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在看看年夜飯菜的做法以後纔好大秀一手這件事,我要告訴大家,現在看一看留個印象,以後纔好讓一家子的年夜飯菜有更多選擇!
- 目錄
一、魯菜
二、川菜
三、淮揚菜
四、粵菜
一、魯菜
首先是我國黃河流域的烹飪文化代表——魯菜,魯菜系裏,包括以青島、福山等爲代表的膠東流派,以濟南、德州、泰安等爲代表的濟南流派和源自孔府宴席的孔府菜。魯菜主打鹹鮮口味,擅長以湯提鮮,並且多道菜餚都會用到山東特產大蔥來增香提味。在食材方面,對海產品的烹飪也堪稱一絕。那麼其中有哪些菜餚是我們可以輕鬆學會的好喫的家常菜呢?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Ⅰ.蔥燒海蔘
相當有名的菜餚但也是家常菜的必備喔(當然好的海蔘價格或許不夠家常?)
做法:
1、將海蔘放入清水裏泡發洗淨,大蔥洗淨切段,生薑洗淨切片,青菜和香菜洗淨備用。
2、鍋裏倒入清水煮開,下入青菜焯水1分鐘左右撈出裝盤擺放整齊備用。
3、鍋裏倒入食用油,油熱下入生薑,海蔘翻炒均勻,加入蔥段,食鹽,生抽,冰糖翻炒入味,加入少量清水燜煮10分鐘後撈出裝盤,撒上香菜點綴即可。
Ps:看似簡單的步驟其中卻蘊含着年夜飯“大師”對火候時間的精確把控,不要燜煮過頭喔
“蔥燒海蔘”是也
Ⅱ.爆炒腰花
做法:
1、將腰子洗淨切開兩半,去掉裏面的白色筋膜,橫豎切數刀使變成網格狀,然後再切成小塊。(豬腰子啊,白色筋膜一定要去除乾淨啊)
2、將切好的腰花放入湯盆裏,加入蔥姜水,料酒,生抽,澱粉醃製入味。(一定要醃透醃夠時間,不然的話會有一股臊味喔)
3、生薑洗淨切絲,大蔥洗淨切段,木耳泡發洗淨備用。(不喜歡木耳可以換成其他配菜哦)
4、鍋裏倒入食用油,油熱下入生薑,腰花大火爆炒均勻,加入木耳,大蔥翻炒均勻,加入食鹽,翻炒至熟裝盤即可。(該步驟中爆炒時間掌握在10s左右哦)
Ps:腰花不必焯水,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讓腰花過老。
腰花噠!雖然不補腎但是好喫噠
Ⅲ.糖醋里脊
這位就是更爲重量級的經典菜餚吶,大人小孩都愛喫。(尤其是讓小孩看着你喫,霧)
做法:
1、將裏脊肉洗淨切成條狀,放入碗裏。(注意不要切太細,會斷掉的)
2、生薑洗淨切碎放入裏脊肉,加入生抽,食鹽,胡椒粉,料酒,澱粉拌勻備用。(還是那句話,狠狠地醃透它)
3、鍋裏倒入食用油,油溫7成熱,下入裏脊肉炸至金黃撈出裝盤。(什麼?什麼是七成的油溫?油麪邊緣有較大波動,出現少量油煙,插入筷子起較劇烈的大泡,直徑約3-5mm即可)
4、往鍋裏倒入適量食用油,油熱下入白糖炒出糖水,加入香醋翻炒均勻,加入裏脊肉翻炒均勻,撒上熟芝麻即可。(別問我適量是多少的說)
Ps:糖醋里脊的裏脊不要炸太乾,不然就會柴。另外要買一瓶好喫的香醋哦。
這種色澤乃爲上乘
二、川菜
川菜以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聞名,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衆家之長,善於吸收和創新。另外川菜並非全是辣椒哦,上河幫川菜即以川西成都、樂山爲中心地區的蓉派川菜,其特點以親民平和,調味豐富,口味相對清淡,多傳統菜品; 小河幫川菜即以川南自貢爲中心的鹽幫菜,同時包括宜賓菜、瀘州菜和內江菜,其特點是味厚、味重、味豐爲其鮮明特色; 下河幫川菜即以達州菜、重慶菜、萬州菜爲代表的川菜。三者共同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風味流派分支菜系,代表川菜發展最高藝術水平。
Ⅰ.辣子雞
川菜第一道菜——辣子雞,堪稱川菜中的一大經典,它屬於川菜下河幫渝派的“辣子”系列。年夜飯上,最爲討喜的是代表喜慶元素的大紅色。而辣子雞的色澤棕紅油亮,看着就非常有食慾,也很有幾分喜慶的味道。這樣的菜一碗飯怕是不夠炫啊。
做法:
1、雞肉剁塊,小塊爲宜,進味容易。洗淨,可以焯水一下。加鹽(一次性放夠),生粉,生抽,胡椒粉,花椒粉,辣椒麪,雞精多加(更多雞精會提高下飯程度,當然還是適量的說),可適量加料酒。放一邊醃十分鐘。
