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冬促!來點「米塔」病嬌式的恐懼!盤點七大心理恐怖遊戲(三)

此文白菜Lame撰寫,全平臺同ID,未經授權禁隨處轉載。

JustMiSide!!!大家這幾天是不是已經被米塔大卸八塊了?

哦,當你被大卸八塊的時候,其他人在好色和膽小之間,選擇了好色,就在社區裏瘋狂喊米塔老婆呢。

你說說,這倆人打架誰會贏?

不知是否還有盒友們記得,往年白菜曾出過兩期心理恐怖合集介紹。之所以寫心理恐怖的合集推薦,主要是因爲筆者對“心理恐怖”這一類遊戲有獨特的鐘愛,所以想把這些小而美的優秀恐怖遊戲推薦給各位對上腦電波的盒友們。

來點冬日溫暖

在前兩篇文章中,白菜已經推薦了著名的《DDLC》《君與彼女與彼女之戀》這兩款含有Meta元素的美少女心理恐怖遊戲以及《夢日記》《主播女孩重度依賴》《OMORI》《一代牛奶》系列、《面容》《ib》《魔女之家》等著名心理恐怖遊戲。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將不再重複介紹前兩期推薦過的遊戲,在此就簡單概括。

君與彼女與彼女之戀

同樣的,這些遊戲也參與了冬促——以下是前兩期合集推薦傳送門:

盤點六大優秀心理恐怖遊戲! 深入感受緊張不安的恐懼感(第一期)

趕上夏促!盤點七大心理恐怖遊戲、深入感受內心巨大憂鬱(二)

白菜一直認爲“心理恐怖”這個類型所涉及的範疇很廣,如最著名的《寂靜嶺》系列、《逃生》系列便是通過營造強烈的恐怖氛圍,來引發人們心中的不安、緊張及恐懼等自然情緒。

面容 Visage

而之後,越來越多的遊戲類型也開始引入“心理恐怖”,如通過挖掘一位角色的精神世界,讓玩家直觀感受“精神症患者”眼裏的世界,體驗其不穩定情緒,引發恐懼感。也有與美少女強關聯的“心理恐怖”……

《OMORI》

比如最近火遍全網、能夠讓無數人着迷的《米塔》,便是將美少女和恐怖元素相互融合,構成了強烈的反差感,讓玩家感受到一位可愛、活潑的美少女背後竟是個控制慾極強、精神不穩定的“殺人狂魔”,以此引發玩家內心的恐懼。

所以,這次以可愛的《米塔》爲引子,來挖掘《米塔》“心理恐怖”這一標籤類別下的其他優秀同類遊戲。以下是白菜精心推薦的七款含有“心理恐怖”的優秀獨立遊戲,並非簡單湊數。希望這七款心理恐怖遊戲能讓你直冒冷汗、內心不安甚至留下陰影,直觀感受Ta人的精神恐怖世界。

 

正趕上冬促特賣,這也算是另類的折扣合集推薦。

溫馨提示:心理恐怖並非一般的恐怖遊戲,遊玩前請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你在遊玩過程中感到心情不安,請立即停止遊戲,去做一些能令你開心的事情吧!

                                                                                

一、《米塔》(MiSide)——年末黑馬!好色和膽小,你選擇哪一種?

拼盡全力,無法從電鋸癲婆手中逃離。她只把你當玩具。

開發商/發行商:AIHASTO/IndieArk 、(Shochiku (日本發行))

發行日期:2024年12月11號

平臺:Steam

是否支持簡中/繁中:

價格:52¥/史低46.8¥(打折中)

最近這位藍色雙馬尾的美少女,給全網刷屏了。

12月,一款看似“不怎麼恐怖”的美少女遊戲《米塔》橫空出世。它在發售前幾乎沒有進行宣發。沒想到一經發售,便迅速成爲爆款,憑藉1.5萬條評價,98%的高口碑好評如潮以及銷量突破10萬的優異成績,成爲年末的終極黑馬遊戲。

乍一看,你可能會對《米塔》感到疑惑,爲什麼一款看似平平無奇的戀愛遊戲,會吸引那麼多人癡迷呢?難道這些人平常都沒玩過Galgame?

