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蕉?匹言?不是你們都這樣叫遊戲嗎?盤點知名遊戲的響噹噹外號

今年4月份的時候,曾經風靡全國網吧的單機遊戲《虐殺原型》解鎖國區,我身邊不少當年玩過這遊戲的玩家,也都被炸了出來。

只不過他們更願意叫這遊戲“虐殺三角形”、“虐殺正方形”,正好這幾天小夥伴的《咚奇剛:蕉力全開》,今天就突然心血來潮,和大家聊一聊:

那些知名遊戲的“另類字號”!

《咚奇剛:蕉力全開》,別名“剛蕉”

在此之前,這個系列我聽人叫過它“大金剛”、“蕉力剛”等等跟猴子、跟香蕉有關的名字。

然而這個系列新作出來後,萬萬沒想到,這個充滿活力的名字,就......就好像突然變成了充滿“活粒”的名字了。

不管是論好記,還是創意,只能說玩家們的取名能力,簡直完爆4A廣告公司好吧!

《匹諾曹的謊言》,別名“匹言”

關於這款遊戲,我之前都叫它“匹諾曹”,也看見有玩家叫它“P”、“LOP(Lie of P)”。

但是前幾天,我之前一起打LOL的小夥伴突然發消息問我:“你玩匹言了嗎?”

然後他給我發了一張遊戲截圖,這我才明白原來是匹諾曹的謊言。他還跟我說,看網上有很多人管這遊戲叫“匹言”。

好傢伙,奇怪的知識在我這裏又增加了。

《使命召喚》系列,別名“年貨召喚”、“責任電話”

其實“年貨召喚”這個名字比較老了,差不多在10年前的時候會這麼叫,不過現在也有一些老玩家會習慣叫這個稱呼。

至於“責任電話”就不用說了,Call of Duty,我當年上初中的時候看見這幾個詞的時候,腦子裏蹦出的就是“責任電話”。

《鬼泣》系列,別名“惡魔五月哭”

證明:

因爲Devil=惡魔,May=五月,Cry=哭,

所以“Devil May Cry”=“惡魔五月哭”,一點毛病沒有。

不過《鬼泣》這個名字,在我玩過3代後,突然覺得還是很“信、達、雅”的。

《孤島危機》,別名“顯卡危機”

直到這個別名的應該年紀都不小了吧?

在2007年的時候,彼時還很少能見到3D大作,而《孤島危機》當年使用的CryEngine引擎,據說燒掉了市面上很多想要全特效征服這遊戲的顯卡。

因此“顯卡危機”的名號也就流傳開來。

《求生之路2》,別名“左4死2”

這又是因爲直譯而獲得的名字,《求生之路2》原名“Left 4 Dead 2”,直譯可不就是“左4死2”嘛。

不過話說回來,好喜歡玩家們取的這種有趣又好記的名字啊。

《孤島驚魂》系列,別名“遠哭”

說實話,在不知道遊戲的情況下,就“Far Cry”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我是怎樣都聯想不到“孤島驚魂”四個字的。

不過我倒是很喜歡玩家們起的這個名字,簡潔好記,又很有意思。

《最後生還者》,別名“美國末日”

這遊戲的英文原名爲“The Last of Us”,而“U”和“S”這兩個字母組合在一起,大家都知道代指哪裏。

加上游戲官方也從未出來澄清或是解釋什麼,而且遊戲的內容也會容易讓玩家產生聯想,這也就讓“美國末日”這個名字,有了很高的流傳度。

《阿修羅之怒》,別名“QTE之怒”

想必很多朋友都看過這遊戲各種爆燃的片段,然而實際上,這遊戲並不是大家想象的超爽動作遊戲。

相反,遊戲基本上全都是QTE,因此也被叫做“QTE之怒”,但如果你把這遊戲當成一部劇情類遊戲的話,體驗反而還不錯。

《艾爾登法環》,別名“老頭環”

話說當年沒玩這遊戲的時候,聽人說“老頭環”,還以爲是跟魂遊玩家“老Ass”什麼的有關。

結果後來一查才發現,哦,原來是因爲Elden和Elder(長輩、老者)發音上比較接近,才得名“老頭環”。

《荒野大鏢客:救贖2》,別名“大表哥2”

大鏢客,大表哥,相信這個大家當時聽到的時候,就能很容易的聯想到是諧音梗吧。

不過也有一些調皮的玩家會把“鏢”寫成“嫖”,我不信你沒有看錯過哦。

除了以上我想到的這些,大家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遊戲另類別名啊,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分享,也讓我們開開眼兒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