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裝機指南--SSD篇】教你認識固態硬盤參數。

挑選購買固態硬盤不是什麼難事,只要瞭解最基本的硬盤參數,購買固態硬盤手到擒來,接下來我們先從最基礎的接口形態去認識固態硬盤。

1、固態的形態

固態硬盤基本接口圖示

固態硬盤基本參數導圖,圖源互聯網,入侵刪

首先我們先認識現在最常用的M.2接口固態,分爲兩種形式:

①. SATA M.2 一般商家會叫做Mkey接口,區別如圖,左邊多一個凹槽,如果需要利用固態硬盤製作固態硬盤盒,注意這些接口協議是否支持,如果是用於裝機,現在大部分主板的M.2接口會同時兼容這兩種接口。

②.NVME M.2 也就是我們現在最常用的PCIE協議的固態,區別如圖,只有右邊一個凹槽,PICE這個協議,會和顯卡搶佔PCIE通道數,PCIE通道一般和CPU有關,例如我的i9-14900KF,就有20條PCIe5.0通道,我的二號機R7-5700X,擁有24條PCIE4.0通道,一般顯卡會佔用PCIe X16接口,也就是16條通道,滿速固態一般佔用PCIe X4,也就是4條通道數,這裏需要注意,有些主板在離CPU近的固態接口放X4通道,其餘只提供X1通道,以節省成本和通道數量,購買的時候自行去對應的主板官網,查對應的參數,不過一般x1接口的速率也足夠日常使用。

SATA2.5英寸固態的接口圖示(SATA的機械硬盤接口也長這樣)

③.SATA 2.5英寸,這裏的SATA指的是接口和協議,如果主板沒有m.2接口,可以購買這種和機械硬盤一樣接口的SATA接口固態,速率上限就是SATA接口速率上限,SATA3.0速率爲600MB/S,所以這種固態出廠一般只有550MB/S的速率。

2、固態硬盤的構成

玩家最常用類型的固態,不論是什麼接口什麼協議,都是由閃存顆粒,主控,部分型號帶外置緩存組成的,閃存顆粒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固態壽命。對固態性能影響也很大。數據全部存儲於顆粒中,一旦顆粒損毀,其中的數據,基本無法恢復,不過現在的顆粒壽命都非常的長,大部分是主控先掛,如果硬盤出現掉盤,不讀盤,插上導致電腦卡頓,一般就是主控掛了,一定要及時備份數據,更換硬盤,以免丟失數據。

閃存顆粒圖示,圖源互聯網,如侵刪

目前的顆粒分爲SLC、MLC、TLC、QLC等,目前主流爲TLC顆粒,主流的顆粒品牌有:三星、鎧俠(原東芝)、美光、海力士、長江存儲(國產)。題外話:現在消費級別最佳的超頻內存條顆粒是海力士Adie。

存儲壽命上:SLC>MLC>TLC>QLC

存儲數據容量上:QLC>TLC>MLC>SLC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還是TLC顆粒(想當年連TLC都被唾棄的顆粒,沒想到會成爲香餑餑,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有些不良商家QLC/TLC混用,導致使用體驗極差)接下來我們瞭解一下各個顆粒的優缺點。

SLC/MLC:性能優異,速度飛快,壽命很長,缺點就是價格貴,現在最後一代消費級能在正常渠道購買到的MLC顆粒,應該只有三星970pro,多在企業用途。

TLC:最主流的消費級市場的顆粒,性能尚可,速度對於一般玩家來說,過剩,壽命還行,性價比也不錯,最便宜的國產固態也有3/4毛1G的固態,屬於主流玩家最合適的顆粒,常見的型號,例如致鈦tiplus 7100,西數的藍盤,黑盤,三星980系列等等。

QLC:萬人唾棄的顆粒,這裏詳細說說爲什麼唾棄,QLC顆粒普遍存在寫入速度波動大、低速時性能差的問題,理論擦寫次數僅150次(P/E壽命較短),成本較低也不會用太好的主控,更加縮短了壽命,每個cell存儲4位電荷,電壓變化複雜,寫入速度比TLC慢30%-40%,可靠性也是非常的低,最主要的是,這玩意賣TLC的價格,俗話說,沒有合適的產品,只有合適的價格,這就高鐵的錢,給你綠皮車的速度,(動集立及甬:你說我啊?)總之就是,非常不建議購買QLC的固態硬盤。

3、固態硬盤的參數解讀

這裏以某國產固態爲例

從上往下解讀:

1.外觀尺寸:M.2 Mkey接口,2280是尺寸,22mm寬,80mm長(常見的尺寸有2230/2242/2280/22110)

2.接口類型:PCIE Gen4x4,PCIE 4.0協議,向下兼容,NVME1.4的接口規範標準,這個一般玩家不用管

3.容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512G/1T/2T的固態

4.順序讀取和寫入:就是硬盤的讀寫速度,讀取7000MB/S屬於PCIe4.0比較常見的速度,PCIe3.0一般爲3500MB,SATA接口的速率一般550MB左右,順序寫入,打個比方就是我們把東西放到電腦裏面,放入的速度,就是寫入速度,PCIe4.0一般是6000-7000MB/S,PCIe3.0一般是2500-3500MB/S,SATA接口一般500MB/S左右。

5. 4K讀寫速率:800k IOPS,指的就是我們的零碎文件,和大部分的遊戲加載畫面的速率,這個速度一般玩家也不用過度關注,看個數值,數值越高越好,當然前提是價格合適,越高隨機讀寫速度越快。

6.平均無故障時間:這個值和上面一樣,越高越好,這個是廠商製作出產品,在特定的環境模擬測試出來的一個數據,指的是兩次故障之間能正常工作的時間的平均值。

7.耐用等級TBW:固態硬盤使用壽命週期內的總寫入數據量,比如這個600TBW,意思就是寫入600TB數據就到壽命了,不是說超出這個就一定壞,是沒有質保,不建議到壽命繼續用,不過一般玩家,一輩子也寫入不到這個數據量,一般都是固態主控先壞,萬一哪天崩了,硬盤裏面的小姐姐沒了豈不可惜。

8.質保期限:這個顧名思義,質保期限多久就是多久,也有終身質保的硬盤,自行選購就好。

到這裏相信各位小夥伴對固態的參數也有一定了解,可以點個收藏關注,或者轉發給有選購需求的小夥伴分析分析。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手把手裝機指南系列的全部內容,如果有什麼缺失,歡迎評論區補充!

兄弟們,免費的盒電電我 new new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