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科技公司英伟达,市值突破了4万亿美元,超过微软和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英伟达从一家开发图形处理游戏显卡的小公司,一路成长为全球AI巨擘!欢迎大家来到老黄发家史的第二期,今天承接上文第一期内容,继续聊老黄的创业史!
![]()
01 加盟AMD
上文讲到老黄童年因为中国人面孔遭到霸凌,
但是学业出色,最终从高中以满绩毕业,
在丹尼餐厅打工积攒学费和生活费,
而且还是一名乒乓球高手,喜欢苹果电脑游戏,
不过老黄并没有选择斯坦福、MIT这样的顶尖院校,
而是去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俄勒冈州立大学,就读电子工程专业。
1984年本科毕业后,
老黄搭上了硅谷芯片的顺风车,
果断加入了当时的一家名叫超威半导体的公司,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AMD!
![]()
没错,老黄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其实就是老对头AMD给的,起薪高达28700美元,
虽然老黄如今已是全球顶级科技富豪,
但仍然记得当年的工资薪酬具体数字,
后来AMD在庆祝自己成立55周年的时候,
前AMD员工、现英伟达CEO黄仁勋也是友情出镜,
这样算下来,老黄甚至还算是苏妈在AMD的老前辈。
![]()
第一年老黄也是像传统华裔一样攒钱,
买了一辆心心念念的丰田SUPRA双门跑车,
老黄至今最难忘的车仍然是这辆丰田SUPRA,
剩下的钱买了订婚戒指,在AMD举办的圣诞派对前夜,
老黄向自己的大学同学洛丽求婚,
结果第二年的AMD圣诞派对,老黄开着这辆丰田SUPRA带未婚妻飙车,
结果出现车祸导致自己受伤,车也报废了,
好在这次车祸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老黄在康复后结婚,
两人的婚姻一直到今天持续了40年,
不夸张的说,老黄在AMD的第一份工作报酬,
就已经帮助他实现了美满的家庭。
![]()
上面是丰田SUPRA,下面梅奔EQS是老黄后来的通勤车
02 辞职创业
很快,老黄就被另一家硅谷公司LSI Logic挖走
(比较搞笑的是,老黄当时AMD任职获得的公司股票还持有了很多年,
后来为了避嫌才把当初的AMD股票卖掉,但也大赚了一笔)!
在新公司,老黄认识了同事兼人生挚友詹斯·霍斯特曼,
两年间多次晋升,还被当作公司未来的CEO培养,
而且这里的舞台也不小,老黄认识硅谷其他非常优秀的工程师,
比如Sun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和柯蒂斯·普里姆,
三人鼓捣出了Sun GX三维图形处理器,主要为科学家图形处理实验服务,
马拉科夫斯基和普里姆两人向公司提议,
想要制作一些性能不那么高的图形处理器,用于游戏市场,
但是太阳公司完全看不起游戏玩家,
所以两人就决定创业,然后拉上之前一起合作的老黄创业。
![]()
彼时老黄事业在上升期,刚刚在硅谷置业,
自己的银行账户仅有六个月的储蓄,两个孩子也刚出生,
老黄一下子也拿不定主意,
毕竟华裔内心还是比较拒绝风险,喜欢稳定的生活,
然而老黄的妻子洛丽主动辞掉硅图公司的高薪工作,支持老黄创业。
几十年后,老黄接受采访时回忆起妻子的决定,
他还是感到相当不安,因为妻子当时的工资比他还高,
而且也是非常出色的电子电气和粒子物理学工程师,
而洛丽一直都是老黄背后坚实而又低调的后盾,
接下来老黄已经解除了所有的后顾之忧,该大干一场了!