2、醃的過程中,辣椒(小米辣、朝天椒爲最佳)切小段,姜,蒜一同樣,青椒洗淨切段。
3、起鍋 燒油(油適量勿多),雞肉裏自然有油,加入步驟2中的調料,炒出香味。
4、加入醃好的雞塊一起炒,直到雞肉出油,期間可以依據個人品味再加點花椒粉,加入青椒繼續炒至雞肉已經鬆軟即可出鍋。
Ps:雞肉不可炒過幹,年夜飯嘛,年輕人或許喫得動,老人們的牙口未必啊。
辣椒指數?️:◆◆◆◆◆
Ⅱ.蒜苗臘肉
四川人的年夜飯肯定少不了一盤臘肉來食用。臘肉洗淨可以蒸熟食用,或是用蒜苗,辣椒一起炒熟食用,都非常好喫。
做法:
1、將煙燻臘肉洗淨後,切成薄片,辣椒洗淨去切小段,生薑洗淨切絲。
2、蒜苗洗淨切成小段,魚腥草根用清水洗淨控幹水分備用。(魚腥草這東西emm,不是每個人都喫得來,最好不加哦)
3、鍋裏倒入食用油,油熱下入臘肉片炒出油脂,加入辣椒,生薑絲翻炒均勻,最後加入魚腥草根,蒜苗翻炒至熟,加入生抽翻炒至熟裝盤即可
Ps:同樣的不可炒得過幹,理由同上。
這臘肉香味怎麼逸出屏幕了
Ⅲ.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是川菜?是的,東坡肘子屬於四川省眉山市特產,是一道香而不膩的肘子名菜噠!
做法:
1. 準備好所用食材,肘子刮洗乾淨,也可以用火先燒表皮,然後刮洗,更乾淨(這一步可以讓賣肉的商家幫你處理哦);蔥切段,姜切厚片拍破備用
2. 鍋中放水,在骨頭邊的肉上劃一刀煮,放點蔥姜和花椒粒,煮大約15分鐘撈出來稍涼剔去骨;起鍋放入水和冰糖
3. 炒糖色(汁):用一半冰糖炒糖色,炒好後加少許熱水調開糖色倒碗中備用
4. 剔出骨的肘子稍晾乾水氣後再用布擦一下,然後坐鍋倒少許油,燒到七成熱,把肉皮向下放進鍋裏中火把皮炸成金黃
5. 炸過後放盤中備用;砂鍋下邊墊竹篦子,以防粘鍋
6. 然後把蔥段和拍破的姜分散放入,放花椒,倒黃酒,下另一半冰糖和炒好的糖色水、鹽和醬油;最後把肘子皮朝下放進去。(此步驟中黃酒適量,太多的話就變成酒釀大肘子了)
7. 加入熱水沒過肘子,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兩個小時後再接着燉一個小時,湯汁濃稠,收汁即可
Ps:東坡肘子並非蘇軾蘇東坡發明,而是其妻子王弗在家燉肘子時因一時疏忽,肘子焦黃粘鍋,她連忙加進各種配料再細細烹煮,以掩飾焦味。不料這麼一來微黃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蘇東坡不僅自己反覆炮製,並留下了記錄,還向親朋好友大力推廣,於是,“東坡肘子”也就得以傳世。
我已經在流口水啦
三、淮揚菜
淮揚菜發源於揚州、淮安。菜系中菜餚大多以江湖河鮮爲主料,以頂尖烹藝爲支撐,以本味本色爲上乘,以妙契衆口爲追求,雅俗共賞而不失其大雅,尤其是“和、精、清、新”的獨特理念。淮揚菜十分講究刀工,刀功比較精細,尤以瓜雕享譽四方。菜品形態精緻,滋味醇和;在烹飪上則善用火候,講究火功,擅長燉、燜、煨、焐、蒸、燒。
Ⅰ.大煮乾絲
大煮乾絲,又稱“雞汁煮乾絲”,“雞火煮乾絲”,前身爲“九絲湯”。該菜餚所需刀功精細,但家常做法並不追求刀功,只求均勻粗細。
做法:
1、將黃豆製成的方豆腐乾先削成薄片,再切成細絲,放入沸水鉢中浸燙,瀝去水,再用沸水浸燙二次,撈出瀝水。
2、鍋置火上,舀入熟豬油,放入蝦仁炒至乳白色時,倒入碗中。
3、鍋中舀入雞清湯,放乾絲入鍋中,再將雞絲、肫、肝、筍放入鍋內一邊,加蝦子、熟豬油,置旺火燒15分鐘,待湯濃厚時,精鹽。加蓋再煮5分鐘,後離火,將乾絲裝入凹盤中,肫(雞胃,亦稱“胗”)、肝、筍、豌豆苗分放在乾絲四周,上放火腿絲,撒上蝦仁即成。
Ps:此菜豆腐乾要好,切細均勻,且要燙透,去盡黃泔味。煮時要透,不可缺蝦仁、豬油、高湯。
“似乎”不難切嘛
Ⅱ.清炒蝦仁
清炒蝦仁是江蘇省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該菜品是以蝦仁爲主要材料炒制的菜餚。清淡爽口,易於消化,老幼皆宜,深受歡迎,其配料可以隨個人喜好而變化,做法多樣。
做法:
1、 將蝦仁洗淨,用蛋清、澱粉、鹽拌勻漿好。
2、 黃瓜洗淨與罐頭竹筍一起切成菱形片;胡蘿蔔去皮洗淨,切成小片,用開水燙一下。
