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幹哪來了,這還是中文互聯網嗎?!”
“暗網”,一個脫離日常生活,神祕且飄忽的網絡名詞。
自打互聯網誕生以來,網上就沒少流出對暗網的隱祕傳聞,在大家的人云亦云中,那裏充斥着血腥、暴力、獵奇、買兇等種種內容,像一個未開封的潘多拉魔盒,吸引着充滿好奇心的人類。
暗網並非指某一固定網絡地址,而是深網(無法直接搜索到的網絡)中承載犯罪內容的那部分的代稱
而隨着網絡的普及,大衆信息渠道的增加,使得大衆對於暗網的態度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十五年前,它是遠古互聯網最爲神鬼莫測的隱祕傳說;五年前,它又是各路營銷號博取流量的犯罪代名詞。
而如今當被傳到各路樂子人手裏,“暗網”又成了網友調侃互聯網抽象的有力武器。
友情提示:以下內容將會爲是場非常抽象的冒險,需要你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你能做到嗎?
“暗網審覈員”
倘若最近上網時,你看到的內容標題上涵蓋“暗網上”“暗網審覈”等一類的關鍵詞,那麼恭喜你:你將看到中文互聯網上最像“暗網”的內容。
這些被打包好的視頻,充斥着人類對於世界的“惡意”。無需你耗費一絲力氣,他們便會將中文互聯網最獵奇、最抽象的內容搬到你的面前。
什麼唐朝京城第一花魁被土匪綁架,絕望之際聽聞心上人來營救自己,那種希望中夾雜着委屈,埋怨中帶點俏皮的複雜情緒被表演者演繹得淋漓盡致,催人淚下。
閉上雙眼,光是文字描述,可能已經能讓你對這幅英雄救美的場景浮想聯翩。睜開眼睛,你大抵纔會清楚,那位救美的英雄光是站在那就付出了怎樣的勇氣,而你也會明白,眼角的那滴淚,是被辣的,而非感動。
諸如此類的抽象視頻,在如今的互聯網上可謂比比皆是。它們遊走在人類的承受的底線,不斷賤嗖嗖地撥弄着你的心絃,而面對愈演愈烈的抽象文化,網友們亟需一種新的標準來評定,於是便有了:
“把你這視頻發到暗網上,都得放到獵奇專區”一類的搞笑評價。
而圍繞這種評價方式,網上還誕生了一種嶄新的職業“暗網審覈員”。他們穿着漆黑的兜帽,戴着神祕的V字面具,將自己的身影隱藏在深藍色的代碼瀑流下。
需要聲明的是,這些“暗網審覈員”只是玩梗,畢竟要真有人敢如此明目張膽,早就被叔叔請去喝茶了。
看起來像是什麼相當神祕的網絡黑客,但實際上也是個互聯網“品屎員”。審覈着那些包裝成“獵奇”“血腥”的視頻,然後在被戲弄後,怒不可遏。
就比如攝影師在野外不慎驚動獅羣,你原以爲下一秒他們會獸性大發,上演血腥的撕咬分屍,結果它們下一秒竟莫名其妙地雙腳站立,跳起了又唐又憨的舞蹈。
那種挑逗的反差感,就像:門徒進獻給漢尼拔一塊精品人排,當他穿好禮服、備好紅酒,準備大快朵頤時,拆開包裝後卻發現裏面是塊——拼好飯1.99收藏福利的人工合成面坨坨殭屍牛排(實際爲雞屁股肉)。
此番情況你別說拔叔急眼了,天天喫國潮外賣的我也得急。也因此在場景中暗網審覈員們還額外附贈一條服務:輕輕打開沉睡的小盒,慢慢讀取你的信息,看看傻X的孩子,是否依然鍵盤敲個不停。
無論是“暗網梗”還是“暗網審覈員”,其誕生背後所引生的,還是網友對於互聯網現狀的一種無奈調侃。這種比喻看似有些不着邊際、荒誕不經,但倘若你也被如今互聯網上的內容震驚或無語過,那麼大概也會跟我一樣得出相似的結論——
我們所在的何嘗不是“暗網”,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審覈員”。
誰還不是個“審覈員”
就像暗網將好奇與變態心理作爲驅使人的潘多拉,互聯網策動人心的一直是那些虛無的“流量”。
在互聯網構建的遊戲規則中,流量代表名譽、代表了金錢,也代表着鹹魚翻身的機會,因此在這種內驅力的影響下,你能看到流量對於人的異化。
當他出賣人格,蹲在茅坑旁喊出那句“幹了兄弟們”時;當她罔顧事實,用劇本塑造的樸實形象向家人們兜售虛假商品時;當他出賣自尊換來豪車大G,又企圖用耀武揚威換回尊嚴時。
是否會讓你覺得這些摸不着的流量正在改變一個又一個的人。而當這種流量的禁忌之種落在我們日常所見的娛樂內容上時,你會發現它們催生出的果實,也在向着獵奇、抽象的方向生長。
我們看到有人開始迷戀上東北雨姐的45碼大汗腳,並把那帶有泥土芬芳的腳趾,視作鬆鬆軟軟的小蛋糕。
也看到有人用AI繪圖,調配各種語言配方,看看究竟該如何讓哪吒懷上牢大與美隊的孩子。
最後還有更獵奇的,到底是要有怎樣的精神狀態,才能讓一個人直播發呆十小時,只爲了看自己直播發呆十小時的視頻。
說實話,我從未上過暗網,也只能在種種人云亦云的描述中,揣測那種血腥、獵奇的視頻所帶給我的直觀衝擊。但相比之下,國內互聯網所帶給我的感受雖然沒那麼炸裂,但卻有一種沁到骨子裏的打擊,讓你有時候看了很無語,又很好笑,同時還能既好笑又無語。
有時候在經歷過這樣一場“史詩級盛宴”時,我便經常會陷入這樣的自我懷疑,我們是不是也算活在一種“閹割版的暗網”裏。我纔會恍惚感覺自己好像還有另一份職業——審覈員。
在那些身心俱疲的下班時光,總有人會把虛弱的精神投入進那些視頻、文章,渴求着能夠有一場刺激的冒險,滌淨那些疲憊的靈魂。
只是想清涼一下
這一過程中,我們看到喜歡的視頻予以點贊、投幣、收藏,在系統的助力下推送給其他人,當遇到討厭的內容時又會舉報屏蔽、讓它們永遠死在限流的牢籠。
在互聯網與大數據緊密地安排下,在那些忘我地刷新時間裏,一個個定製的喜好,一行行嚴謹的代碼,似乎共同編攢出一個奇怪的答案——
“在網絡世界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個暗網審覈員?”。
我們都在用力的活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