![]()
03 九三年
1993年,黄仁勋正式从LSI Logic离职,
在圣何塞高速公路旁的一家丹尼餐厅与另外两位工程师会面,
之前老黄高中时候就在老家俄勒冈的丹尼餐厅打工,
硅谷这家Denny's也是他的最爱,
不过九三年的加州并不太平,经历了一段非常痛苦的岁月,
那一年州内居然有超过4000人遭到杀害,
虽然硅谷已经是全美的科技重镇,但SanJose也未能幸免,
老黄回忆,当时第一次碰面时,Denny's里面全是JC,
与他同桌的马拉科夫斯基和普里姆同意来Denny's,
主要因为这里有免费续杯的咖啡。
老黄分析,当时市场上三维图形领域比较强的,
就是自己老婆洛丽之前任职的硅图公司,
当时正在为斯皮尔伯格的新片《侏罗纪公园》制作恐龙的3D动画,
但是硅图公司并没有意识到广大的PC游戏市场。
![]()
04 PC游戏
这也给了老黄灵感,他自己一直都是忠实的游戏玩家,
高中时期就沉迷于在乔帮主的Apple II上玩《超级星际迷航》,
但PC游戏苦于没有合适的高性能图形处理器,
在与主机游戏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老黄希望将原本用来绘制恐龙骨架的硬件,
放在PC游戏上面,创造出可供玩家操控的动画角色,
但是这需要高效低成本的电路和轻量级软件,
当时这类产品被称为“图形加速卡”,
黄仁勋在创立公司前还向计算机图形权威乔恩·佩迪寻求建议,
但是佩迪力劝他放弃,因为当时至少有至少35家公司投身其中,
不过老黄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在Denny's,老黄给普里姆与马拉科夫斯基画饼,
说他们未来会创立一家年收入达到5000万美元的公司,
谁也没有想到,这家公司的营收日后比预期还翻了2500倍!
![]()
42年后,老黄又回到自己高中兼职的那家Denny's
05 创立英伟达
经过多次讨论,黄仁勋终于说服了自己和两位工程师,
三人一起前往Palo Alto市区,
走进律师吉姆·盖瑟的办公室,准备成立一家新公司,
盖瑟本身有点像风骚律师索尔·古德曼或者硅谷孵化器老板Erlich那种形象,
在与老黄见面前,他已经参与成立了几十家新公司,
每年需要参加130次董事会,是硅谷最有名的律师顾问之一,
老黄问盖瑟新公司应该取什么名字,
盖瑟说可以暂时用NV代表新公司,意为“新企业”(New Venture),
巧合的是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之前已将他们的图形芯片原型命名为NV1,
老黄形容这个新图形芯片会让其他公司嫉妒到发狂,
于是三个技术宅开始翻拉丁文词典,用NV简写找个好词,
一开始老黄选择了Nvision,但这名字已被一家环保再生卫生纸公司注册了,
而Nvision在词汇列表中下一个词就是Nvidia,
这个名字源于拉丁词invidia,意思是嫉妒,
就这样,全球市值最高、4万亿美元的传奇公司正式诞生!
![]()
06 偶遇枪击
在硅谷,创业如何分股份也是门学问,
老黄与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三人回到Denny's餐厅,
决定由老黄当CEO,普里姆出任CTO,
马拉科夫斯基则担任工程副总裁,
每个人都拥有1/3的股份,
老黄继续与普里姆聊公司的具体植物划分,
而马拉科夫斯基走到窗前看到远方的Tacobell餐厅,
老黄回忆,当马拉科夫斯基看到餐厅下面的加油站时,
他们的窗户顶部突然布满了弹孔,
原来外面又上演了GTA里的追车剧情,匪徒的流弹误击到老黄这边,
老黄拉起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两人,
快速结账然后留了一大笔小费,匆匆离开,
老黄后来接受记者采访,说那家Denny's其实是英伟达的创始地,
但经历了这次枪击,他们在此后十几年里就再也没去过那家餐厅了。
后来还有好事的记者去采访当事人,
地址在圣何塞贝里埃萨路2484号,餐厅的管理人员表示已经多年未发生枪击事件。
![]()
老黄、马拉科夫斯基、普里姆
07 卧室创业
与很多硅谷车库创业的故事不同,
老黄觉得车库环境太差,于是把普里姆的家具塞进车库,
自己跑到普里姆家联排别墅的两间卧室工作,
一间是老黄用Sun公司的工作站设计电路,
另一间是软件组开发游戏通信协议,老黄自己还有个CEO办公室,
设立在一楼厨房旁的小圆桌边,员工们拿零食会从老黄办公桌旁经过,
老黄回忆自己是故意这样设立的。
1993年初,创始人老黄拿出钱包里仅有的约200美元现金交给律师盖瑟,
换取了公司1/3的股份,几周后,
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也交出200美元投资换取股份,此时老黄刚满30岁。
早期融资期间,黄仁勋接到母亲的闽南话电话,
劝他“放弃英伟达,去大公司工作”,
通话后老黄非常无奈向老同事霍斯特曼吐槽,
尽管家人质疑,老黄还是非常坚定自己的想法,
在没有融到钱之前,他吸引了多名Sun公司员工毅然离职加入英伟达,
甘愿无薪工作,接下来再回到英伟达首款芯片NV1的故事。
![]()
08 重注游戏
英伟达成立两个月后,《侏罗纪公园》上映大获成功,
这部电影首次实现了计算机生成图像与真人实景镜头的完美结合,
想要实现这样真实的效果需要非常惊人的算力,
比如影片中霸王龙冲破原木的3秒钟镜头,
动画师们竟然花了10个月的时间来渲染!
