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粉“特廚隋卞”商單提成500,頂級廚師賺得還沒我多?

“退隊流原來是現實主義作品。”

前兩天我寫AI那篇稿子底下有個讀者評論很有意思,他說這個世界不需要真相,需要的是奇觀。他這句話說得相當精準,一定程度上囊括了我們的許多選題得以成文的原因。

不過,這句話應當有個後續——

對像混沌黑盒一樣的現實世界而言,有時候,真相也是一種奇觀。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特廚隋坡”和他原本MCN公司的糾紛,就是一場煙花秀一樣連續綻放的豪華“奇觀”。

什麼樣的奇觀?

僅發一條視頻就讓賬號達到百萬粉絲的博主,卻被前MCN公司發律師函要求退網,是一種奇觀。

站在法律高地的MCN公司因爲糟糕的公關策略而被觀衆羣嘲,是一種奇觀。

領域頂流的視頻創作者,做一筆商單分成卻只有500塊絕對是一種奇觀。

甚至連這家MCN公司本身的發言、做法,都足以成爲一種奇觀。

MCN公司和主播之間的破事兒,在最近幾年的互聯網上屢見不鮮,本不值得記錄。但這次“特廚隋坡”相關的事情,卻因爲離奇的“草包感”,而有了些“奇觀鑑賞”的價值。

最近幾年,“美食探店”視頻有個很主流的趨勢,就是請各種專業廚師來當探店博主——借用他們的專業知識,來強化視頻的權威性,最大程度弱化這類視頻“收錢硬吹”的觀感,也能減少牛道“這個味兒地道”這類鬧劇的發生。

如果把美食視頻這個捲上天的領域發展拉成一條線,會發現這條線的線頭差不多是在一些專業廚師願意出來做教程視頻的時間點,像“王剛”“老飯骨”“品諾王”等人。而從“做飯”到“喫飯”是個很順暢的發展邏輯,想知道哪家店好喫,也是互聯網觀衆很樸素的願望——“孤獨的美食家”式的喫哪哪好喫的體驗,基本只會出現在電視劇裏。

在這樣的趨勢下,專業廚師探店的出現順理成章。如果你平時有看美食探店視頻下飯的習慣,會發現從“真探唐仁杰”成爲探店界頂流開始,這個領域內的專業廚師越來越多,來頭也越來越大。

“特廚隋卞”是這類賬號中的一個,也是相當出色的一個。

“特廚隋卞”的主角隋坡先生,是個身上Title很多的人。既有特級廚師的職稱,也有希爾頓、洲際酒店行政總廚等工作履歷,同時還是國宴大師鄭秀生先生的徒弟——這位大師許多網友也很熟悉,他是“老飯骨”這個賬號的創始人,一位被網友們稱作“大爺”的老先生。

理論知識、實操經驗、師承背景,無論你從哪個方面看,隋坡先生都稱得上是廚師這個領域的權威型專家。這種人來做探店視頻,在最初多少給人“C羅解說社區足球賽”的錯亂感。

“專家解說”一直都是個很有話題度的事情,但與話題度相對的,便是內容本身是否能穿透專業壁壘的問題。喫飯是個很大衆的事情,但做飯卻不是。“特廚隋卞”最突出的賬號風格,便是足夠專業的細緻點評——小到味型,大到用料、工序甚至火候,隋坡先生都能夠喫出來,並根據自己的專業經驗給出評價,甚至能夠根據飯店價位水準來調整標準的高低,兼顧了平民化與專業性。

與專業的同時帶有些文人氣的“老高”高文麒不同,“特廚隋卞”的視頻自始至終都通俗且飽含“匠人氣質”,這或許是“特廚隋卞”能夠在多個平臺都有過百萬粉絲,無論是探店的主號,還是做飯的小號都有廣闊的受衆,且視頻播放量一直穩定高水準的原因。

也是隋坡先生在與前MCN公司合同到期後,獨立出來做“特廚隋坡”個人賬號後,創造出“一個視頻就讓賬號粉絲過百萬”這種互聯網奇蹟的原因。

然而,緊隨互聯網奇蹟而來的,便是同樣很互聯網的糾紛。

由於合同到期,隋坡先生與MCN解約,“特廚隋卞”的賬號自去年12月起就進入了漫長的停更狀態。在此期間,MCN曾試圖轉型,甚至將曾經運營的做飯賬號“隋卞做”改名爲“特廚做飯”,請來不同的廚師教做菜,試圖將隋坡先生的個人粉絲轉化成賬號粉絲。