你一旦留心觀察《米塔》底下的“恐怖”及“心理恐怖”標籤,就知道《米塔》這款遊戲——並非善茬。

與2018年的《DDLC》相似,《米塔》同樣是一款含有強烈Meta元素的美少女心理恐怖戀愛遊戲。

雖然沒有前者那麼恐怖誇張,但米塔對玩家的“愛”——依舊很瘋狂,甚至已經不能用愛來形容了,簡直就是想把你當成她的玩物!

你好

但誰讓米塔長得那麼可愛呢?而且還有多種形象的米塔:知心大姐姐米塔、帽子米塔、髮帶米塔、瞌睡米塔、頗有俄羅斯風味的2D米塔、眼鏡娘中二米塔。簡直就是在挑逗玩家的XP了。

我相信有不少人會貪圖美色,在膽小和好色之間,固然選擇了“好色”,寧願當她的玩物,也不願逃離這場牢籠。

當然,如果你想從米塔手中逃離,那她就會化身爲癲婆,拿着電鋸瘋狂追殺你,將你大卸八塊!並且拿着人頭質問你——你丟了什麼東西嗎?!!

《米塔》是如何淋漓盡致地發揮“心理恐怖”這一元素呢?兩位俄羅斯老哥巧妙地將恐怖和戀愛成分劃爲五五開,也就是說,甜蜜和溫馨的劇情與能引發玩家內心反差恐懼感的恐怖劇情相互交織。一會讓你直冒冷汗大喊“媽媽”,一會就讓你感受戀愛的甜蜜感。

不過我認爲《米塔》的Meta元素還欠缺火候,雖然米塔是遊戲中的角色,但我玩起來更像是米塔只是知道自己是“遊戲角色”,這是她的“遊戲世界”,但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個遊戲中的遊戲,沒有那種真正爬出屏幕嚇唬你的現實感。因此,這遊戲“第四面牆”的設定,也更像是一種單純的遊戲設定。

你知道我在說誰。

不像它的前輩那樣,前輩創造的美少女會刪除玩家的遊戲存檔、修改角色文件、強行關閉遊戲窗口,還要讓玩家親自打開遊戲文件和控制檯,去懲治那更爲病嬌的美少女。

但米塔那瘋癲的模樣,就已經讓我對其產生了恐懼感。

我推薦每個人都去玩米塔,不玩米塔,2024年就不完美。

二、《緘默禍運》(Mouthwashing)——活着,纔是逃避的最壞選擇

孤立無從,暴裂無聲。

開發商/發行商:Wrong Organ/CRITICAL REFLEX

發行日期:2024年9月27號

平臺:Steam

是否支持簡中/繁中:

價格:52¥/史低46.8¥(打折中)

兩個小時的流程,五位瀕臨生命邊緣的生還者,一場在生存壓迫之下的人性碰撞。遊戲採用了插敘和倒敘,將時間線打亂,從而拼湊出事件真相。

因此,該故事主要體現在角色之間的人性衝突,每一位角色都設計得非常形象且立體。雖然採用了意識流敘事風格,重視氛圍營造,但劇情表現並不隱晦,反而爲玩家呈現了大師級別的精彩敘事手法,非常具有前衛性和深度。

就那麼說吧,玩的過程中——就像是在色慾和恐怖之間反覆橫跳。所以,絕對值得體驗。

三、《循環的夜》(Night Loops)——今天是你最後一個夜班,離下班還剩最後1小時

受《夢日記》啓發的小品級心理恐遊。

開發商/發行商:Jiaquarium/indie.io

發行日期:2023年10月16號

平臺:Steam

是否支持簡中/繁中:

價格:35¥/史低17.5¥(打折中)

正如標題所言,《夜間循環》開局,你便看到非常明亮的提示:“你跟酒店所有者談妥了,今天是你最後一個夜班。”

