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說唱音樂,很多人會聯想起大金鍊、墨鏡和街頭塗鴉,卻很難想象說唱會和嚴肅的歷史有什麼關聯,但就有這麼一部封神級別的音樂劇,不僅讓歷史人物全部開口說唱,甚至還唱出了全球戲劇和音樂劇殿堂百老匯天花板的高度,你會信嗎?
01 漢密爾頓
他就是——《漢密爾頓》,一部讓《獨立宣言》也想跟着打拍子的超級神作,狂攬託尼獎、格萊美獎和普利策戲劇獎在內一籮筐的獎項,還讓全球聽衆熟悉了一位歷史上極其冷門的人物——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也就是印在十美元上的男人。
其實很多美國人的基礎教育太差,都不瞭解漢密爾頓的故事,甚至爲了“正確”,在15年美國宣佈將會用一名女性頭像來替換漢密爾頓。不過,同年一部在百老匯首演之後,漢密爾頓一下子成爲歷史上“最會說唱的男人”,迅速成爲全球觀衆關注的焦點。
十美元換頭像的事情也因爲阻力太大告吹,今天我們不止聊劇,也來八一八這部作品背後的男人——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簡稱LMM,一個集寫歌、寫詞、寫劇本、演主角和得獎到手軟的傳奇人物,中國粉絲習慣稱他爲林妹妹、林聚聚或者是林漫威。
02 林聚聚
林聚聚的故事也很“漢密爾頓”,他出生在紐約的拉丁裔家庭,父親是波多黎各裔,母親是心理學博士,林聚聚從小就被音樂包圍——披頭士、百老匯、拉丁音樂,還有……嘻哈。沒錯,與每個美國男孩一樣,林聚聚從初中起就在聽聽Biggie和Tupac,還經常自己順手寫段Freestyle。
早在七歲那年,一部《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讓他首次領略到音樂劇的恢弘魅力(悲慘世界——音樂劇入坑指南),並在心中埋下了戲劇的種子。在中學時期,林聚聚的戲劇天賦便已展露無遺,憑藉參演了《潘贊斯的海盜》等音樂劇,結識了音樂劇泰斗桑爺爺斯蒂芬·桑德海姆和《芝加哥》的劇作家約翰·坎德。
在衛斯理大學畢業後,林聚聚的創作才華迎來了第一次大爆發,靠着一部半自傳性質的音樂劇《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一舉斬獲戲劇界最高獎託尼獎的13項提名,併成功捧回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4座獎盃,獲得了普利策戲劇獎提名,天才出道一鳴驚人。
03 天選之人
《身在高地》這部音樂劇以林聚聚從小成長的曼哈頓華盛頓高地社區爲背景,巧妙地將嘻哈、薩爾薩等多種音樂元素與拉美移民的生活故事融爲一體 。命運的齒輪,總在不經意間悄然轉動,2008年,在結束了《身在高地》的忙碌工作後,林聚聚給自己放了個假,前往墨西哥海灘享受難得的悠閒時光 。
在機場,他隨手拿起了一本厚達800多頁的傳記——羅恩·徹諾(Ron Chernow)所著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這本傳記的主角是美國開國元勳之一,但不是我們熟悉的華盛頓或者傑斐遜,而是美國首任財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誰曾想,這本看似枯燥的歷史讀物,卻像一道閃電擊中了他的創作神經。林聚聚心裏盤算這個漢密爾頓出生就是私生子,窮得叮噹響,寫文稿寫到起飛,還上場開槍當過兵,這不tmd就是嘻哈精神本哈嗎?
04 這纔是嘻哈
2009年,已經成名的林聚聚受邀參加白G舉辦的“詩歌、音樂與朗誦之夜”活動,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演唱《身在高地》中的成名曲,而是石破天驚地表演了一首正在腦中構思的歷史嘻哈音樂劇——
How does a bastard, orphan, son of a whore and a Scotsman, dropped in the middle of a forgotten.
Spot in the Caribbean by providence, impoverished, in squalor
Grow up to be a hero and a scholar?