但這種轉型並不成功。

今年3月,“特廚隋卞”和“隋卞做”兩個賬號聯合發佈了視頻《說說賬號的事》。這個視頻正面回應了斷更與隋坡老師解約的事情,並用非常標準的“自我介紹”“迴歸初心”“展望未來”三段式結構,講述了接下來的賬號發展規劃。

這個視頻發佈後,兩個賬號掉粉超過30萬。

平心而論,這個視頻除了文案水準不太符合他們作爲一個MCN公司的定位,以及用MBTI來與喫飯視頻的受衆共鳴的做法略顯抽象外,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也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輿論也遠沒達到現在羣情洶湧的程度。

直到不久前,隋坡先生創建的新賬號“特廚隋坡”在5月1日和5月15日各發了一條探店視頻,徹底掀開了這場煙花秀的大幕。

新賬號的兩個視頻,不僅延續了原本的創作風格,還用新的“刷臉系列”首作《揭祕!喫一頓國宴是什麼體驗?》,進一步強化了賬號本就突出的專業氣質,基本彰顯了隋坡先生的獨立創作能力。

但就在“國宴”視頻發佈的第二天,由原MCN公司接管的賬號“特廚隋卞”,便發佈了一則措辭強硬的聲明《敦促手藝人隋先生立即停止違約侵權行爲!》。

這則聲明非常有趣——從它公佈的那一刻開始,就爲這段糾紛賦予了無上的喜劇色彩,讓這場鬧劇從一開始就進入高潮部分,全程無尿點。

在MCN的聲明中,除了要求隋坡先生遵守競業協議,自覺退網外,還着重強調了特級廚師、國宴大師的徒弟隋坡先生只是個“素人”,能有今時今日的成就,仰仗於MCN公司爲其搭建的“編導、攝像、剪輯、運營、商務專業團隊”。沒有MCN耗費無數資源和精力,隋坡先生無法一呼百應。隋坡先生無視這些投入,利用自己的流量優勢對他們持續施壓,讓他們選擇了反抗。

大多數網友在看到這則聲明的第一反應,就是幽默……以及疑惑。

不是疑惑於“隋坡老師怎麼那麼壞”,而是疑惑於——

“這家MCN怎麼敢那麼說話?”

無論是措辭的選擇、立場的表達,還是事實的闡述,這則聲明都讓人感到“倒反天罡”。

很難說是單純的認知不足,還是過往的成功衝昏了他們的頭腦,讓他們無視了一位專業廚師的職業素養,給出“隋坡先生在視頻中表現出的專業性,是靠他們搭建的專業團隊營造出來的”這種判斷。

基本相當於說“我能和科比合砍八十分,我纔是MVP,科比只是躺贏狗”——誰說“退隊流”不能是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他們後續給出的所謂“隋坡先生人設打造證據”,更是進一步證明了自己的判斷是無稽之談。那些“一刀未剪”視頻裏,編導爲隋老師提供的腳本,內容全部來自隋老師此前的評論,且隋老師還會在臺本的基礎上給出更多的信息,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專業。

這兩個“證據視頻”放出後,不但沒有摧毀隋坡先生的專業人設,反而相當紮實地爲MCN方樹立了一個“不專業的文盲小丑”的人設——如此標準的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操作,上一次看到還是在卓別林的電影裏,讓人感慨這家MCN公司恐怕選錯了賬號發展的方向。

更具喜劇效果的是,他們在聲明裏所說的“編導、攝像、剪輯、運營、商務專業團隊”,看似聲勢浩大,結果這些崗位全都只由隋坡先生的搭檔“小李”一個人來擔任。此事在“特廚隋卞”發佈於2023年的賬號視頻《快點來人救救小李!!!》中,亦有記載——這是何等的“天生牛馬聖體”。

所謂數以百萬計的公司投入,最終只成就了“李百萬”的新生代互聯網聖經笑話。而這位“李百萬”,現在正在跟MCN的對頭隋坡先生一起建賬號剪視頻。在侵權聲明發布當天,小李在“特廚隋坡”發了一段回應,中心思想是——

“一直說你們文案寫得爛,你們還不信。”

看完小李的回應後,該MCN公司連夜將賬號簡介改成了——

“我們不會寫文案,我們只會說事實。”

還把頭像改成了天平

一家試圖證明自己給博主提供過文案支持的MCN公司說自己不會寫文案,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觀,宛若一個廚師說自己不會做飯。而奇妙的是,在論證隋坡先生人設虛假無果後,他們試圖從公理角度入手,靠的方法卻還是“文案”。