也就是說,遊戲的全流程,甚至全周目,都只集中在這一個下班前的1小時內循環。無論你在遊戲中是否完成相關的道具收集及謎題,1小時一到,遊戲都會強制結束,重啓周目,回到原點。

“只要撐到下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循環的夜》這款遊戲實際上展現了PTSD倖存者的精神世界,讓玩家親身感受PTSD的應激行爲所產生的內心恐懼感。此類設定與《OMORI》有些相似。但兩者都受到《夢日記》啓發,所有解謎都是暗喻式的提醒,也沒有清晰的引導和解釋。因此,在精神世界的塑造上,很有內味。

但《循環的夜》也改進了一些《夢日記》的不足,比如有主線推動,任務邏輯清晰,至少玩家很清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

如果你對得上這遊戲的腦電波,而且也玩過像《ib》和《夢日記》這樣的類似作品,那麼《循環之夜》絕對是最符合你口味的心理恐怖遊戲。

四、《Misao-2024重製版》(Misao - 2024 HD Remaster)——時代的眼淚

對不起,因爲這位少女的名字太不雅觀,所以無法過審。

開發商/發行商:sen/PLAYISM

發行日期:第一次重置2017年10月25號、二次重製2024年8月15號

平臺:Steam

是否支持簡中/繁中:

價格:37¥/現非史低打折29.6¥(前史低13.3¥)

你想問我遊戲名爲什麼不打中文?都心知肚明的啦.......

《Misao》也是較爲經典的日式恐怖RPG作品,在今年推出了HD重製版,以最誠意的態度獻給玩家。

相比原版,此重製版對畫面、解謎玩法、道具交互及原聲配音和對話文本都進行了獨特的改良優化,甚至還額外設計了男女主不同的內容雙線。基本相當於重寫了一款遊戲。

題材可能有些老套,畢竟校園霸凌題材的遊戲不在少數。但憑藉極其出色的氛圍營造,你依舊會完全沉浸在少女的悲慘境遇故事當中。先講述少女所經歷的事情,再講述霸凌者的故事,從而構成兩種不同路線的真結局與普通結局。

當然,在完全重製版中,雖然遊戲依舊存在不少即死NETA,但只要基本不作死,就很少會觸發jump scare。

若你玩過《ib》《魔女之家》《狂父》這樣的日式恐怖RPG,《Misao》也值得你嘗試。

五、《再見公主 原始剪輯版》(Slay the Princess — The Pristine Cut)——送公主上路,千萬別和她談戀愛

你要死很多遍纔會醒悟嗎?

開發商/發行商:Black Tabby Games/Serenity Forge

發行日期:2023年10月23號

平臺:Steam/PS/Switch

是否支持簡中/繁中:

價格:68¥/史低51¥(打折中)

猜猜這款遊戲和誰在一個捆綁包裏?

明白了吧。

其實《再見公主》的故事很簡單:你要前往森林深處的一座小屋,去殺死被囚禁的公主。

找到公主,殺了她,就這麼簡單。你完成了任務,也拯救了世界。

但《再見公主》的故事並非如此。它比想象中更具內涵,還帶有哲學氣息。

之後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會走向一個新的死亡。

正如官方簡介所言:公主會竭盡所能阻止你。她會施展魅力,編造謊言,向你許諾整個世界。如果讓她得逞,她就會讓你反覆品嚐死亡的滋味。

你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旁白說的話未必就是真的,公主真的是十惡不赦的壞蛋嗎?

對抗公主,那你就順着旁白的意願來了;當如果你選擇拯救公主,那你便是在對抗旁白。

《再見公主》最獨特的設計之處,在於它在極短的單週目流程中,創造了一個衝擊力極強的敘事設計,具有指引玩家全收集結局的強引導,而且沒有對所謂“錯誤選項”的懲罰。

因此,《再見公主》的Meta元素與《史丹利的寓言》有着異曲同工之處。

雖然這遊戲也有點戀愛成分,但《再見公主》的劇情它更帶點謎語人的哲學內涵,因此要想理解起來還需花費心思去解讀其中的恐怖含義。

正好兩個月前也更新了中文,如果對得上腦電波,那麼《再見公主》絕對是你最值得玩的心理恐怖遊戲。

六、《8號出口》(Exit 8)及《8番站臺》(8番のりば)——逃吧,逃吧,你就使勁逃.........

