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critic是一個專門收集其他媒體評分的網站。它通過整合每個評價的分數,給出一個總評分。
那麼收錄哪些媒體,哪些媒體不收錄,這就是它的權力。
評分收錄問題
收集評分的過程就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收錄進來的測評媒體魚龍混雜:
比如這家專門介紹windows系統下各種軟、硬件的網站,也做了黑神話悟空的測評,並被收錄進來。
內容爲機翻
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PC遊戲也是運行在windows系統下的軟件。
再比如收錄了一篇來自TouchArcade的測評黑神話悟空在SteamDeck上表現的文章。
因爲文章說他還沒玩到後面,等通關了再來打分數,所以分數待定,但是已經被收錄進來了。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專業測評遊戲幾十年的網站,還是微軟系統網站,順便測評一下在微軟系統上運行的遊戲;不管你是用4090顯卡來試玩,還是用steamdeck來測評,都一樣被收進Metacritic的評分統計系統裏。
與之相對的,TGA評審團裏的四家中國媒體的評測,只有遊民星空一家被Metacritic收錄。以及收錄了IGN比荷盧、IGN法國、IGN巴西、IGN西班牙、IGN日本的評測,但是沒有收錄IGN中國。
TGA官網的JURY裏的四家中國媒體
說完了評分收錄問題,重點我想說說具體到每一篇評測裏的問題。
評測作者的問題
在很多人眼中評測機構應該是儘量公正客觀的,最好是綜合幾個人的意見,避免主觀判斷。
但現實並不是這樣的,測評某一個遊戲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是隻看其中一個作者的意見。
那麼由什麼成分的作者來測評,得到的結果將截然不同。
比如這家來自澳大利亞的Checkpoint Gaming對《暗喻幻想:ReFantazio》的測評:
右邊是作者介紹
在網站上可以看到作者的個人介紹,很明顯這是一位JRPG的粉絲,於是整篇測評幾乎全是對Atlus的彩虹屁。原文中寫道,如果拿槍指着她,非要逼她說出一個缺點的話,那就是藍量不夠用,希望能多點回藍的手段。
其實把遊戲交給粉絲來測評可以理解,畢竟粉絲是最瞭解這個類型的遊戲的。假如交給一個從沒玩過JRPG的作者來測評,然後吐槽一堆建模、畫質之類的事情,《暗喻幻想》的玩家們也會不高興的。
可是黑猴咋辦?《黑神話:悟空》畢竟是第一款作品,跟魂很像,但很多人又說不是魂,應該讓喜歡哪個遊戲類型的作者來測評呢?
不好意思還是我
結果這家媒體還是由這位JRPG粉絲來測評。不過有一說一,她給出的評價不差了。特別是她在文中提到她遇到大量的卡頓、崩潰以及翻譯本地化沒做好的地方。文中也誇了遊戲畫面太好看太漂亮了,章節動畫也很好看,以及最喜歡立棍,特別是風雲轉的時候轉圈圈打敵人很爽。
測評文章的最後一段
但是在文章的最後,她覺得太難了打不過,希望遊科給她提供一下第五章最終BOSS的攻略……
我們再來看看GameRant的作者。
在測評的開頭作者就說他在2020年第一個預告片的時候就非常期待這個遊戲,以爲是戰神或是鬼泣一樣的東西,結果更像魂類,讓他很失望。
然後在文章的開頭,中間,結尾,都有一段話在勸退:“如果你不是魂類遊戲玩家,那你無論如何都不會喜歡這個遊戲。”
其實我也覺得要是做成鬼泣那樣的動作遊戲會很爽,但是這真的是應該在測評裏一直強調的事嗎?
GameRant測評文章下方的評論最高贊
“包容性”問題
我們再來看看ScreenRant的評價:
ScreenRant與上面的GameRant屬於同一家公司,都給了60分
光從這個總結,好像看不出什麼問題,確實在講作者認爲不足的地方。但是點開完整評論:
“女性不受歡迎的感覺貫穿了我的整個遊戲體驗。”
文中也給出了講遊科歧視女性的文章的鏈接。由此我找到了所謂遊科歧視女性的說法是如何傳到國外的——就是由IGN翻譯並傳播的。
由IGN翻譯
最有趣的是,ScreenRant這篇測評,是那麼多測評裏唯一隱藏作者的:
匿了匿了
除了包容性問題,ScreenRant測評裏其實也提到了很多遊戲問題。
比如雙BOSS戰,一個BOSS攻擊時,另一個會等待。這個特色我看大部分盒友是給好評的,但是在這個評測裏,是扣分項,說魂類遊戲都是一起上的。
比如說BOSS戰之間的間隔太短了,BOSS的重度方面跟艾爾登法環不相上下,但是可玩時長卻只有艾爾登法環的一半還不到,太浪費了。應該像艾爾登法環一樣多填充點探索的內容。
ScreenRant給艾爾登法環的評分是100分
畢竟已經有一個完美的標杆在這了,難免會被拿來細細比較。
綜合看完這幾篇測評,給我的感受就是,非魂類遊戲作者認爲黑猴太難了,受苦不值得。魂類遊戲作者認爲類魂遊戲都該有的東西黑猴卻沒有,差評。這是兩頭都不討好啊,太難了。
最後談談情懷問題
這篇來自Eurogamer(歐洲玩家)的測評中有這麼一段話:
沒想到我眼裏那麼可愛的八戒,在你眼裏是這樣的
《黑神話:悟空》畢竟是充滿了中國文化底蘊的遊戲,裏面的情懷大部分外國人都讀不懂。
或許他們會覺得空洞也很正常,但是因此給了低分,真的是非常不公平的事。
你以爲他們在測評其他遊戲的時候就能不帶情懷的嗎?
艾爾登法環裏劍與魔法的世界觀,不是西方人從小耳熟能詳的情懷嗎?
最終幻想7rb裏的故事和主角們,不都是原版裏帶出來的情懷?
宇宙機器人裏有173個來自老遊戲IP的角色形象,那才叫一個情懷滿滿。
你覺得,他們有可能拋下情懷,對這些遊戲打分嗎?
不需要說什麼拋開情懷濾鏡,
難道情懷不是遊戲體驗的一部分嗎?
遊戲裏當然有客觀存在的問題,而且每篇測評都能說上那麼幾個,但是對同一個問題,要扣多少分,各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最後給了60分,有的最後給了80分,也有的,給了100分。
看完了這麼多測評,我能感覺到,媒體評測員們其實也就是一羣普通玩家,對上電波了就給好評,沒對上就給差評。要我說,哪有什麼客觀公正,有的只是滿嘴的情懷大義,一心的世俗名利。
只有等到國產3A遊戲越來越多,在國外培養出了一批喜歡中國遊戲的作者,MC評分,纔會變高。
最後,我想放一個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評測總結:
這也是我想說的話,送給大家。也歡迎各位點贊充電支持一下,謝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