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遊戲頻頻暴雷,這款96%好評的麻將小丑牌終於可以說.....

最近國產遊戲圈不算太平,前段時間玩《明末:伐定天下》發了篇文章,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它,更看好另一款遊戲,那咱也只能心中默默支持。

剛剛纔發現,這款遊戲已經因爲91%好評率而“特別好評”了。

而我半夜怒從心起、發癲隨手寫的社區評測,居然也悄咪咪被喜歡明末的人頂到了前排。

感興趣可移步遊戲商店頁查看完整版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咱們國產遊戲開始興起“造神運動”,動不動就是村裏大學生,好像馬上就要趕英超美。但有句話說的好,站的越高,摔的越慘。

有些人就屬於謹慎派,哪怕過往成績不錯,也不敢張揚。

這不,《我在地府打麻將》在96%好評率後,纔敢承認自己工作室做過《山河旅探》。

大家對國產推理遊戲《山河旅探》也不會陌生:2024年的國產黑馬,在銷量年榜排第4,好評率高達97%。故事基於歷史改編,但也不是戲說和胡說。

不過本期主角還是聚焦在“我地麻”上吧,奧祕之家起初並未明說,其實是擔心發售後口碑不行,砸自己的老招牌《山河旅探》。現在,也算是解禁成功,無需再遮遮掩掩。

簡單銳評我地麻:傳統恐怖+二次元+麻將,既保留了搓麻將的策略,又通過地府美少女角色與隨機事件,演變成——女鬼牌。

主界面洗腦神曲

戰敗動畫

你可別被簡介提到的麻將二字嚇到,玩Demo時我還從未摸過麻將,現在已經輕鬆KO女鬼。

實際的我地麻更像是披着麻將外衣的小丑牌,最終分高者贏,胡牌不過是積攢得分的手段。至於卡牌增刪改復、神器遺物和隨機事件等,在卡牌遊戲中更是屢見不鮮。

彌補了《小丑牌》遊戲性很強但缺乏美少女的空間。

這兩年以棋牌爲原型的卡牌遊戲不少,像4月份基於德撲的深淵絕賭,玩到後面我都懶得研究對面拿什麼牌,直接反覆SL玩單局嗦哈流。不是說德樸原型不行,只是比起卡牌的運營概念,它更多是某種心理層面的博弈——賭你出的牌比我差。

在只增不減的倍率下,失敗的成本只會隨着局數增加增長,直到你輸光褲衩子。

就像很多人認爲打麻將也是看運氣,其實麻將更喫運營思路,你不得不把手上亂七八糟的牌打成符合一定規律的牌才能贏。而不是簡單的比牌型大小。

新手打麻將難點就在於“記不住規律”,像下面這張圖爲胡牌的組合,Demo時我最喜歡玩“金鉤鉤”(只剩單張牌)和“清一色”(花色全部相同),因爲最容易湊到。

記不住很正常,在別人出牌的時候,你只要會喫/碰/槓操作就行,對應ABC、AAA和BBBB牌型。

字母A、B、C任一張需要是對面打出的牌(暗槓除外)。

少年,恭喜你,你已經學會搓牌了!好,那怎麼解決世紀難題:記不住胡牌公式?

當你尚在苦惱現實記不住胡牌公式時,在遊戲里根本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只要當前手牌接近任一胡牌規律,就允許進入聽牌階段。

這下真的是生怕你胡不動,可惜現實麻將不能開天眼,不然也不至於那麼多人吐槽麻將難學

從Demo玩到正式版,最高難度可至8令我的肝隱隱作痛,角色全收集+全通關預計起步50小時,玩百來小時不是問題。

遊戲不貴,就要你的肝......

老婆們的技能機制差異化讓你根本無法僅靠單種策略輕鬆通關。

雖然我還是更喜歡那種無腦爽玩的。

像點擊就送的白毛藍毛兩隻蘿莉,一隻適合萬字牌刷錢流,一隻適合玩ABC喫牌(但不要在砰砰面前這麼做),都是新手起飛角色。

據說馬面是輪椅之王,遇到打不過的難度不妨試試馬面。

從角色的解鎖限制來看,遊戲後續填充新角色的空間很大,但實際遊玩後,發現個別角色的平衡性與難度做的並不太好。

以黑無常爲例,難度1反而比難度0更簡單....這?

幸好遊戲沒有聯機功能,個別不平衡也不會太影響玩家體驗,還是期待開發者帶來更平衡的後續版本吧。

從國產本格推理《山河旅探》到美少女小丑牌《我在地府打麻將》,宛如一本正經的紳士突然轉身說出那句入典名言“你終究不是...蕾姆啊”。

白天在外梳成大人模樣,晚上變身二次元純愛騎士。

很難說風格和類型的轉變是好是差,目前仍需等待市場的驗證。

光論題材個人會更喜歡《山河旅探》,但從遊戲性和商業價值的角度出發,我地麻無疑更勝一籌。

雖然並非純血二次元,但不得不承認遊戲的CG讓我也開始享受失敗的過程....

虛假的處刑,各種鬼怪花裏胡哨,恐怖的場景隨時崩塌——

真正的處刑——

很難不懷疑是你遊策劃的個人愛好大雜燴,這下狠狠綻放了吧?

能集齊這麼多勝利失敗結算動畫,不知道夾了多少個策劃的私貨。

瓦達西,要守護最好的二次元吶~

(此刻沒有在用腳打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