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不會有多少人看的)一篇香港遊記

一.收穫

在開聊之前首先放點樓主的收穫

首先是樓主很喜歡的Khalil Fong方大同,花了400大洋拿下了港版第一版的《未來》,成色很好,閒魚價格在300-500浮動。

其次是樓主送給媽媽的陳百強的演唱會錄像。樓主媽媽很喜歡陳百強,尤其喜歡《一生何求》,樓主在逛店的時候發現了這張,順利拿下。

好朋友以269的價格拿下的翼神龍,閒魚價格在290左右,據他所說屬於大賺。

二.樓主的個人攻略

1.關於過關

現在的港澳通行證已經可以用卡了,樓主是在年前去辦的,考慮到以後還有機會能去(我們都是深圳的)遂選擇一年多次的簽證。

樓主是在羅湖政務服務大廳辦理的,年前人很多,如果不想排隊可以先拍照拿回執。大廳有免費回執而且排隊速度還可以,於是樓主果斷選擇免費的。大概五天後就可以去拿了,可以自助打印,總共花費155(還有個一年一次的澳門簽證)。

(如果你有護照的話理論上不需要通行證也行)

過關選擇的是福田口岸,自助刷卡速度很快,大約20分鐘完成過關流程。過關前後都有兌換港幣的地方,推薦換一點,但其實現在很多地方都支持微信和支付寶了,所以可以酌情換點。

不知道放啥,放張肥雪宇宙吧

2.出行

樓主大部分時間都是選擇地鐵出行,港鐵覆蓋率還是可以的,而且換乘也比較方便(廣州東站我cinema),有些時候也會選擇巴士,但雙層的有些很貴。

推薦辦理一張八達通卡,然後往裏面庫庫塞錢。

八達通卡堪稱神卡,包括港鐵和巴士在內的各種交通工具都可以使用。除了交通工具外八達通卡還可以在7-11、麥當勞等各種店鋪使用,甚至有些個人開的小店也可以用,堪稱一卡走天下,而且最重要的是用完後可以直接退!


3.語言

關於這點其實沒啥好說的,香港大部分人說粵語,對於樓主這種小時候賊喜歡看港片聽粵語歌的也有點難度,但很多年輕店員還是會普通話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店店員全是外國人,這個時候考驗你們英語功力的時候就到了。

不知道放啥,放張美食家吧

4.網絡

切記出境前辦好套餐!(來自沒流量的倒黴蛋的教訓)

香港的免費Wifi覆蓋率還算高,尤其是港鐵,每個站點都有(但車廂裏面沒有)。商場裏面會有,但很多都需要辦理會員。而且這些免費Wifi大多限時,所以有條件還是推薦辦理套餐。

(插句題外話,香港畢竟屬於境外,所以網絡可以瀏覽一些簡中互聯網不讓看的,記得別暴露了哦我說的是油管)


5.外匯

推薦備點港幣,因爲有些老店不支持微信/支付寶支付。推薦準備2000左右(主要是應急)。兌換外幣有條件還是推薦在銀行換,在口岸找小店換如果不是緊急情況不推薦。

三.正片開始

以下是樓主和朋友兩天一夜行程的參考。

樓主和朋友的第一個目的地是信和中心。信和中心屬於是去香港的二次元必去的地方

信和中心對面,有個在搞電鋸人展的,可惜是Mappa那個電影感番劇的

信和中心一共四層,賣的東西包括手辦、雜誌、漫畫書、遊戲、模型和Ost碟等,如果你是二次元愛好者十分推薦花時間逛一圈。

個人關注的主要是負一層,因爲大部分唱片店都在負一層,樓主買的《未來》就是在那邊拿下的,店裏還有陳奕迅的神專《U87》和方大同的首專《Soulboy》,可惜太貴沒敢衝。

負一層有一間主攻動漫OST的店,這張就是在這拍的,請問爲什麼R團只有四個人呢(

在逛完後如果意猶未盡可以往左手走,有一家叫做“模型倉”的主攻膠的店鋪

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看到這個牌子就拐彎

店裏有很多模型和拼膠的工具,和我去的那位同學就是膠佬,給他看的滿眼放光。

晚上的行程是在尖沙咀那塊,有個叫“海港城”的商場裏有可能是全香港最大的玩具反斗城。這家玩具反斗城的東西也很多,入口處就放了全部的平成的假面騎士的膠。

裏面甚至還有我們國際大IP原神,立牌比國內貴約50%左右,就是不知道爲什麼櫃子後面放了高達的角色小立牌,阿斯蘭前輩難道你也叛變了?