5月18日,“特廚隋卞”賬號發佈第二則聲明,標題是《一個手藝人的違約史》,詳細列舉了數條隋坡先生的違約行爲,試圖證明隋坡先生違背契約精神。

看完這則聲明,你能很清晰地發現,他們所說的“不會寫文案”,是真的。

他們居然敢在一則面向大衆,試圖影響輿論,站在道義制高點的聲明裏,寫入“每月探店視頻不少於16條(前一份協議中爲不少於30條)”這種句子,生怕廣大打工人的怒火不夠熊熊燃燒。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經手過一定數額的金錢,讓他們沾染了“資本家”的習性,讓他們覺得一個月出30條視頻是個合理的數字,只出16條視頻已經是他們巨大的讓步。

在受歡迎的博主視頻評論區,經常出現“還不更新,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那麼歇”的玩梗評論。這類評論在今後在隋老師評論區,應當不會再出現了——畢竟,生產隊的驢都未必有他們當初的工作量。要知道,生產隊的驢只用拉磨,而當初的隋老師除了拍視頻,還有廚師的本職工作。

這則聲明一經推出,該MCN公司便如願以償地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只不過,是被批判的那方。

而就在此時,隋坡先生一方又一次出手,幾乎殺死了比賽。在小李的許可下,另一位博主曝光了跟小李的聊天記錄,展示了隋坡先生和前MCN公司的商單合作分成比例。

這裏非常適合引用另一段互聯網聖經——

“一個頂級大廚兼探店領域頂流博主,多平臺粉絲超過百萬,期期視頻保底幾十萬播放量,他應該在商單裏拿到多少分成?”

“一般都是五五吧。”

“四六也不是不能接受。”

“三七就有點過分了吧。”

“臥槽五百塊是什麼東西啊。”

根據自媒體“差評君”在商務合作平臺上查找到的報價,“特廚隋卞”的商單報價從四萬八到八萬五不等,依情況而定。

圖源@差評君,《“特廚隋卞”的MCN錘了半天,結果把自己錘爆了》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情況,在五百塊這個數字面前都黯然失色。

如果情況屬實,這麼低的分成,加上生產隊的驢都得羞愧低下頭的工作量,隋坡先生能從2022年堅持到2025年,何止沒有可能“違背契約精神”,他簡直就是“契約精神的代言人”。

趕緊申遺

雖然單方面的證詞並不足以說明這就是此事的真相,但自言“只會講事實”的MCN公司,在試圖辯駁這一點,卻並沒有真正地拿出具體的分成比例來,只是一味地質疑“如果只拿500的提成,隋先生裝修的幾十萬哪來的”。

“特廚隋卞”今天發的聲明

這記來自小李的重錘,讓輿論基本失去了反轉的可能——關於此事的討論,已經完全變成了“五百”的模樣,無論MCN公司提出什麼樣的“證據”,所有相關評論區裏被反覆提及的,仍是“五百”。

發展到後期,“五百”已經成了特定的梗:“隋五百”是粉絲們對他新的調侃稱呼,一如之前因爲妙界廣告接太多而衍生出的“妙界仙人”。在隋坡老師自己最新的視頻中,也在承諾“免費爆改小店”之餘,給這個梗蓋上了“官方認證”。

原本以爲MCN與“特廚隋坡”之間的糾紛會是一場“天王山之戰”,結果是一場比隋坡老師的視頻還要下飯的“廚王爭霸戰”。除非被披露這家MCN公司是在用“自爆式推廣”的方法來助力隋坡先生再登巔峯,否則恐怕很難挽回。

從“明星”這個概念誕生開始,幫助運作各種臺前幕後事務的經紀,與專注於提供內容的創作者間,就一直存在着各式各樣的糾紛。但縱觀這麼多年來的這麼多次事件,主動把彼此的爭端拉進公衆領域,又處處在與自己想要爭取的普羅大衆的支持作對的案例,估計也是鳳毛麟角。

如果不是網紅事業的膨脹帶來現象,你很難想象這種互聯網奇觀能夠出現。

“特廚隋卞”今天發的聲明

在該MCN的很多次聲明裏,他們都在強調隋坡先生利用自身的流量之便給他們施壓,讓他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但事實上,最起碼在影響範圍如此廣泛的事件中,他們並不是沒有獲得勝機的可能,但他們最起碼得證明在與隋坡先生的合作中,他們付出過有效的勞動。

但從整個過程中被公佈出來的所有“證據”來看,他們的作爲反而是在說明他們什麼都沒幹。

可這又很難解釋他們爲何在聲明中,拿着競業協議這種強者的標誌,表現出弱者的姿態,並對隋坡先生表現出離奇的憤怒。

這讓我費解。

但我隨後想起了一個二十多年前的表演——

圖源:黃子華《拾下拾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