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三國殺中的美女(吳國篇)

上一期盤點了蜀國的美女,大多數爲民間傳說或者影視作品中杜撰出來的虛擬人物,而這一期吳國篇中的角色則是主要以史實爲骨,藝術加工爲翼。

1.大喬

清蕭清麗

大喬是東漢末年江東豪族喬公之女,與其妹小喬並稱國色。建安四年,孫策攻取皖城後,與周瑜分別迎娶大、小喬。她成爲孫策正妻僅一年,孫策便遇刺身亡。此後大喬青年守寡,歸隱撫養遺孤孫紹,正史再無記載。其短暫婚姻與孤寂餘生,在《三國演義》及後世文藝中被渲染爲“亂世紅顏”的悲情符號,成爲江東霸業轉瞬即逝的悽美註腳。

2.小喬

蝶戀芳華

小喬是江東喬公次女,與其姐大喬並稱國色。建安四年,周瑜隨孫策攻皖城,與孫策分娶二喬,小喬成爲周瑜正妻。她與周瑜相伴十一年,育有二子一女。周瑜病逝巴丘後,她青年守寡,撫養遺孤,正史未載其結局。其形象因蘇軾“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的詞句及《三國演義》渲染,成爲英雄美人的經典符號,象徵周瑜“雄姿英發”的短暫輝煌,亦承載了亂世中絕世紅顏的寂寥底色。

2.5.大喬小喬

並蒂芙蓉

姐妹花放一起也能出個武將。

3.孫尚香

花香清鳶

孫尚香是孫權之妹,東漢建安十四年爲鞏固孫劉聯盟,她被嫁與劉備爲政治聯姻妻子。她性情剛烈,常攜武裝婢女護衛,令劉備敬畏。後因孫劉交惡,孫權遣船將其強行接回江東,與劉備終生不復相見。正史未載其結局(民間有投江殉情等傳說),其形象在《三國演義》中被強化爲“梟姬”,成爲權力博弈中個人命運無法自主的悲劇性符號。“孫尚香”名爲後世文藝所用,正史稱“孫夫人”或“權妹”。

4.孫魯育

夭桃穠李

孫魯育(字小虎)是孫權幼女,初封朱公主(嫁名將朱據),朱據被害後改嫁車騎將軍劉纂。她因反對其姐孫魯班謀害太子孫和的計劃而遭怨恨。吳主孫亮在位時,孫魯班誣陷她與權臣孫儀共謀廢立,因此她被實際掌權的權臣孫峻殺害。其死是東吳後期宗室**殘酷性的縮影,凸顯了公主身份在政治漩渦中的脆弱性。

5.徐氏

紅豆相思

徐氏是孫堅三子孫翊之妻,以智勇復仇聞名。建安九年,孫翊被部將嬀覽、戴員謀殺後,嬀覽強佔府庫、意圖霸佔徐氏。她假意屈從,暗中聯絡孫翊舊部孫高、傅嬰,設伏於丈夫忌日祭祀時,親手斬殺嬀覽,並協同部衆誅殺戴員。其以弱抗暴、智除仇讎的事蹟被載入《三國志》及《列女傳》,成爲亂世中女性剛烈與謀略的典範。

6.周妃

箜篌箜聲

周妃是東吳名將周瑜與小喬之女,吳大帝孫權長子孫登的正妃。這場婚姻是孫權爲籠絡周瑜舊部、鞏固太子地位的政治聯姻。她性情賢德,與孫登感情和睦,但未及孫登登基便早逝。孫登後追封她爲太子妃,其短暫一生成爲東吳政權聯結功臣後裔的政治紐帶,雖無具體事蹟傳世,卻折射出亂世中名門之女的宿命。

7.步練師

繪鳶黛情

步練師是吳大帝孫權最寵愛的妃嬪,出身淮陰步氏,隨母避難江東。她以美貌賢德著稱,雖終生未正式封后,但實際享有皇后尊榮,宮中皆稱“皇后”或“中宮”。她爲孫權生下二女:孫魯班與孫魯育,深刻影響了東吳後期政局。公元238年去世後,孫權悲痛逾恆,追贈其爲皇后(史稱“吳追尊皇后”),開創了東吳乃至中國歷史上“臨葬追封皇后”的先例,其特殊地位凸顯了孫權的情感與政治考量。

