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說“不破不立”。
可是爲什麼街道上永遠走着空落落。
也許什麼事都可以繼續堅持,
但說話的人們都帶着百孔千瘡的心跳。
這些傷疤究竟…還能再“破”幾回?
哈嘍,這裏拾光,歡迎回到我的頻道。
這期……跟上期一樣,繼續給自己突發奇想的礦物集填坑
所以我爲什麼要創造它啊嗚嗚。
這,是我的世界中的銅礦石。對於經常淡遊的我來說……總感覺它好像是一個很新的物品。但其實它上線的時間是在2021年的6月8號,官方將那次更新稱爲:“洞穴與懸崖”(Caves & Cliffs)。距今已經過去了四年的光陰。
跟鐵礦石不同的是,銅在我的世界中使用率並不高。玩家大多隻是使用它來製作一些朋克風格的金屬建築,還有刷子,避雷針等工具物品。
話說,什麼時候上線一下銅製的裝備嘞,每次看到都忍不住挖完,家裏已經全是銅了……
———————————૮ ´• •` ა———————————
氧化→氧化→氧化
有趣的是,遊戲中的銅製品會隨着時間的流逝慢慢氧化,這讓它們的色彩能夠更加豐富些。
那麼現實中的它們,是什麼樣子呢?
——————————————————————————
小明:你確定這是同一種???
拾光:這是銅的單質礦物,大家也把它們叫做“自然銅”。
比起黃鐵礦的二硫化亞鐵FeS2,自然銅的化學式僅僅只有Cu兩個字母,是最純粹的礦物之一。
還有就是,自然銅的英文名爲“copper”。它的拉丁名稱“Cuprum”和元素符號“Cu”都來源於古代的地中海島嶼:塞浦路斯島(Cyprus),因爲該島是古代重要的銅礦產地。
小明:地中海?那我國有自然銅的產地波?
拾光:當然有了,我國江西九江市的城門山就有着一座世界級的銅礦牀。
中國🇨🇳:收藏/拍攝Rob Lavinsky
這些璀璨的單質金屬構成了一幅美好的畫面,它們似乎在向邊幅生長蔓延。這看起來……有點像海里的珊瑚,可銅本身的金屬光澤讓它們有着珊瑚望塵莫及的質感和色調。
中國🇨🇳:收藏/拍攝Jiang Bin
現實中的它們也有氧化的煩惱,通常商家會對它們使用酸洗,來讓其煥然一新。
中國🇨🇳:收藏/拍攝Collectors Edge
↓這看起來有點像遊戲中的氧化,但其實是銅被孔雀石覆蓋了。嗯……比如你家的爬山虎那樣。
Chengmenshan Mine, Jiujiang Co., Jiujiang, Jiangxi, China
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世界各地的自然銅吧。
———— ———————૮₍ •ᴗ•₎ა———————————
🇦🇱阿爾巴尼亞:
Rubik deposit, Mirditë, Lezhë County, Albania(Paolo Bosio)
嗯……很少見的歐洲小國,這裏的自然銅有點發紫,也許是氧氣的惡作劇。
🇧🇴玻利維亞:
Coro Coro, Pacajes Province, La Paz, Bolivia( Robert Lavinsky)
很經典的玻利維亞自然銅,柱狀的銅晶體一部分被孔雀石取代。沒辦法,誰讓它們都是含銅礦牀的常客呢。
🇧🇷巴西:
Bom Princípio, Rio Grande do Sul, Brazil(Paulo Neves)
焦黑的顏色上分佈着璀璨的單質銅,這讓我想象着如果有一天大火卷襲了這裏,它們一定還會繼續閃耀下去……
🇨🇦加拿大:
Cape d'Or, Cumberland Co., Nova Scotia, Canada(Ronnie Van Dommelen )
獨特的幾何紋路。
Cape d'Or, Cumberland Co., Nova Scotia, Canada(Ronnie Van Dommelen )
這讓我想起了……一些電影的開幕動畫。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
🇵🇪祕魯:
Huancavelica, Peru( Rock Currier)
這件標本看起來實在有點糟糕,氧化的程度已經很深了,不過我有注意到它是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館藏,所以…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吧:氧氣的塗鴉藝術。
Arequipa, Peru(Robert Lavinsky)
它依然花枝招展,沒人注意到上面被孔雀石蝕刻的創傷。
🇸🇰斯洛伐克:
:Železiar vein, Mlynky Fe-Cu deposit, Mlynky, Spišská Nová Ves District, Košice Region, Slovakia(Vladimír Paprčka)
血紅的赤銅礦與單質銅共生,表面還分佈着脈狀的孔雀石,一幅只有銅的畫絹。
🇬🇧英國:
Wheal Gorland, St Day, Cornwall, England, UK(Eugene & Sharon Cisneros)
無數的晶體組成了這個令人驚歎的幾何體,它會讓數學老師頭疼嗎?