3、 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燒至三成熱時,投入蝦仁,滑透,撈出,控油,倒出餘油入油罐 。
4、淨鍋,倒入芝麻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竹筍片、胡蘿蔔片、黃瓜片,浸透,撈出,控油 。
5、原炒鍋燒熱,倒入芝麻油待六成熱時(判斷油溫同上七成熟哦),投入蔥薑末煸炒出香味,加入蝦仁、配料、調料,炒勻,出盤即可。
Ps:還是老問題,控制好時間,不宜炒過久哦。另外可以自行選擇是否開蝦背取蝦線。
一口蝦仁一口飯,一頓直接炫三碗
Ⅲ.清燉蟹粉獅子頭
清燉蟹粉獅子頭是江蘇揚州的一道傳統名菜;其獅子頭肥嫩異常,蟹粉鮮香,青菜酥爛清口,食後清香滿口,齒頰留香。同時具有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健脾開胃調理、營養不良調理之功效。
做法:
1、蔥、姜洗淨,用紗布包好擠出蔥姜水備用;
2、選用6釐米左右的生菜心洗淨,菜頭用刀剖成十字刀紋,切去菜葉尖;
3、將豬肉細切粗斬成石榴米狀,放入鉢內,加蔥姜水、蟹肉、蝦子少許、精鹽、料酒、幹澱粉攪拌上勁;
4、將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熟豬油40克,放入生菜心煸至翠綠色,加蝦子少量、精鹽,豬肉湯300毫升,燒沸離火;
5、取砂鍋一隻,用熟豬油10克擦抹鍋底,再將菜心排入,倒入肉湯,置中火上燒沸;
6、將拌好的肉分成幾份,逐份放在手掌中,用雙手來回翻動4~5下,捆成光滑的肉圓,逐個排放在菜心上;
7、再將蟹黃分嵌在每隻肉圓上,上蓋青菜葉,蓋上鍋蓋,同燒;
8、燒沸後移微火燜約2小時,上桌時揭去生菜葉。
Ps:很難說這道菜夠不夠家常,因爲此菜要求選料精嚴,制肉餡的肉要選用豬肋條肉。而肥瘦之比也要恰當、以肥七瘦三者爲佳,這樣,做出的獅子頭才嫩。在刀工上要細切粗斬,使肥、瘦肉丁均勻地粘合在一起。所以大家如果要學這道菜是要費工夫的哇(但年夜飯上的菜餚不費工夫怎麼行呢?)
肥而不膩肥而不膩啊
四、粵菜
粵菜源自中原,傳承了孔子所倡導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中原飲食風格。(粵菜又稱雞的一百種做法?)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於在模仿中創新,依食客喜好而烹製。烹調技藝多樣善變,用料奇異廣博。在烹調上以炒、爆爲主,兼有燴、煎、烤,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鹹、鮮)之說。時令性強,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濃郁。是養生菜系首選呀。
Ⅰ.白切雞
又稱白斬雞,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始於清代的民間酒店,因烹雞時不加調味白煮而成,食用時隨喫隨斬,故稱“白斬雞”。白斬雞形狀美觀,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滋味異常鮮美,十分可口,肉色潔白皮帶黃油,具有蔥油香味,蔥段打花鑲邊,食時佐以薑蓉、蒜泥、醬油,保持了雞肉的鮮美、原汁原味,食之別有風味。
做法:
1、清遠雞或者三黃雞一隻,一塊姜一半切片、一半去皮備用,香蔥兩根,蒜一瓣,八角兩個,花椒十幾粒。
2、冷水下蔥薑片八角花椒粒,煮開鍋後,下入清遠雞,中小火微微沸騰煮兩分鐘。
3、給雞翻個身,另一面再煮兩分鐘。然後加蓋,小火煮十分鐘。
4、兩種口味的蘸汁:一個是標配版蔥姜花椒油蘸汁,一個是姜蒜生抽汁。香蔥切蔥末,姜蒜擦茸。
5、鍋裏適量油,一小把花椒冷油下鍋,最小火炒至花椒深棕色(大約六七分鐘),這時候會聞到食指大動的花椒油香氣。
6、過濾掉花椒,滾油熗香兩碗蘸料,蔥姜里加兩勺鹽適量煮雞的雞湯,姜蒜里加幾勺生抽。
7、把清遠雞撈出馬上用涼水浸泡,冰水更好,急劇的冷熱變化,會讓雞皮驟然收緊,口感更加柔脆。
8、最後控淨水,撈出斬塊,擺好上菜!
