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處這件事上,很多人不說破,但其實心裏都明白:沒人喜歡欠別人的感覺。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做“好人”——體貼、付出、無私。於是有些人長大後,把“好”當成一種策略:默默付出、委屈自己、不計較代價。看上去毫無所求,其實心裏渴望被理解、被感激,甚至希望對方在內心種下那句話:“他對我這麼好,我不能辜負他。”
但別人真的感受到這種“好”時,心裏往往不是感動,而是壓力。他們開始警覺:是不是我不回應,就顯得沒良心?是不是他做這些,是在等我還點什麼?這種壓力微妙、持續,不像直接要求,但能讓人漸漸失去輕鬆感。你想親近這個人,卻反而開始防備;想表達感激,卻總擔心不夠。
久而久之,這段關係就會生出一種尷尬的距離感——不是討厭,而是不舒服。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那些“總是爲別人着想”的人,反而身邊沒幾段真正親近的關係。他們以爲只要不斷對別人好,別人就會珍惜,殊不知,讓人“欠着”的感覺,是關係裏最難長久的一種狀態。
因爲關係真正讓人靠近的,從來不是“我對你有多好”,而是:跟你在一起,我不用想太多,不會有心理負擔,不擔心哪天沒回應你,就要被你失望。
那如果不靠“讓人虧欠”來維繫關係,我們該怎麼相處?
首先我們要確認一點,是因爲你想幫,還是因爲你期待幫了之後會有什麼收穫。如果是二,這其實不是一種好意,而是一種隱形的交易。如果你這麼想,在事情結束後,對方對你的態度會容易影響你自己的情緒。
然後我們要知道,你幫忙,是因爲你有餘力、有意願,而不是爲了讓人欠你。如果你幫得勉強,那寧可不幫。也不要爲了維持一些人設,而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這樣只會讓你沒有機會自己適合的圈子,這是間容易讓自己內耗,且沒有意義的事情。
另外就是不要動不動就提醒別人你做了多少、你多在乎。如果一段關係總要靠對方意識到“我欠你”,才能維持,那這更像是債主在催債。
所以別再想着“我已經這麼做了,你爲什麼還疏遠我”,試着去明白:真正能讓人留下來的,從來不是你的努力,而是和你在一起的時候,那種剛剛好的輕鬆感。
不如從現在開始,別再讓人欠你,而是做那個讓人不需要還、不用想太多也可以靠近的人。這纔是值得選擇的關係方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