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徵兆,米哈遊創始人蔡浩宇的 AI 遊戲新作《Whispers from the Star》,
突然上架了 steam 商店,並提供試玩 demo,
3 月份的預告片還歷歷在目,突然間可以玩到了,
我第一時間入庫,下載,啓動,一氣呵成。
遊戲顯示的頁面比例類似手機,輸入出生年月即可開始遊玩。
目前遊戲僅支持英語對話,本着來都來了,
(其實是爲了寫這篇文章)
我還是硬着頭皮用中式英語上了,
遊戲會彈出一個視頻通話的界面,女主角 Stella 現身
女主在一個墜落的飛船上,尋求地球的廣播
簡短的開局之後,
玩家就可以調用麥克風,自主和Stella進行對話,
過程類似於發送微信語音,
完成輸入後,有一個信號傳輸的過程,
遊戲巧妙利用這個方式弱化了玩家對 LLM 生成時間的感知。
demo 版本全程不到兩個小時(加速模式下),
目前可以體驗大約三段視頻對話內容,
中間有一些 IM 界面的對話。
主線故事大概就是:
女主被困在飛船——想辦法打開艙門——初步探索星球——在飛船外閒聊——發現疑似隊友的信號。
整個故事線是預製好的,中間無論和她聊什麼,
都會被突然的事件或者插入的話題引回來,
目前沒有體驗到分支劇情選項(也可能是藏的很深),
遊戲有一個藏品系統,五件藏品待解鎖,
我在 DEMO版結束時也只解鎖了一件,
甚至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觸發的,
推測應該是要在對話中聊到了特定的話題或者關鍵字。
遊戲時間與真實時間同步,
在完成第二次視頻和 IM 對話之後,會有一大段等待時間,
好在遊戲提供了加速模式選擇,可以跳過等待。
玩下來有幾個亮點:
第一、女主角的故事設定很豐富,
包括自己的年齡、童年的故事、
自己所在的學校、研究的內容等等,
(注:由於遊戲本身不提供文本,筆者在試玩同時進行了實時翻譯轉錄,此爲截圖,識別和翻譯可能存在錯漏,還請讀者見諒,下同。)
怎麼問都不會自相矛盾。
而且連貫性做得很好,不會突然出現性格情緒轉變。
第二、動態非常豐富,
Stella表情會隨着對話內容實時變化,
手部會伴隨一些動作,
口型能對上,感覺非常真實。
攝像頭位置會輕微位移,但貌似沒有場景的真實建模,
因爲當我提出要看看周圍的時候,被她找了個理由搪塞過去了。
就算如此,整體的效果還是非常逼真的。
第三、理解能力很強,
介於我英語口語水平非常一般,經常說的話自己都聽不懂,
玩這款遊戲確實“壓力山大”
旁邊轉譯的手機有時候也會理解錯,
但女主的回答幾乎都能精準踩中我的原意,
推測採用的底層模型能力應該不差。
我嘗試讓她回憶我對她說的第一句話,她回答的正確但並不精確,
應該是進行了上下文壓縮。
我還試了讓她說中文,
不過她告訴我只會說 nihao 和 xiexie。
第四、沉浸感做得很好,
Stella能夠一直保持人設,沒那麼容易被奇怪的東西帶歪。
我試了貓娘提示詞注入,
但她完全不接招,
我還試圖告訴她只是一個程序,
但她根本不相信我說的話。
有點離譜的是,當我們結束了貓娘話題後,
她甚至還能過一會Call back回來:
這個就有點驚豔了!
不過,作爲 demo 版本,
現階段遊戲顯然是不夠完美的。
首先遊戲的引導不清晰,
(不知道是不是 demo 版故意放出來收集數據),
僅憑玩家自主的交流很難推進遊戲,
或者說聊着聊着,不知道該往哪個角度聊了,
以及,女主時不時冒出來的聊人生話題,
多少有點突兀了,
(拜託你還現在是墜落在外星球回不來了好嗎!)
我覺得會有那麼一點點出戲。
最關鍵的是,
目前的玩法還是沿着很既定的框架前進,
玩家主動性發揮非常有限,
試了幾次就會發現,自己的決策能改變的東西很少,
當岔開話題的時候,她會很努力地把話題引回來,
也會有點生硬地掛斷電話,
自由度比想象中更低,
樂趣也就難免打了折扣。
不過作爲練英語口語的軟件,倒是極好的。
但不管怎麼說,
這絕對是目前綜合效果最好的陪伴類 ai 產品之一,
也許不久之後,
這樣的技術,能大規模應用到成熟遊戲中,
無疑是遊戲體驗上天翻地覆的革新。
這是真正的,未來可期。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