8.孫魯班

倚虎弄權

孫魯班是吳大帝孫權與步練師的長女,封號“全公主”(嫁名將全琮)。她憑藉父親寵愛及政治手腕,深度干預東吳嗣位之爭:誣陷太子孫和及王夫人,扶持幼弟孫亮上位;後又與權臣孫峻勾結迫害異己。其野心最終反噬——孫亮在位時她意圖政變失敗,被流放豫章,結局淒涼。她的一生是東吳後期宮廷傾軋的縮影,以公主之身攪動朝局,堪稱亂世中最具破壞力的女性政治角色。

9.潘淑

江東錦繡

潘淑是吳大帝孫權的最後一任皇后,出身卑微,父爲小吏,初爲織室婢女,因絕世容貌被孫權納入後宮。她爲年邁的孫權生下幼子孫亮,深得寵愛。爲助子奪嫡,她與權臣孫峻及全公主孫魯班結盟,構陷太子孫和及其母王夫人。公元251年孫權病重時立其爲皇后,但僅一年後她便在寢宮中被宮女縊殺,死因成謎。其驟貴驟亡的一生,既是以色侍君的極端案例,也折射出東吳末年繼嗣之爭的慘烈。

10.滕芳蘭

脂車香姝

滕芳蘭是東吳末代皇帝孫皓的皇后,出身顯赫,伯父爲東吳名臣滕胤,父滕牧。她因家族威望被選入宮,經歷兩立兩廢,先於264年被立爲皇后,不久因孫皓寵信其他妃嬪被廢;數年後復立,又因孫皓寵幸張美人再次被廢。吳國滅亡後,她隨孫皓降晉,淪爲平民,終老洛陽。其命運浮沉深刻映射了孫皓的暴虐無常與東吳覆滅前的宮廷動盪。

11.芮姬

玉芮花意

芮姬出身東吳功勳丹陽芮氏(祖芮祉、父芮玄皆孫氏元從),她於太子孫登立儲時被納爲側妃。芮姬家族雖顯赫,但本人生平在正史中僅存姓氏,無子嗣或事蹟記載。三國殺角色背景中所謂“女將出徵、戰死沙場”純屬後世藝術加工,真實身份仍是湮沒於宮廷史中的貴族女性。

12.陸鬱生

志懷霜雪

陸鬱生是東吳名臣陸績的幼女,生於交州鬱林郡,故以“鬱生”爲名。其父陸績早逝後,她由母親撫養,後嫁與同郡名士張白(一說張博)爲妻。張白英年早逝,她青年守寡,誓不再嫁,以紡織供養婆母,恪守孝道與貞節。其事蹟因陸氏家族聲望被載入方誌(如《吳地記》),成爲三國亂世中士族女性堅守儒家倫理的典範,凸顯了禮教對個人命運的深刻影響。其生平主要見於南朝《會稽典錄》及後世方誌引述,正史未載。

13.孫茹

沐蘭含芳

孫茹是東吳奠基者孫策與正妻大喬之女,東吳上大將軍、丞相陸遜的正妻,名將陸抗的生母。其生平在《三國志》中僅以“孫策女”三字提及,無名字、生卒及事蹟記載。作爲孫氏與江東士族聯姻的關鍵紐帶,其存在象徵孫策舊部與孫權時代新興豪強的政治融合。“孫茹”之名實爲宋元以後小說戲曲的虛構命名,近現代影視遊戲沿用此名使其廣爲人知,本質仍是歷史記載缺失下的藝術補白。

14.袁姬

鏡花水月

袁姬(史稱袁夫人)是袁術之女,吳大帝孫權的妃嬪。其婚姻本質是政治戰利品——建安四年袁術敗亡後,孫權爲羞辱袁氏而納其女。她終生無子嗣且拒絕皇后之位。正史載其德行高尚(《三國志·吳主傳》裴注引《江表傳》),晚年隨吳宮降晉後結局不明。其一生從諸侯貴女淪爲征服者妾室,以沉默堅守尊嚴,成爲漢末門閥崩解中女性命運的獨特縮影。

15.吳國太

丹雲碧心

吳國太是《三國演義》糅合孫堅兩妻(吳夫人及其妹)創作的虛構權威女性。其原型吳夫人(202年卒)作爲孫策、孫權的生母,對江東早期穩定有實際貢獻;而“甘露寺主婚”等情節純屬藝術杜撰,將政治聯姻改寫爲家族戲劇,強化了小說的倫理衝突張力。此形象雖非真實,卻深刻塑造了民間對三國女性權威的認知。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