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索尼互動娛樂(SIE)前高管Shawn Layden在接受外媒Player Driven專訪時指出,隨着核心玩家羣體年齡增長,強調數十小時流程的現代3A遊戲正面臨吸引力下滑的問題。"當你有家庭、房貸和全職工作後,很難再投入80小時通關一款遊戲。"Layden直言,開發者需要重新思考"遊戲價值是否必須通過時長來衡量"。
這位曾主導《戰神》《神祕海域》等第一方大作的行業老兵分析稱,當前3A遊戲開發成本飆升與內容膨脹形成惡性循環:"我們總在追求更長的流程、更華麗的畫面,但玩家通關率反而持續走低。"他舉例稱,即便是廣受好評的《艾爾登法環》,其37%的Steam通關率(數據來源:HowLongToBeat)在業內已屬罕見高點。
對此,Layden提出兩種潛在解決方案:一是迴歸20-25小時的緊湊敘事體驗,如PS4時代的《漫威蜘蛛俠》;二是採用"分章節"發佈模式,類似《最終幻想7重製版》的階段性內容更新。值得注意的是,其觀點與近年崛起的"遊戲訂閱制"趨勢形成呼應——微軟XGP用戶數據顯示,訂閱玩家嘗試遊戲數量比傳統用戶多40%,但單款遊戲停留時間縮短30%。
行業分析師Daniel Ahmad點評稱:"Z世代玩家同樣表現出對短平快內容的偏好,這或許預示着遊戲時長‘通貨膨脹’已觸及臨界點。"據Newzoo報告,2023年玩家平均每週遊戲時間較疫情期下降19%,但《吸血鬼倖存者》等"碎片化神作"的爆發印證了市場新需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