小明:不,這是你該考慮的問題,老師只負責出題。
拾光:
——————————————————————————
那麼,有關單質銅的介紹先到這裏。讓我們移步旁邊:
———————————黃銅礦———————————
Mount Lyell Mines, Queenstown, Queenstown district, West Coast municipality, Tasmania, Australia
黃銅礦(Chalcopyrite)也是常見的工業鍊銅原料之一。
它的名字來源於希語“chalkos”以及“pyrites”。前者的意思是“銅”或“青銅”,有時也指代由這些金屬製成的物品。在古希臘文化中,銅是一種重要的金屬,代表着財富和工藝價值。在《聖經》中,“chalkos”也多次出現,通常象徵着價值、工藝和神聖。
後者“pyrites”則來源於希臘語“πυρίτης”(pyritēs),其詞根是“πῦρ”(pyr),意思是“火”或“火焰”。總的來說,應該是“火焰一般的銅礦”吧。
Moinho deposit, Aljustrel Mine, Aljustrel e Rio de Moinhos, Aljustrel, Beja, Portugal
正如希臘人們認爲的,黃銅礦通常有着明亮的色調,而它的化學式……
小明:等一下,等一下哈。這我知道。
拾光:O_o
小明:黃鐵礦不是FeS2嗎,那黃銅應該是CuS2,對吧。
拾光:對……對你個大頭鬼啊。
———————————૮ ˃̵ ֊ ˂̵ ა——————————
Banská Štiavnica, Banská Štiavnica District, Banská Bystrica Region, Slovakia
經過科學家們的檢測,發現黃銅礦主要有以下三種元素構成:
Cu 34.56%,Fe 30.52%,S 34.92%
沒想到吧!它的化學式竟然是CuFeS2,僅僅只是比黃鐵礦多了銅而已。
小明:???
小明:那爲什麼要叫它黃銅,銅黃鐵不行嗎?
拾光:可能因爲……它持有比鐵多的股份?
Wheal Kitty, St Agnes, Cornwall, England, UK
如果不知道怎麼辨認它們的話,可以從顏色,條痕,硬度上下手。
比如,黃銅礦的硬度在3-4之間,而黃鐵礦卻有6-6.5。將它們在同一物品上摩擦,黃銅礦留下的條痕是墨綠色,但黃鐵礦卻是黑色。顏色上來看的話,黃銅礦的色澤也比黃鐵礦深很多,有時,黃銅會有偏藍紫的錆色,但黃鐵卻莫得。
———————————૮₍ 。•.•。₎ა———————————
那麼,接下來就同拾光的視角,看看世界各地的黃銅礦吧:
🇨🇩剛果金:
Luishia Mine, Kambove Territory, Haut-Katanga, DR Congo(Dr. Günter Grundmann)
黃銅礦的切片,好像打開了大自然的寶盒。
🇩🇪德國:
Clara Mine, Oberwolfach, Ortenaukreis, Freiburg Region, Baden-Württemberg, Germany(G. Franz Zöll)
錆色的黃銅礦與毒砂晶體共生,到底是誰入侵了對方呢?
🇨🇦加拿大:
Madawaska Mine, Faraday Township, Hastings County, Ontario, Canada(Van King)
黃銅礦經典的四方晶系在這顯露無疑。楓葉之國的地下,一定也埋藏着楓葉色調的礦物吧。
🇺🇸美國:
Eagle Mine, Gilman, Gilman Mining District, Eagle County, Colorado, USA(Daniel Evanich)
呼……空氣中都是藝術家的味道。我好喜歡氧氣們在它身上創作的塗鴉,多呼吸幾口,會擁有藝術細胞嗎?
🇮🇹意大利:
Romanoro, Frassinoro, Modena Province, Emilia-Romagna, Italy(yotta.photography)
૮₍ °□°₎ა,快來幫幫我,我的嘴閉不上了!
