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mod區的耶路撒冷?

前不久,以“特色”爲特色的《劍星》登陸了PC。主角伊芙那極具特色的肉體,不知讓許多玩家離不開眼睛,放不下那一隻手。

我身邊一羣許久不登錄Steam的好友都開始上線大方開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不過迷惑的是,最近一個把《劍星》女主換成了某位黑人的mod,卻獲得了不少人關注——這個mod保留了原本身材,唯獨把女主的臉換成了標誌性的高糊黑臉,屬於是辣眼睛非常。

這個mod,甚至還引來了《劍星》官方的轉發

這是鬧哪出?

變裝皇后?種族入侵?陽光彩虹小白馬?

其實都不是。

因爲這個mod的主角,是一個在遊戲史與mod區都很有名的一個角色:

CJ。

是的,孩子們(?),現在已經是個需要科普CJ是誰的年代了。

mod區的耶路撒冷

“Ah sh*t,here we go again。”

CJ,卡爾約翰遜,經典之作《GTA:聖安地列斯》的主角——現在年輕點兒的玩家,可能都不知道這哥們是誰。

圖片來源@泓仙耀

關於這位在遊戲裏的光輝事蹟,我們稍後再總結——你只需知道,CJ mod,如今已經是所有遊戲不得不品的一環。這位在mod區的地位,就像是耶路撒冷在3D區的地位一樣。

以防你們問封面在哪

古人云,“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而如今,凡是能裝mod的知名遊戲作品,也都必須要有一個CJ的模組。

是的,就像是宮崎老賊遊戲中的帕奇、曾經漫威電影中不斷出現的斯坦李一樣,在客串各路遊戲這方面,CJ一直很忙。

上一秒,他亂入了隔壁漫威蜘蛛俠的片場,以蛛絲爲引穿梭於鋼筋叢林之間,縱身一躍,輕鬆如許。

來源@彼得雄

下一秒,CJ展現縮骨綿柔之功,變成了《迷失》裏的那隻貓。人類的形體變成了哈吉貓的軟體,而它則上躥下跳,對着屏幕中的一切瘋狂哈氣。

前一幕,CJ還在《鬼泣5》的QLIPHOTH之巔,掏出斯巴達大劍與雙槍展現來自西海岸的風采與格羅夫幫的武術。對着面前的V吉爾,展現何爲真正的拋瓦。

下一場,CJ便走入《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的無邊荒野,穿着那身標誌性的衣服,美美自拍一番。

有位觀衆曾銳評:到女裝那關該咋辦?

你會發現,CJ的出現對遊戲原有氣質的“破壞”,是讓人極爲難繃的。

它不像《生化危機》等恐怖遊戲系列裏的天線寶寶或者托馬斯小火車mod,名爲兒童向卻用近似人臉的詭異,讓恐怖谷效應更上一分;它的定位,更接近如今總是刷屏的《怪獵》呆貓mod,只要一出來,屏幕裏便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圖片來源@額呃呃呃鵝-_-

無論多麼嚴肅正經的場合,只要蹦出來一個上世紀風格的“奇行種“式精神小夥,都會把氣氛攪渾,人們看見就只想笑。

過去人們調侃,“所有在《給他愛5》裏的蒂法,其實都是老崔變的"——如今,所有遊戲的主角,似乎都能變成CJ。那個新時代的索尼克能變成奔跑的CJ、《地鐵跑酷》的小孩兒哥,能變成載着斯莫克一路狂奔的CJ,《求生之路》《寂靜嶺2》乃至《黑神話》故事中的主角……都能被亂入一番。

無論是刀劍與魔法的中古世紀、槍炮與玫瑰的近未來幻想年代,抑或是純純搞笑路線的畫面中,他總會按時而來,如約出現。

《寂靜嶺》中的CJ

就這樣,在衆多mod之中,CJ逐漸變成了真正的萬能體,真正的跨性別乃至跨物種存在人士。就好像是mod界的守護神一樣,甭管幹點啥,都得先拜一拜CJ這位大神。

當然,無論是哪個版本的CJ,幾乎都有着一個共性:

那四個手指,老是™張不開。

有關CJ

有人說,《聖安地列斯》很短,短到你用一兩天就能通關;《聖安地列斯》又很長,長到貫穿了一些人的整個童年。

圖片來源@EGGcake_desu

所以有關cj和其背後《GTA聖安地列斯》的歷史地位,我想其實無需多言。

我還記得幼年時,在家長單位的某臺電腦上看見這款3D遊戲——那是我最初的遊戲啓蒙。它給許多人帶來的,是一種純粹的驚豔。哪怕多邊形的面數如今已經粗糙到不忍直視,人們都還記得,那些個與白短袖與牛仔褲相伴的那個下午。