Ps:清遠雞,廣東省清遠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三黃雞,名字由朱元璋欽賜。在國家農業部權威典籍《中國家禽志》一書中排名首位,該雞屬農戶大自然放養。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脆皮嫩肉,這能忍?釋放忍術!
Ⅱ.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造型別致、大方得體,顏色醬紅油亮,湯汁黏稠鮮美,扣肉肥而不膩,食之軟爛醇香。梅菜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它吸收了五花肉的油和湯汁,味道立即豐富起來,五花肉又帶着梅菜的清香,彼此互相配合。也因此名聲和做法傳遍全國。
做法:
1、梅菜乾用水浸泡半小時,洗乾淨藏在裏面的泥沙,瀝乾水切碎。
2、燒熱炒鍋,乾鍋倒入梅菜乾粒,用中小火慢慢逼炒出裏面的水分。
3、梅菜乾炒至完全乾身後,下 汁和糖調味,盛起。
4、重新燒熱炒鍋,倒入適量花生油,油熱後倒入切成薄片的燒肉炒香。
5、在鍋邊倒入大量姜米和蒜蓉,炒香後倒入末過燒肉的水,用冰糖、蠔油、胡椒粉調味,用老抽調色後,盛起。
6、將扣肉夾着梅菜層層疊起,倒放進深碗裏,每一層都要壓緊實。
7、將肉汁淋在梅菜扣肉上,蒸約45分鐘左右。
8、蒸透蒸入味後,將碟子扣在大碗上,翻轉過來,揭開大碗。
Ps:沒什麼好說的,本人編輯此段時口水瘋狂分泌啊。
梅菜拌飯,再來一片五花又,太香啦!
Ⅲ.廣式叉燒
叉燒是廣東省傳統的名菜,屬於粵菜系。是廣東燒味的一種。多呈紅色,瘦肉做成,略甜。是把醃漬後的瘦豬肉掛在特製的叉子上,放入爐內燒烤。好的叉燒應該肉質軟嫩多汁、色澤鮮明、香味四溢。
做法:
1、五花肉去皮,洗乾淨
2、先用糖按摩五花肉至糖融化,再加入鹽入味,鹽不要一下子加入太多,以防過鹹,然後加入一小勺老抽上色
3、加入生抽提鮮,然後加入一小勺米酒,醃製均勻,繼續按摩五花肉大約五分鐘
4、蒜去皮,不需要壓扁,保留整顆,加入五花肉中,再加入蔥姜,還有切碎的1/3個洋蔥,醃製均勻,然後放入保鮮袋,放入冰箱,2-3天都可以,如果十分想喫的,最好也要有一天啦,時間不夠,叉燒出來的口味很不一樣的差很多的
5、烤箱預熱230度,烤盤中放入切片的剩餘的洋蔥,在洋蔥上放上醃製好的五花肉,烤15分鐘至幹身定型
6、取出反面再烤十五分鐘後把溫度改到210度,然後烤大約35分鐘,中途每隔8分鐘左右取出塗醃製叉燒的醬汁,還有一層薄薄的油,直到叉燒部分油脂被逼出,表面上色均勻漂亮即可(如果中途換成烤架的話,烤叉燒的時間可以縮短大約15分鐘,而且沒那麼油膩,但有個缺點就是沒那麼香,用烤盤烤,一直可以吸收洋蔥的香味,叉燒滋味才正。)
聞到香味了嗎?
總結
以上就是我爲大家準備的年夜飯菜譜。篇幅原因所以四大菜系中我僅各挑選了三道菜餚來進行介紹做法。由於本人才疏學淺,如果你認爲“哎呀,這些菜根本不夠家常嘛”或者菜餚做法出現錯誤,本人在此誠懇地請您原諒。另外如果您願意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鄉的家常菜和其做法或者這次年夜飯喫了什麼,您可以在評論區和大家一同討論哦。(或者大家有什麼做菜遊戲也可以推薦推薦,《胡鬧廚房》系列就過分了哦)
以上菜餚做法、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