🇺🇸美國:
Interstate 691 and State Route 10 Interchange, Cheshire, New Haven County, Connecticut, USA(David Busha)
🇨🇿捷克共和國:
Barbora adit, Knöttel area, Krupka, Teplice District, Ústí nad Labem Region, Czech Republic(Petr Fuchs)
這些有點硌牙的糖霜被均勻的撒在閃鋅礦上。
🇧🇬保加利亞:
Mogilata deposit, Septemvri Mine, Madan Municipality, Smolyan Province, Bulgaria( Mark Willoughby)
它看起來一點也沒有浪費自己的水晶底座。
🇵🇪祕魯:
Casapalca Mine, Casapalca, Chicla District, Huarochirí Province, Lima, Peru(gevans)
融化的奶酪。
Casapalca Mine, Casapalca, Chicla District, Huarochirí Province, Lima, Peru(gevans)
唔……
黃銅礦,黝銅礦,還有菱鐵……這看起來像外星的世界,地球是怎麼湊齊它們三個然後放在一起的呢?
🇨🇳中國:
中國江西(收藏/拍攝:Randy Harris)
啊,本來這張照片想自己提供的,奈何拍照技術太渣……但是好不甘心啊,所以還是決定放一下
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黃銅礦啦。
——————————૮₍ ˶•ᴗ•˶₎ა ——————————
接下來的話……跟黃銅一樣以顏色命名的,藍銅礦當然也在其中了。
Santa Lucía Mine, Rambla Seca, La Peza, Granada, Andalusia, Spain
藍銅礦是一種含銅的碳酸鹽礦物,化學成分爲Cu₃[CO₃]₂(OH)₂,屬於單斜晶系,莫氏硬度3.5-4之間。其英文名稱爲 Azurite,這一名稱來源於波斯語 Lazhward,意爲“藍色”,暗指它鮮明的深藍色。除了作爲標本以外,它們同樣也是中國古代常見的礦物顏料之一。
至於做成顏料的方法嘛,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考古一下上一期帖子。
下面的話,就欣賞一下幾個市面上常見的藍銅礦產地吧。
———————————摩洛哥————————————
這幾乎是市場上最常見的藍銅礦標本之一。Touissit-Bou Beker礦區的藍銅有着最好的礦物品質,從那裏出產的藍銅表面呈現墨色漆黑的質感,是名副其實的“藍到發黑”。
Touissit, Touissit-Bou Beker mining district, Jerada Province, Oriental Region, Morocco(Eugene & Sharon Cisneros)
Touissit, Touissit-Bou Beker mining district, Jerada Province, Oriental Region, Morocco(Antoine Barthélemy)
Touissit, Touissit-Bou Beker mining district, Jerada Province, Oriental Region, Morocco(Jeffrey A. Scovil )
Bou Beker, Touissit-Bou Beker mining district, Jerada Province, Oriental Region, Morocco(Patrice Cmolik )
Touissit, Touissit-Bou Beker mining district, Jerada Province, Oriental Region, Morocco(Tony Peterson)
有時,它們也會分佈在重晶石上,宛如浩瀚星空。
Bou Beker, Touissit-Bou Beker mining district, Jerada Province, Oriental Region, Morocco( Jean-Pierre Barra)
與白色的菱鋅礦共生。
Touissit, Touissit-Bou Beker mining district, Jerada Province, Oriental Region, Morocco(Nadya Georgieva)
完美的花簇。
————————————中國————————————
這些藍銅的晶體來自中國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的六峯山附近,它們同樣有着極好的品質,但相比摩洛哥晶體較小。
嗯……就讓拾光自己的一顆收藏來打頭陣吧。
中國.安徽.池州市.貴池區.六峯山
收藏/拍攝 Robert Lavinsky
誰偷偷把大海切下來了?
收藏/拍攝 Robert Lavinsky
矩陣的形態,好賽博的感覺……
收藏/拍攝 Robert Lavinsky
是星星望着我們,還是我們望着星星?