晚上喫完飯沿着星光大道走了一圈。星光大道就在海邊,可以看到非常不錯的夜景。香港本島的建築大多依山而建,所以分佈得很有層次,燈光效果也很好。

帥的Bruce Lee

不是哥們

香港夜景,還是很美的

四季酒店的造景,聽說這酒店一晚最便宜的也要3k

*一陣強勁的音樂響起*

第二天的行程,上午是去了香港新建的和故宮博物院合作的香港故宮博物館,位於西九龍地區,入場門票100港幣(全日制學生便宜一些)。館內有很多故宮博物院借來的藏品,觀賞價值還是很高的。(可惜沒拍照,雖然很多遊客都在拍但樓主還是選擇遵守規定)

補充一點,香港故宮有的時候會有特展,這個要額外加錢看,各位酌情考慮

下午的目的地是灣仔的太原街。這條街上有兩家在香港非常出名的玩具店“縱橫行”和“鴻興玩具”,樓主朋友的翼神龍就是在縱橫行拿下的。

灣仔地鐵站出來後拍的圖,灣仔屬於是香港的老城區,有不少有年代感的東西,包括這種會響鈴的雙層有軌電車

太原街的全貌

鴻興玩具裏的一個玩具造景

鴻興玩具裏兩瓶供展示的可口可樂,產於1996和1997,比樓主年齡大。

和朋友沿着街道走,走進某大廈裏看到一家賣古早電玩的店鋪,門口就擺着一堆PS1的遊戲,旁邊有一筐N64的遊戲,店裏面甚至還有雅達利2600的卡帶

晚上樓主和同學就啓程回家了。

四.打卡美食+社會觀察(?)

首先是打卡的食物。因爲這次沒多少選擇權,沒能打卡到想去的幾個小店,但還是打卡到了一些大陸沒有的東西。

首先是香港地區的M記的奶昔。麥當勞的奶昔在大陸已經絕跡十餘年(不過有消息稱今年會迴歸),所以晚上在星光大道和朋友一起去喝了一杯。還是熟悉的感覺,有點點掛嘴的口感,有淡淡的草莓味和濃郁的奶味,就是多了很多冰碴兒,而且“士多啤梨”這個翻譯還是過於生草了。

然後是在便利店買了香港版的可口可樂和葡萄適。樓主小學的時候葡萄適還能在便利店裏買到,是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而香港版的可口可樂,在味道上感覺確實會更甜一點點(不明顯)。

老演員登場

至於社會觀察,其實也就是對物價和收入還有習俗有一點點模糊的認識。

首先是收入方面,毫無疑問香港屬於絕對的高收入地區。相較於大陸便利店員30元/小時(理論工資,實際上很多都達不到),香港的7-11便利店員則有着高達50港幣/小時的高額收入,算下來月收入1w不成問題。

其次是物價,一瓶500毫升的可樂,在大陸的售價也就這幾年才突破3.5元的大關,而香港則已經高達10港幣,高物價已經初見端倪。當然,可樂無法代表所有,樓主在第二天下午的時候和朋友一起路過了沿街賣肉菜的店鋪,正好看到了250港幣一隻的雞,相較於大陸高了不止一點,畢竟樓主連80的清遠雞都不敢看,只敢看40的三黃雞。不過麥當勞的價格就沒這麼離譜了,套餐均價在40左右,麥旋風大約14港幣一杯,奶昔則是18港幣,太偉大了食品工業。

最後是關於香港的小費文化,毫無疑問這東西就是跟英國學的。香港的服務員有一點做得好的,就是哪怕不給消費也不會跟你擺臉子(至少樓主一路走下來是這樣),而且也沒遇到歧視大陸人的情況,因爲樓主兩天都穿着深圳校服褲,沒遇到這種情況(bushi)。香港本地人有些時候還是會給小費的,而且樓主目睹了一位給服務員發了500港幣作爲小費的(樓主這輩子都沒見過),但樓主估計這麼高的小費其實有很大原因是因爲現在是過年期間。

不知道放啥,放張美食家吧,麥斯·米科爾森真的太帥了,是樓主第二喜歡的男人(第一是基努裏維斯)

五.寫在最後

樓主上次去香港已經是10年前了,10年後再來香港,感覺其實沒有太多變化(也可能是因爲樓主逛的大多是老城區)。

作爲廣東長大的孩子,樓主從小的娛樂活動就是聽粵語歌、看港片,樓主媽媽格外喜歡陳百強和陳奕迅,從小就給樓主聽他們的歌(這次去香港也是給她到了張陳百強的演唱會光盤作爲禮物),所以樓主對香港還是有一層美好的濾鏡在的。這次10年後去香港,樓主長大了,以前喜歡逛大商場,現在只想着往小店裏鑽。

這次唯一的遺憾就是逛的時間還是太短了,而且有些店還是沒開門,希望以後有機會能把時間預算加大點。

沒啦!加納!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