老黄则坚持让英伟达成为一家为游戏服务的公司,
希望让每一位玩家,也可以玩到《侏罗纪公园》这样的游戏,
而对于英伟达来说,他们的一款芯片NV1需要与其他产品区分开,
于是架构师普里姆在芯片和软件中融入了许多复杂的功能,
比如英伟达芯片采用二次纹理映射技术来绘制线框骨架,
可以给游戏画面增添纵深感和真实感,
软件方面,普里姆则选则程序员很熟悉的“面向对象”,
助力程序员设计出可重复使用的代码块,减少工作量,
普里姆希望可以创建一个延续百年的架构。
![]()
NV1
09 红衫投资
1993年,就在英伟达成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在律师顾问盖瑟的引荐下,老黄见到了硅谷两大顶级风投公司,
分别是我们中国企业很熟悉的红杉资本,以及萨特·希尔资本,
不过在路演时,老黄演讲磕磕绊绊,再加上普里姆干巴巴的技术,
并没有吸引到投资人,现场的大佬普遍不理解,
为什么要给游戏玩家造一款图形处理器?
不过老黄的前公司LSI创始人科里根不计前嫌,非常支持老黄,
所当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瓦伦丁问谁会用英伟达芯片时,
盖瑟说道LSI创始人科里根非常认可,于是在会议结束后,
瓦伦丁把黄仁勋拉到一旁,直言不讳地告诉老黄,路演非常差,
瓦伦丁补充,“但科里根和我说必须资助你们,所以你们可以开始干活了。”
就这样,老黄英伟达获得了红杉资本和萨特·希尔资本几百万美元地投资,
作为回报,两边各自派出一人加入英伟达董事会,
一位是红杉资本的马克·史蒂文斯,另一位是萨特·希尔资本的坦奇·考克斯,
两人是哈佛大学同学,对英伟达在做的事情不太理解,但是都非常喜欢黄仁勋本人。
考克斯说萨特·希尔资本支持英伟达,
仅仅只是因为老黄创始人三人是非常优秀非常顶级的计算机工程师,
一般的CEO只会听取客户意见,但在计算机领域这是个大忌,
因为外人什么都不懂,当时考克斯还把老黄和盖茨作比较,
认为盖茨注重商业,而老黄本身就是世界级工程师,更适合作为科技企业的领导者。
![]()
红衫资本
10 老黄的乒乓球技
1994年,老黄在森尼韦尔市购物中心租了几间便宜的工作室,
房间阴暗潮湿,地毯破旧、天花板渗水,
而且通风系统中常年弥漫附近中餐馆的气味,
比较搞笑的是,正对办公室的富国银行因频繁遭劫成为“高危地标”,
老黄和员工们经常能透过窗户目击抢劫现场。
但是办公室的环境相对休闲,
老黄把自己心心念念的乒乓球桌摆在狭窄的办公室休息室,
午餐时间员工在此用餐,而老黄就可以大展身手展示自己的球技。
办公室的实验室堆满拆卸设备,
不过正中央是一台连接世嘉游戏机的9英寸便携电视,
当时创始人普里姆很喜欢世嘉,每天都会在这里打游戏休闲。
会议室被改造为指挥中心,黄仁勋用全大写字母和彩色马克笔
在白板绘制业务战略与NV1芯片架构图,最核心的是流片环节。
![]()
11 芯片制造
“流片”(tape-out)是集成电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芯片制造过长中,设计团队完成芯片的逻辑设计、电路设计、版图设计,
然后需要将最终确定的设计版图数据发送给芯片制造工厂,
这些工厂一般都是专业的半导体代工厂,这个过程就叫“流片”。
94年,当时流片日期临近,黄仁勋正在主持一场董事会会议,
他忽然听到外面员工的欢呼声,
老黄立刻冲出会议室想要与员工共享里程碑时刻,
他以为英伟达首款芯片NV1的设计终于正式完成,
但其实所有的员工都围在工作室正中间的世嘉游戏机旁,
看着普里姆在《暴力摩托》游戏中创下最快纪录,
结果恼羞成怒的黄仁勋直接像众多中国大家长一样没收了游戏机,
然后把这台世嘉游戏机带回家送给了自己的孩子,
不过世嘉与英伟达的“缘分”到这里还远未结束。
在员工设计芯片的同时,老黄联系到了成熟的芯片制造商,
英伟达芯片制造环节外包给欧洲一家工厂,
而成品电路板的组装、分销及零售、销售等环节外包给美国供应商Diamond,
英伟达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微芯片的设计与质量控制,
随着生产日期的不断逼近,员工们常常加班至深夜。
