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時鍛鍊效果可能更好
一項研究表明,爬樓梯或散步時走走停停,要比連續進行同等活動多消耗20%至60%的熱量,鍛鍊效果更好。也就是說,即使久坐不動,碎片化的短時鍛鍊同樣能收到很好效果。
參考資料:https://doi.org/10.1098/rspb.2024.1220
久坐黨的福音!
二、站立並不能抵消久坐帶來的危害
站立辦公”一直被視爲對抗“久坐傷身”的方法,但一項新研究表明,用“久站”代替“久坐”並不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反而有可能導致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等循環系統問題。
站立時長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無關,但平均每天站立超過2小時與直立性循環疾病風險上升有關;平均每天久坐超過10小時與直立性循環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均相關;長時間保持靜息狀態(包括久坐和久站)有害健康,這主要是久坐導致的。
即使是那些每天久坐超過11小時的人們,每天進行6分鐘的劇烈運動,或者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也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參考資料:https://dx.doi.org/10.1093/ije/dyae136
久坐的人還是要多鍛鍊
三、每天堅持運動可降低患癌風險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與久坐相比,每天堅持步行或進行輕度到中等強度的活動,可最高降低26%的患癌風險。
每日行走步數較高也與癌症風險降低存在關聯,步速反倒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研究人員建議,即使不專門進行鍛鍊,只要日常多走動、多活動,無論步速快慢,都能有效降低患癌風險。
參考資料:https://doi.org/10.1136/bjsports-2024-109360
別管別的,先動起來
四、快走可降低43%的心律失常風險
發表於《心臟》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快步行走會降低心律失常的風險。這一效應在女性、60歲以下人羣、非肥胖人羣和患有長期疾病的人羣中最爲顯著。
其中,慢速步行爲每小時不到4公里;中等/平均速度步行爲每小時5-6公里;快速步行爲每小時超過7.5公里。中速或快步行走時間越長,效果越顯著。研究人員提示:研究存在一定侷限性。
參考資料:http://dx.doi.org/10.1136/heartjnl-2024-325004
走了有沒有好處不知道,不走一定沒好處
五、想要減肥意味着每週要超2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快步走、慢跑(6千~8千米/小時)、騎自行車(12千~16千米/小時)、登山、爬樓、游泳等都屬於中等強度運動。
從感覺上,進行中等強度運動時,呼吸和心跳稍有加快,呼吸不急促,微微出汗,稍微感覺到累,但第二天起牀不會感到疲勞。
每週進行超過250分鐘,可帶來具有臨牀意義的體重減輕(大於5%)。但是,這些收益會隨着鍛鍊的中斷而喪失。
參考資料:https://iris.who.int/bitstream/handle/10665/337001/9789240014947-chi.pdf
生命在於運動,要把運動養成習慣
往期內容推薦: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c0827020e20c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55597050ae2b
本欄目將長期更新,歡迎各位提出改進意見、關注、交流!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