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當你洗完頭髮對着鏡子吹頭髮時覺得自己的顏值可以跟彭于晏比個高低了。當你打開手機準備拍照時發現相機裏的自己……。額……一言難盡,自己的鼻子好像佔了臉的一半,給你的感覺就是中間突上下兩邊凹的一個形狀。這個時候你就會發出疑問到底哪個是真實的自己?鏡子vs手機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接下來我將從幾個方面來告訴大家哪個纔是別人眼中的你。
(一)凍臉效應
你在吹頭時肯定會用手擺弄自己的頭髮從而看到的是動態的自己,而手機中拍到的則是靜態的自己。
如果說哪一個好看些那肯定是動態的好看。因爲當你看到靜態的照片時就會過多的注意到到臉上的細節。人在動態時肢體動作,情緒,氛圍就會分散大腦的注意力,而別人眼中的自己就是動態的自己。
(二)鏡子裏的自己更熟悉
大家每天都照鏡子,當然就很熟悉鏡子裏的己。
人通常會對熟悉的事物而產生好感這個就是重複曝光效應,照鏡子時會大腦美化自己。
(三)鏡像
每個人的臉都不是完全對稱的,這都是因爲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喜歡所導致,而照鏡子時看到的自己與別人看到的不一樣,就是因爲鏡像,而當大家看到沒有鏡像的自己時感覺有些醜就是還沒有熟悉呢,如果熟悉了依舊很帥。
而鏡子裏的自己跟別人看到的是反過來的,因爲鏡像的緣故,所以當別人用後置攝像頭拍照時,看到跟自己不一樣而你的同伴卻說這不就是你自己嗎的原因。
(四)光線的影響
手機拍的照片可能看起來臉的氣色不太好,如果你想要拍好可以用手電筒進行打光,這樣就可以讓臉看起來更白一些。
條件好的還可以用打光燈。
(三)手機的廣角鏡頭
大家在用手機自拍時,會看到手機中的自己臉是中間大上下小的形狀。這樣的形狀出現都是因爲手機廣角鏡頭的原因。大家可以作這樣一個實驗在自拍時用不同的距離來拍照你就會驚奇地看到不同的自己,例如下面這張照片。
可以看到第一張圖片就是中間大上下小的,在自拍時相信大家都看到過這樣的自己。而隨着距離的增加你們就會像最後的圖片一樣跟鏡子裏的自己一樣。當然別人眼裏的自己就是最後一張圖片畢竟沒人會真的會貼着臉看你,所以你不用因爲看到自拍的自己而自卑因爲別人眼裏的你是最後一個圖片。
準確的說不管是鏡子裏還是手機裏的自己都是真實的你只是別人看到的角度不同。角度不同而影響了別人眼裏的自己。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