鳴、鳥語等自然聲音,展現豐富的表現力。真的想把口琴玩明白,是需要很高超的吹奏技巧和藝術造詣的。
在專業教育體系中,德國、美國等國家已將口琴納入音樂院校課程。中國教育部將口琴定爲中小學音樂課堂首選樂器,西南師範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也開設了口琴專業課程。更不要說張家川回族口弦和吳起彈口弦這類文化非遺的重要價值了。
音樂大師們也對口琴的價值高度認可,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就稱半音階口琴爲"奇妙樂器",認爲其將在管絃樂中"放出異彩"。英國作曲家華爾頓更將口琴藝術家拉里·艾德勒與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紐因並稱爲"20世紀兩大音樂天才"。
那麼問題來了,連音樂大師們都盛讚口琴,你一個“評論大師”有啥資格鄙視?我覺得這樣的網友,買樂器就爲了裝高雅,買書也是放在書架上裝門面吧?
對了,文中這幾張圖都是我實拍,也是上次我給網友曬的禮物實拍圖——幾年前我在京東挑選的這款上海國光24孔國之夢比賽複音C調口琴,寶石蘭的配色,包裝也蠻有禮盒風,送給我老爸做個小禮物。
區區一百來塊,算不上名貴,而我老爸也是什麼演奏家,只是年輕時就比較擅長演奏口琴等樂器。記得他的書房有兩把“上了年紀”的口琴,每逢週末就會吹奏輕快優美的曲調,聽得人心情舒暢。這種幸福感,是無價的。
上世紀70~80年代,教育水平領先全國的東三省市民多數都會一兩樣樂器,而那一代人琴棋書畫的“琴”就有不少是口琴或笛子,可以說它們豐富了那一代人的業餘生活,羣衆基礎很高。
而我認爲,能滿足羣衆基礎需求的物美價廉的樂器,就是最值得高看一眼的樂器。能給老父親一把國光口琴,我挺驕傲。您怎麼看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