![]()
英伟达三巨头
12 第一款芯片NV1
终于,NV1芯片的制造工作终于完成了,
英伟达初创成员杰夫·费舍尔用VHS录像机,
记录下了NV1原型机交付的历史性时刻(费舍尔仍然在英伟达工作),
一群游戏爱好者兴奋地聚集在一个防护性硬壳箱旁,
在场全是男士,箱子被缓缓打开,
露出一排15个被黑色保护壳紧密包裹的芯片,
普里姆手持钳子,小心翼翼地撬开一个外壳,
展露出一片仅指甲盖大小的印刷硅片,
这块小小的芯片就是英伟达公司的首款芯片NV1。
接下来,英伟达面临的任务是检测这些原型芯片是否存在缺陷,
这份重任落在了英伟达早期员工德怀特·迪克斯身上,
不过他只运行了市面上少数流行的DEMO进行逐帧检查,
然后就匆匆让NV1进入量产状态。
![]()
13 毁灭战士爆火
1995年,NV1在秋季正式问世,恰好赶上了PC游戏市场的东风,
现象级游戏《神秘岛》和《毁灭战士》爆火
(感兴趣的盒友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卡马克系列,和老黄系列一样也是分多期文章介绍),
大量玩家开始询购PC图形处理器芯片,
老黄当时还很看好《VR战士》游戏,于是采取捆绑销售策略,
买一块英伟达NV1显卡,就可以获得《VR战士》游戏,
英伟达瞬间涌入了大量的订单,老黄为了加大产能开启大规模招聘,
同时着手第二款芯片NV2的设计。
但是谁也没想到,英伟达的NV1芯片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居然遭遇滑铁卢,成为PC玩家们口中的垃圾产品,
而盖茨的微软也在1995年出手对英伟达重拳打击!
![]()
14 首战失败
原来,随着《VR战士》热度消退,
玩家猛然发现NV1在渲染其他游戏时表现不佳,
而且盖茨非常鸡贼地推出了支持三角形渲染的DirectX标准,
这与英伟达推崇的二次纹理映射技术不兼容,
很多游戏都出现了严重的渲染错误,甚至导致Windows系统崩溃,
就这样,玩家们认为英伟达这家新公司的图形处理器有问题,
仅仅支持DOOM和VR战士少数游戏,
NV1销量骤降,顾客大量退货,
多年后,创始人老黄和马拉科夫斯基回忆NV1,
都表示NV1就是英伟达历史上最灾难的芯片,那就是一坨xx!
更加糟糕的是,英伟达已经重注了NV1,
公司资金已近乎枯竭,老黄计算变卖掉自己所有资产,
也只够公司维持30天,
而公司的创始人黄仁勋、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之间也出现重大矛盾分歧,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伟达瞬间进入至暗时刻,
不过,老黄居然只用了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完成绝地翻盘,
原因就是一位传奇贵人的入职,以及一家传奇游戏公司的雪中送炭,
进行了一场英伟达创立初期最大的豪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游戏&AI系列:
老黄发家史——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老黄的传奇人生!
AI——是游戏NPC的未来吗?
巫师三——AI如何帮助老游戏画质重获新生
你的游戏存档——正在改写人类药物研发史
无主之地3——臭打游戏,竟能解决人类大肠便秘烦恼
一句话造GTA——全球首款A游戏引擎Mirage上线
AI女装换脸——FaceAPP应用和原理
AI捏脸技术——你想在游戏中捏谁的脸?
Epic虚幻引擎——“元人类生成器”游戏开发(附教程)
脑机接口——特斯拉、米哈游的“魔幻未来技术”
白话科普——Bit到底是如何诞生的?
永劫无间——肌肉金轮,AI如何帮助玩家捏脸?
Adobe之父——发明PDF格式,助乔布斯封神
FPS游戏之父——谁是最伟大的游戏程序员?
《巫师3》MOD——制作教程,从零开始!
#gd的ai&游戏杂谈#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