2081萬套的銷量,ps2銷量榜榜首……都無法完全概括其影響力,所謂“現代開放世界的奠基者”“PS2最偉大的遊戲”這些名頭,都有點太過虛妄。怎麼吹,最終都要化爲一句“牛逼”。

圖片來源@EGGcake_desu

它牛逼到,如今只要提及“GTA的小曲兒”,大家幾乎都會想到那一首西海岸味兒十足的《The Theme From San Andreas》;

它牛逼到,時至2025年,依舊有不少玩家去重開一把SA;或者是有未曾遊玩過的人慕名而來,從頭開始細細品味。

編輯部固態軟盤老師前兩天剛開了個新檔,還搞了個CRT濾鏡

圖片來源@大fufu和小珊寶

而有關CJ本體的討論與調侃,到現在其實也一直沒停。什麼“GTA系列最強主角”“格羅夫超人”云云——倒不是說他哪一樣都天花板,而是他的綜合實力……過於六邊形了。

放眼歷代主角,CJ的經歷與戰績,大概都屬於最牛b的那一檔:一人幹軍事基地、三天速成開飛機、單人炸胡佛水壩、入侵美軍航母偷走最新款戰鬥機、放火燒一整片大麻田,在嗑暈了的情況下頂着通緝開長途車……最牛逼的是,這哥們直接違反了物理定律,在高空從一個飛機跳到另一個飛機上,然後再扒開艙門懟進去。

而且,這位還是GTA系列宇宙中少見的正常人(?):不嗑藥,有擔當,話癆但性格鮮明,能打,有時候還有點可愛。

在某些思潮的影響下,現在的許多遊戲,都在製作中硬加黑人,刻意增添加性少數與丑角兒羣體,死命死命將那羣少數羣體予中心化,將邊緣角色予主角化。天上飛的、海里遊的、歷史裏流傳的、書本中記載的……全都開始被塗上了“黑”——而CJ,大概是黑人遊戲主角中,爲數不多的不被厭煩那個。

可以說,CJ這一身牛仔褲白背心,就像湯米那件花襯衫一樣,成爲了一個遊戲史上的文化符號。

關於mod製作這方面我想你知道的。mod作者們的絕對數量,其實並不算很多。他們的製作喜好,便佔據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而CJ,又是那個時代的代名詞,與許多人的心頭好。於是,CJ的mod開始不斷出現。

就像是咱們這邊的mod作者,老是在各路遊戲中搞東方一樣;就像我們總能在I社的動作遊戲中,看見某些熱門二遊角色的模型一樣。做得多了,自然就會成爲一種別樣的梗。

而這種mod的不斷復現,會讓我想起另一種在情感上,有些近似的行爲。

圖片來源@raychalie

如今許多年輕人,都開始帶着他們心頭喜歡的手辦,去世界各地走走——這手辦可能是個高達機甲、可能是動漫或者遊戲裏的二次元角色……這些行爲看起來,與將老遊戲角色做進新遊戲mod並不相同,但背後的某些情感,是存在相通之處的:

帶舊人,看新天。

雖然在《GTA聖安地列斯》發售的21年後,已經到了“需要科普CJ”“CJ是誰都不知道?”的老登流淚年代——但我想,這總歸也是難免的事情。就像你很難要求現在的玩家再去玩《時之笛》、再去玩《黃金太陽》、再玩上那些所謂的“經典”遊戲。但它卻能以另一種方式流傳下來。

這玩意,就像是你脖子上許久沒換過的掛墜、像是你手機裏許久沒換過的壁紙。遊戲中的故事總會結束,人們不會一直遊玩一款GTA,也不會一直待在一個地方。但是,如若能有熟悉的角色一起,去奔赴遊戲、動漫、小說中未曾描寫過的全新冒險,去迎來一段新的經歷,那自然也是頗爲浪漫的。

圖片來源@稀罕行爲

借用他人一句話,“角色們的故事沒有戛然而止,而是繼續以或搞笑或嚴肅的樣子,活在網絡裏”。若是玩家的生命依舊延續,那麼,CJ的故事便不會結束。它總會在下一個時代的遊戲裏出現,寸頭、白短袖、牛仔褲——我想,這便是所謂mod與二創的重要性,也是各路mod一直流行起來的初衷吧。

An Sh*t,here we go again。

次世代的CJ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