———————————澳大利亞———————————
它們被稱作太陽花藍銅。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眼熟?還記得作者介紹的太陽花黃鐵波,與其不同的是,這些藍銅礦生長在當地的高嶺土之間,這些密集的高嶺土土層迫使它們以橫向壓縮、輻射的方式生長。
但就是這樣,造就了它們成爲了藍銅礦家族不得不介紹的明星:Azurite Sun。
Malbunka Copper Mine, Areyonga, Gardiner Range, MacDonnell Region, Northern Territory, Australia(Robert Lavinsky )
Malbunka Copper Mine, Areyonga, Gardiner Range, MacDonnell Region, Northern Territory, Australia(Brian Eisemann)
Malbunka Copper Mine, Areyonga, Gardiner Range, MacDonnell Region, Northern Territory, Australia(Eric C. Graff)
————————————剛果————————————
國內市場上最常見的藍銅產地。產狀與池州相似,但是大多都是細閃的小晶體。
Kimbwe Mine, Kambove Territory, Haut-Katanga, DR Congo( Oleg Lopatkin)
Kimbwe Mine, Kambove Territory, Haut-Katanga, DR Congo( Brad Lewis)
Kimbwe Mine, Kambove Territory, Haut-Katanga, DR Congo(Jan Hartmann )
———————————赤銅礦————————————
既然提到藍銅礦,那怎麼能忘了我們的赤銅呢。
赤銅礦是一種氧化物礦物,化學成分爲氧化亞銅(Cu₂O),含銅量高達88.82%。它通常呈洋紅色,具有金剛光澤或半金屬光澤,條痕爲棕紅色。
它的晶體屬等軸晶系,常見形態爲立方體、八面體或與菱形十二面體形成聚形。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變種——毛赤銅礦,其晶體呈毛髮狀或交織成毛絨狀。
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些赤銅礦的圖片吧。
🇮🇹意大利:
Madonna di Fucinaia (Madonna della Fucinaia) slag heaps, Campiglia Marittima, Livorno Province, Tuscany, Italy
精緻的八面體寶石。
🇨🇳中國:
Tieshan Fe-Cu deposit, Tieshan District, Huangshi, Hubei, China(Alex Qu)
針狀結晶,它們好像岩石間的裁縫匠。
中國,廣東 Pavel M. Kartashov collection
唔,我找到了一張有趣的圖片,距描述它們生長在了一枚西漢時期的五銖錢上,有懂古董的小夥伴嗎,告訴我是不是它。
Daye Co., Huangshi, Hubei, China(Tony Peterson)
湖北大冶總能帶給收藏者們驚喜。
Chengmenshan Mine, Jiujiang Co., Jiujiang, Jiangxi, China(Paolo Franchi)
自然銅被赤銅礦交代,兩種銅礦的奇妙交織。
Chengmenshan Mine, Jiujiang Co., Jiujiang, Jiangxi, China(Michel Arliguie)
🇫🇷法國:
Chessy copper mines, Chessy, Villefranche-sur-Saône, Rhône, Auvergne-Rhône-Alpes, France( N. Luppescu)
有名的交代礦物,孔雀石鳩佔鵲巢,取代了赤銅礦的晶體形狀,造就了這種特殊的孔雀石標本。
Tsumeb Mine, Tsumeb, Oshikoto Region, Namibia(Christian Rewitzer)
🇺🇸美國:
Chino Mine, Santa Rita, Santa Rita Mining District, Grant County, New Mexico, USA(Michael C. Michayluk)
不可思議的矩陣晶簇。
🇭🇺匈牙利:
Andrássy I. Mine, Rudabánya, Kazincbarcika District, Borsod-Abaúj-Zemplén County, Hungary(Joachim Esche)
🇨🇩剛果:
Mashamba West Mine, Sicomines copper-cobalt project, Mutshatsha, Lualaba, DR Congo( Gianfranco Ciccolin)
毛茸茸的硅孔雀石,它們也會怕弄傷寶石嗎。
🇬🇷希臘:
Hilarion Mine, Kamariza Mines, Agios Konstantinos, Lavrion Mining District, Lavreotiki, East Attica, Attica, Greece(Branko Rieck )
血一樣鮮紅。——————————————————————————
(試圖畫一道分割線阻止自己打字的拾光)
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對於有沒有人看,有沒有收益這些我毫不在乎。只是,我總覺得自己寫的文字會很枯燥,很無聊。讓人沒有讀下去的慾望。比起當初兩三千字的篇幅,現在的我好像有些走樣。
希望看到這裏的讀者能夠提供一些自己的意見。
還有就是……關於價格或者礦物相關的東西私信我都會想辦法給大家解答。
在某魚上也想着上架一些自己閒置的石頭,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翻一翻:拾起光陰。
那麼……今天先到這裏吧。
還會再見的,對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