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明朝那些事兒》,還有哪些明史神作?

上週給大家用多篇長文介紹了各國的文學史,以及中外著名的科幻史,順着評論區盒友的要求,繼續給大家推薦一些歷史好書!在各種歷史暢銷書單中,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都高居榜首,成爲很多讀者的歷史啓蒙入坑之作,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好好聊聊明朝歷史相關都有哪些值得一讀的好書!

01 《明朝那些事兒》

你還很年輕,將來你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得到很多,也會失去很多,但無論如何,有兩樣東西,你絕不能丟棄,一個叫良心,一個叫理想。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其實發跡於天涯論壇,最早是一位ID爲“就是這樣嗎”的草根明史愛好者,在天涯的“煮酒論史”上發了一個明朝歷史的帖子,由於文風非常幽默風趣,很快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這位作者後來將ID改爲大家熟悉的“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也由此成爲一代人的明史啓蒙讀物。

02 《大明王朝1566》

傷你M的頭!

《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是中國歷史劇的頂峯,原著小說是編劇劉和平老師寫的,這部劇之所以那麼傳神,很大程度都是依賴劉和平完整的劇本,嚴格來說《大明王朝1566》不應該出現在歷史書單,因爲改稻爲桑這些都是虛構的歷史情節,但是在情節架構、人物刻畫和對明代政治的深刻剖析上,比很多所謂的歷史正劇更有深度,依然值得一讀。

03《萬曆十五年》

高植物嚴選

平時大家讀歷史可能讀的是通史、斷代史這種類型,《萬曆十五年》則是帶點微觀史研究特點,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微觀史著作,但是正本書選取了萬曆十五年(1587年)這一年發生的事,聚焦於明神宗朱翊鈞、首輔張居正、繼任首輔申時行、青天海瑞和哲學家李贄等具體人物,詳細介紹萬曆皇帝與大臣們在國本之爭、稅S等問題上的博弈,黃仁宇提出“大歷史觀”,希望用1587年的切片來揭露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04 《南明史》

低血壓神書

《明朝那些事兒》是沒有寫南明史的,這本書比當年明月要早得多,由中國明史泰斗顧誠寫成,也是本文書單中學術級別最高的大佬之一,南明史主要聚焦明朝覆滅後的南明一朝,用非常嚴謹的考據顛覆傳統敘事,揭露史可法等人物被神化背後的真實困境,這本書也是“南明史研究的天花板”,另外顧誠還有《隱匿的疆土》、《明末農民戰爭》幾部學術專著也值得一讀。

05 《明史講義》

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

提起明朝歷史,孟森的《明史講義》是國內明清史研究的奠基之作,語言凝練,觀點極爲獨到,大家經常復讀的這句話“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也是出自《明史講義》,不過這本書和《南明史》都屬於比較專業的史學鉅著,適合進階讀者。

06 《被統治的藝術》

被統治的藝術,其實是在制度的夾縫中尋找生存之道,百姓並非機械地服從或簡單地反抗,而是巧妙地周旋於制度之間。

《被統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冶》這本書是加拿大學者宋怡明的學術著作,以明代沿海衛所爲背景,聚焦於明朝世襲軍戶制下軍戶家庭的生活,在權力博弈之間,軍戶們既未公然蔑視權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與服從的 “中間地帶” 運作,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家譜、地方誌和口述史,這本書讀起來可能也有一點枯燥。

07 《顯微鏡下的大明》

大明GC有一個特點:上頭重視什麼,下面未必會重視,往往得三令五申;但上頭如果不重視什麼,下頭立刻心領神會,迅速廢弛,墮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顯微鏡下的大明》爲超級暢銷書作者馬伯庸馬親王力作,這本書深度挖掘明代檔案、文獻等一手史料,區別於傳統歷史敘述的宏大視角,親王將目光聚焦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用六個詳實引人入勝的故事,帶領讀者走進明代普通人的世界。

08 《張居正》

爲朝廷、爲天下蒼生計,我張居正早就做好了毀家殉國的準備,雖陷阱滿路,衆箭攢體,又有何懼?唯其如此,方能辦得成一兩件事體!