這款遊戲爲何會被貼上“心理恐怖”標籤呢?因爲當你循環久了,你就會越玩越怕.......

開發商/發行商:KOTAKE CREATE

初代發行日期:2023年11月29號

續作發行日期:2024年5月31號

平臺:Steam

是否支持簡中/繁中:暫不支持

初代價格:18¥/史低14.4¥ (打折中)(本體和VR版的捆綁包史低26.32¥)

續作價格:18¥/史低14.4¥ (打折中)

首先,這兩款遊戲纔是正版的《8號》系列!因爲Steam上還充斥着許多照搬《8號出口》玩法設計的類似作品。

相信大家對這兩款遊戲也見怪不怪了,可能還在某個短視頻平臺刷到過相關實況。

玩法很簡單:你只需逃出這個無限循環的地下通道,通過找出異常來尋找正確的出口,即可通關。

如果玩得快,你甚至還能趕上退款時間。

只要每發現一次新異常,上面的數字都會發生變化,直到找出所有異常,你才能逃出這個詭異的循環隧道。

而它的續作《8號站臺》也是如此。雖然玩法幾乎沒變,但依舊頗具沉浸感,依舊能令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發抖出汗。

以及那個反覆出現的大叔,還是那麼親切。

《8號》系列其實非常適合剛剛接觸恐怖遊戲的新手玩家。因爲幾乎沒有死亡懲罰,也沒有Jump scare,只是帶有一些心理和視覺上的輕微恐怖元素,讓你感受到因無法逃出隧道而產生的不安感。作爲一款小遊戲,玩上幾十分鐘打發時間,還是挺推薦的。

七、《心之蜃》(Decarnation)——職場困境,逃出邪典空間

想象你是一隻飛昇的鳳凰,墜落只是因爲恐懼。

開發商/發行商:Atelier QDB/Shiro Unlimited, East2West Games(中國地區發行)

發行日期:2023年5月31號

平臺:Steam

是否支持簡中/繁中:

價格:58¥/史低29¥(打折中)

這是一款超現實主義的心理恐怖冒險遊戲。我仍然記得《心之蜃》剛發售時口碑略顯不穩定。主要缺點集中在劇情平淡和遊戲性不足,但遊戲在恐怖氛圍的營造和演出效果上表現出色,尤其是在場景和氛圍的塑造上投入了大量心血。對主人公內心的剖析也非常到位,對人生的探討更是演繹得淋漓盡致,完全配得上“心理恐怖”這一標籤,也充分體現了該題材的魅力。

這是一封寫給女性的成長日記,記錄了一段自我和解的過程,描繪了一位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女孩,她經歷了一場光怪陸離的夢魘。整個遊戲宛如一部精妙絕倫的動畫電影。

如果你喜歡像素藝術或是電影,那麼在冬季促銷期間以折扣價購買是最划算的選擇——相反,我不建議以原價購買。

結語

心理恐怖作品種類繁多,每一部作品所展現的恐怖方式和傳遞心理恐懼的手法各具特色。因此,你只需找到一款與你的思維波動相契合的優秀遊戲,盡情沉浸於其中的氛圍即可。

還是那句話,如果感到內心不適,立即關閉遊戲,去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如果朋友們還有什麼特別推薦的心理恐怖遊戲,歡迎在評論區與我討論、分享和推薦!我會將這些遊戲納入下一期的合集推薦中。

祝大家在冬季促銷期間能夠購買到更多有趣且划算的好遊戲,盡情享受,爲年末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而我呢?我將繼續在《米塔》的世界裏與這位顛婆對線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