上面這段經典臺詞,也是《漢密爾頓》的經典開場,但是以說唱的節奏剛唱出來時,現場包括老奧在內的一票大佬都有些疑惑,現場還有不少笑聲,但是當林聚聚唱完開場一小段後,老奧很快就被LMM充滿激情和才華的演繹所征服,最終現場報以激烈的掌聲。
多年以後,LMM還能回憶起第一次看到《漢密爾頓傳》後腦海中的靈光一現——“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忽然想到——這不就是Biggie嗎?這就是Tupac……這才叫嘻哈!”LMM也承認,“我本來是想着寫首漢密爾頓和伯爾決鬥的搞笑說唱,但越讀越覺得漢密爾頓的一生都關乎文字的力量,乾脆把它變成一張嘻哈概念專輯!”
05 封神之路
白G這次大膽的嘗試也給林聚聚很強的信心,命運的齒輪再次轉動,他開始嘗試製作這個極其大膽的項目,這一做就是將近七年的時間!在創作期間,LMM像一位苦行僧般潛心創作,常常把自己關起來,只爲攻克一個又一個創作難關,比如如何將複雜的“聯邦債務償還計劃”寫成一首引人入勝的說唱歌曲?
這樣硬核又大膽的想法,確實和傳統派說唱歌曲創作完全不同。而且LMM爲了確保歷史細節的準確性,林聚聚還邀請了原著作者羅恩·徹諾擔任歷史顧問,全程參與創作過程。徹諾回憶說,LMM希望歷史學家們也能嚴肅對待這部劇,這也讓徹諾倍感欣慰。
就這樣,林聚聚即使唱功飽受詬病,仍然大包大攬兼任編劇、作曲、填詞和男主角,並在2015年2月在外百老匯的公共劇院首次公演,立刻就引爆口碑,好評如潮,同年8月,《漢密爾頓》正式登陸百老匯理查德·羅傑斯劇院,直接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觀劇狂潮,從此一票難求成爲常態 。戲劇評論界更是稱讚《漢密爾頓》是“里程碑式的美國音樂劇”,不僅講述了故事,更開啓了一場對話,改變了音樂劇的遊戲規則!
隨後的故事,便是《漢密爾頓》一路開掛的“封神”之路。該劇在第70屆託尼獎上獲得了創紀錄的16項提名,並最終斬獲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劇本、最佳原創配樂在內的11項大獎,同時還榮獲了2016年的普利策戲劇獎和格萊美最佳音樂劇專輯獎,這部劇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了百老匯的舞臺,成爲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
在LMM的妙筆生花之下,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這位兩百多年前的美國開國元勳,彷彿穿越到了21世紀,成爲了嘻哈舞臺上最耀眼的明星。那麼,歷史上的漢密爾頓究竟是怎樣一個人?LMM的“神來之筆”又賦予了他哪些令人着迷的特質呢?
06 卷王之王的故事
真實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其實可以說是美國建國版的“卷王之王”,出生在加勒比海的英屬西印度羣島尼維斯島,父親跑路,母親去世,基本上和美國說唱歌手和籃球巨星的標配開局一模一樣,然而,逆境並未擊垮漢密爾頓。他憑藉着過人的聰慧和強烈的求知慾,刻苦自學,並在當地一家貿易公司擔任辦事員。
1772年,一場颶風襲擊了他所在的聖克羅伊島,漢密爾頓就此寫下的一封文采飛揚的悼文在報紙上發表,引起了當地名流的注意,他們共同籌款資助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前往北美殖民地求學。1773年,漢密爾頓來到紐約,進入國王學院(後來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 。漢密爾頓有點像“靠一手文筆改變命運”的早期網文主角,運氣屬性拉滿,但是又缺那麼點“運氣”。
