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是之前看羣友發的成杯裝的藕粉,感覺會好喫的樣子。於是最近也是有空,就買了一小桶藕粉來自己衝着喝。這個也算是個記錄貼
一、首先是衝煮
關於原理
因爲藕粉裏澱粉的糊化(以下原理內容來自deepseek)
1. 冷水浸潤階段:澱粉在冷水中不溶解,但攪拌後會形成懸浮液(澱粉乳),此時澱粉顆粒保持完整結構。若停止攪拌,顆粒會重新下沉。
2. 加熱吸水膨脹階段:當加熱至糊化溫度(蓮藕澱粉約爲65.8-73.8℃),澱粉顆粒開始不可逆吸水,體積膨脹至原體積的數十倍,內部化學鍵斷裂,直鏈澱粉逐漸溶出。
3. 膠體形成階段:進一步加熱後,膨脹的澱粉顆粒破裂,支鏈澱粉與溶出的直鏈澱粉相互纏繞,形成半透明的黏稠膠狀物。
其實說白了就是涼水衝散,沸水猛攪🦶。
藕粉本身
我買的這個藕粉配料表是純藕粉,無論是粉狀還是衝煮出來的膠狀都有一點呈粉色。有的說是會加一些木薯澱粉更方便衝煮。因爲這方面俺也不瞭解,所以不多叭叭。
衝前準備
用涼水把藕粉衝散開,個人感覺是可以自由流動而且能攪動的情況就可以。涼水也不要放太多,太多的話可能後面放熱水的時候會衝不熟。我一般是放兩勺藕粉,然後一碗底的水。
下面倆是錯誤示範,第一個是水很少的塊狀,第二個是比第一個多點但是也不夠水的非牛頓流體狀。原因是這兩種並不能滿足後續攪拌的要求。(當然如果你願意花大力氣,這兩種衝的藕粉也是有可能死者蘇生的
開衝!
俺用的是烈火焚身的手衝壺。但無論用什麼都最好讓水燒到沸,因爲攪拌以及與之前的涼水混合都會讓溫度下降以至於達不到糊化溫度。
在加熱水時不停的攪拌是很重要的一步,最好是接觸到碗底的翻攪。現在還需要一點耐心,因爲得到藕粉是一個過程。需要不停的攪動,看到乳白色藕粉水變成藕粉糊就基本上成功90%了。直到攪到碗裏全部變成透明膠裝爲止。(沒有圖片是因爲要左手拿壺右手攪,等以後頭上長攝像頭考慮補上)
個人認爲藕粉對水的量其實很包容。我的話是兩勺藕粉加半碗水是我愛喫的高粘稠度藕粉,感覺如果是之前看的杯裝用粗吸管喫的藕粉會更稀也就是加更多的水(如圖三。在藕粉全透明後,即使是不喜歡當前粘稠度,感覺水加少了,也可以再加熱水繼續攪一段時間。盒友們可以自己嘗試加水的量來找到自己愛喫的口感。下三個圖是依次加了不同水的圖,水量從上往下依次增多。
二、味道探索
說實話,藕粉單獨喫是沒什麼味道的,感覺是有淡淡的耦味,也可能是因爲我知道它是藕粉而得到的先入爲主的味道。所以不對藕粉本身味道進行討論。俺也進行了一些藕粉口味的探索,也有有趣的爛活也都分享給盒友。
經典口味
經典口味毋庸置疑便是往藕粉里加入堅果或堅果碎以及葡萄乾、山楂片碎等小食。同時加入白糖或紅糖,以甜味爲主。這也是俺最推薦的做法,很適合早上或者午後小喫一點。
椰汁藕粉
用椰汁衝散,熱椰汁衝煮的椰汁風味藕粉。衝出來沒有尋常藕粉的粉色,更像是椰漿凍。放在鼻子下可以味道椰子香味,一口下去更是滿嘴椰香。與單喝椰汁不同的是這樣的椰汁藕粉椰香釋放更慢,所以喫起來更有椰汁味。
鹹口藕粉
加入了食鹽,味精以及辣椒的的藕粉。正如上面開篇所說,藕粉本身並沒有什麼味道。在做這個口味嘗試的時候我是每次加一樣然後進行品嚐的。本身並不難喫,但令人遺憾的是喫這個藕粉的時候會有一種疑惑感,輕棉的口感和平凡味道有一種爲了喫而喫的感覺。最雞肋的一集。
當然這也引發了一些思考,如果是有底味的鹹口藕粉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比如肉湯藕粉加辣椒豆皮豆芽)(沒圖片是因爲直接扔了忘拍照了
地雷藕粉
最神人的一集。在哪吒二和地雷女魔爪文化的影響下產生的地雷藕粉。
用百香果番石榴口味的紅色魔爪衝散和衝煮的藕粉(後統稱地雷藕粉)。因爲和經典藕粉同屬甜口,味道其實還不錯。原版的魔爪因爲有氣使得所謂的水果味到被蓋住了大部分,而煮沸的魔爪剔除了魔爪的氣泡感和部分酸感。這就使得地雷藕粉的水果感更明顯,很清晰的百香果番石榴味道。遺憾的是這只是第一口的味道,還記得之前椰汁藕粉的說法嗎。藕粉緩慢的風味釋放導致魔爪的水果香精味無處遁形,這就導致之後的幾口會有很嚴重的廉價感。
有啓發的是以後甜藕粉的方向也可以是果汁藕粉,然後添加罐頭果粒。(挖個坑,可能以後帶着肉湯藕粉一起更)
小結
藕粉口感輕,可以讓部分食物風味更明顯,適合與甜口搭配。b站上也有紅糖紅棗等不錯的做法大家也可以康康!(這裏提出與手衝咖啡等風味層次多的飲品搭配的想法,但沒條件實驗,以後再說)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