在上面這個榜單中,《張居正》這本書是文筆最好的,作者與張居正都是湖北老鄉,拿下了第六屆茅盾文學獎,並被改編成電視劇《萬曆首輔張居正》;另外還有一本是朱東潤的《張居正大傳》,與吳的朱元璋傳、梁的李鴻章傳、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並稱二十世紀四大傳記。

09 《朱元璋傳》

網羅布置好了,包圍圈逐漸縮小了,蒼鷹在天上盤旋,獵犬在追逐,一片號角聲、吶喊聲、呼鷹喚狗聲。已入網的文人一個個斷脰破胸,呻吟在血泊中。

提起明史,當然漏不了名著名明史學家吳晗,主要講述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的傳奇一生,這本書出版採用吳晗在1948年寫定的版本。

10 《明代國家權L結構及運行機制》

外廷文臣多出自南方科舉,內廷權宦常選自北方寒門。宦官知識化無意中平衡了科舉的南北失衡,卻造就了文官與閹黨共治江山的荒誕局面

這本書來自方誌遠教授,聚焦皇權、內閣與六部的制衡關係,方誌遠教授在百家講壇上講過《大明嘉靖往事》《萬曆興亡錄》《國史通鑑》等系列,他本人在B站也有號,可以去關注一下。

11 《明代社會生活史》

在吳寧,凡是衣冠舊族,一定是自爲婚姻,其他小姓,即使驟然崛起成爲富貴,這些衣冠舊族仍然保持着一種矜持,不與這些暴發戶通婚。但這種古樸之風在商品經濟相對發達的江南地區,已是蕩然無存。正如明人陶望齡所言,“越中人家,但有幾貫爛錢,即起自輿臺駔儈,亦與爲好”。

《明代社會生活史》這本書我尤其喜歡,主要是從禮儀、服飾、市井文化各個方面,展現明代社會全貌,引用的史料非常豐富,作者陳寶良目前是北師大歷史副教授、北大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教授同類型的還有《明代社會轉型與文化變遷》、《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和《明代秀才的生活世界》。

12 《明代宦官制度研究

明代宦官的產生絕不是偶然的,不是依附、寄生於皇權的,而是與整個王朝誕生相伴的。

胡丹的《明代宦官制度研究》也是一部歷史學制度史學術論文,徹底剖析傳統史學中“權閹誤國”的簡單化敘事,揭露明代宦官本質是皇權制約文官集團的工具,實爲制度性的參與者,而非權力竊取者。

13 《明前期軍事制度研究》

朱元章制定祖訓、設置厲禁,希望後人遵循不移,本屬一廂情願。他去世後,建文皇帝在東南士人的支持下,無視“三年不改”之規,迅速展開了全方位的改制......

北大歷史學副教授李新峯的《明前期軍事制度研究》,也是一部制度史學術論文,將明前期軍事制度分爲草創(洪武)—演變(永樂至宣德)—穩定(正統)三個階段,提出明初勳貴內部分野理論,認爲明初勳貴並非鐵板一塊的“淮西集團”,而是由朱元璋親信、降將、義子等構成的複雜圈層結構。

14 《暮日耀光:張居正與明代中後期政局》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先瀾必章,是以君子處其實不處其華,治其內不治其外。夫恢皇王之緒,明道德之歸,研性命之奧,窮經緯之蘊,實所望於爾諸君也。

漢唐陽光再版的這本《暮日耀光》也是張居正個人傳記的里程碑之作,韋慶遠這本書有很多新穎的觀點,比如提出張居正改G是延續了高拱隆萬改G的遺產,韋慶遠還直接將張居正改G置於16世紀全球化背景下,“一條鞭法”雖促進賦役貨幣化,卻因明朝未能建立現代財政體系,導致美洲白銀大量流入引發的通膨未被有效調控。

15 《明實錄》/《國榷》

最後這兩部史書我更推薦作爲工具書輔助閱讀(如果不是專業的歷史學研究者)。《明實錄》是明朝自己修的,保存了大量原始檔案,但是部分內容被刻意修飾;《國榷》補充了崇禎、弘光檔案及民間口述材料,主要是給了很多民間視角,兩部史書適合進階資深歷史愛好者研究。

16 尾聲

本文因爲時間關係其實還有不少明史讀物沒有涉及到,比如南炳文的《明史/南明史》、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溫功義的《三案始末》、樊樹志的《晚明大變局》、袁燦興的《朝貢戰爭與貿易》和李潔非的明史三部曲等等,歡迎大家補充!

往期歷史相關:

考古尋秦記——《秦始皇的兵與城》有多麼偉大?

妖怪文化——《日本の妖怪百科》,遊戲中的日本鬼!

大唐刺客——《刺客信條王朝》,做成遊戲靠譜嗎?

冷門佳作——《康熙的紅票》,一段不爲人所知的歷史

漢朝祥瑞——《王莽和他的時代》,王莽是“穿越者”嗎?

八王之亂——《全戰三國》,司馬家爲何是短命王朝

歷史神作——《東晉門閥政治》,史學天花板!

國劇巔峯——《大明王朝1566》,被埋沒的歷史劇

裸體舞曲——《大明王朝》,封神配樂古典名曲

明朝懸案——朱元璋臉上,真的有72顆麻子嗎?

天涯神貼——《明朝那些事兒》,一個時代的離去!

#gd的ai&遊戲雜談#

#gd讀書# 

#gd歷史雜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