在獨立戰爭中,漢密爾頓積極投身組織炮兵連,因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和行Z能力,受到了喬治·華盛頓的賞識,戰爭結束後,漢密爾頓在ZZ舞臺上繼續發光發熱,成爲《聯邦黨人文集》的主要作者之一,爲推動美國X法的批准立下汗馬功勞,之後漢密爾頓成爲了美國第一任財長,設計了聯邦銀行制度、國家債務整合機制,堪稱美國經濟的設計師。
但是漢密爾頓也因爲才思敏捷、嘴太快、筆太毒,結仇無數,最終在與伯爾的決鬥中身中一彈,次日不治身亡,結束了他傳奇而短暫的一生,一句話總結就是天才出道、嘴巴犀利、英年早逝,這樣的人物確實戲劇衝突性拉滿。
07 歷史從未如此好玩
其實很多創作者都會疑惑,爲什麼同樣是講歷史,《漢密爾頓》這種相對冷門的歷史,還是美國的“主旋律”,卻能在市場上大獲成功。答案也很簡單,LMM直接把歷史講活了,它不教條、也不說教,而是用熱情、音樂和當代視角,重新詮釋一個移民之子也能改變國家的故事。
這對於任何國家的人來說,都是一種燃到炸的鼓勵,即使是遙遠的中國,許多聽衆通過《漢密爾頓》瞭解到背後的故事時,也會一樣共情。嘻哈說唱音樂常常受到很多人的冷眼,似乎只是街頭文化,但其實任何形式的藝術都是載體,可以講街頭故事,也可以承載國家命運,歷史不只是課本中的冷文字,它也可以是熱血、夢想與失落的交響。
LMM直接用一支筆和一口氣,重新定義了說唱和音樂劇的可能性,最大的顛覆性創舉,莫過於大膽採用有色人種演員來飾演這些歷史上幾乎全爲白人的開國元勳,這種舉動常常被視作是“正確”的,但是林聚聚認爲那是過去的美國,《漢密爾頓》是由現在的美國人來講述的故事,所以演員陣容看起來就像現在的美國,無論是男二號Burr還是大姐Angelica,都是憑藉自己的實力圈粉無數,也就不再有人去質疑LMM。
關於《漢密爾頓》的故事到這裏也就結束了,可以講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這篇文章算是之前寫歷史薦書系列的隨筆,每當有人抱怨歷史枯燥無味時,我都會想到有《漢密爾頓》這樣一部音樂劇,可以讓很多對歷史不怎麼感興趣的聽衆,也能主動去了解那些“枯燥”的歷史,當然遊戲某種程度上也能做到這一點(《文明7 x 漢密爾頓》——當遊戲遇到歷史音樂劇!),感謝閱讀。
往期古典樂合集:
漢密爾頓——傳奇“嘻哈”音樂劇,有生之年必看!
勃拉姆斯——我一生的音樂,都只寫給一個人
瓦格納——歌劇之王,小鬍子最崇拜的作曲家
李斯特——貓和老鼠,匈牙利第二狂想曲
貝多芬——月光曲與《四月是你的謊言》
莫扎特——《肖申克救贖》的配樂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賞析
肖斯塔科維奇——第二圓舞曲欣賞
柴可夫斯基——天鵝湖芭蕾舞劇
天鵝湖——《周處除三害》尊者最愛的古典樂
拉赫瑪尼諾夫——《交響情人夢》,第二鋼琴協奏曲
德沃夏克——德九“自新大陸”,斯拉夫舞曲!
莫扎特——姜文最愛的音樂大師,《讓子彈飛》名曲
海菲茲——被上帝親吻過的小提琴手
裏赫特——深夜分享,德彪西的《月光曲》
德彪西——宮園薰的月光雙重奏
月光曲——3A大作中的世界名曲,2077與惡靈附身
小施特勞斯——上流!你聽過維也納音樂會嗎?
巴赫——《荒野大鏢客》中的封神配樂
肖邦夜曲——2077最容易忽視的封神配樂
威爾第——茶花女,歌劇之王的天籟之音!
拉威爾——《數碼寶貝》百聽不厭的“冷門”神曲!
聖桑——音樂的力量,四月宮園薰的隨想曲!
薩蒂——愛情電影最佳古典樂,裸體舞曲
施特勞斯——《莎樂美》,從王爾德到進擊的巨人
馬勒——年輕人最不應該聽的音樂
克萊斯勒——四月是你的謊言,愛的憂傷
裸體舞曲——《大明王朝》中的封神配樂
悲慘世界——音樂劇入坑指南
馬友友——大提琴聖經,巴赫無伴奏組曲
坂本龍一——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王羽佳——全球演出市場最火的演奏家!
梁祝——當民樂遇到交響樂
北京冬奧——開幕式古典樂欣賞
文明7 x 漢密爾頓——當遊戲遇到歷史音樂劇!
#gd古典樂#
#gd影視動漫#
#gd的ai&遊戲雜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