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文章『PS系列主機的源起——初代PlayStation』中我們回顧了初代PlayStation的歷史。這一次我們來看一看PS遊戲機歷史上,也是世界電子遊戲歷史上的巔峯——PlayStation 2(簡稱PS2)。
PS2在1999年9月的東京電玩展上正式亮相,同時展示的演示遊戲包括《鐵拳 Tag Tournament》、《GT賽車3:A-Spec》和由FromSoftware工作室開發的一款名爲《永恆之戒》的ARPG。這家工作室後來製作了另一款跟戒指有關的遊戲,叫《艾爾登法環》。
好的遊戲廠商總是和主機相互成就的
半年後,PS2在2000年3月4日於日本首發,同年10月26日在北美髮售,11月24日在歐洲發售 。
PS2在家用主機遊戲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包括增強現實技術的引入、在線多人遊戲的出現以及在容量更大的DVD光盤支持下出現的更具野心的大型遊戲。
光看這樣一段描述,大家未免會覺得平平無奇。這裏我們不妨看數量說話。按照索尼官方的最新統計數據,PS2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遊戲機之一,自2000年發售以來的全球總銷量達到了1.6億臺。
既然索尼說自己是『最暢銷』之一,我們不妨看看其他最暢銷的遊戲機還有誰,感受一下這1.6億的含金量:
圖片來源見水印
根據上圖中的數據總銷量和PS2接近的機型有三款,都來自任天堂。它們分別是1989年發售的Game Boy(1.43億臺),2004年發售的Nintendo DS(1.55億臺)和2017年發售的Nintendo Switch(簡稱NS,1.54億臺)。這三位重量級選手中前兩位是掌機,NS也是混合了掌機和家用主機概念的產品。
從這裏我們能看出來,一方面索尼官方的措辭是很謹慎的,『史上最暢銷』這件『袈裟』,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被NS奪走;另一方面作爲一款只服務於客廳的傳統家用主機,PS2的銷量記錄很可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在你的世界生活,在我們的世界遊戲』
多功能主機
PS2主機不僅可以用來遊玩頂尖的單機遊戲,還有DVD 播放功能、在線遊戲功能以及對PlayStation光盤的向下兼容。這讓它在整個生命週期中都具有令人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在買電子產品這件事上,國內社交平臺很流行一句話叫『買新不買舊』。但其實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是無法承擔不斷更新換代遊戲機的開銷的。
截至PS3發售的2006年,PS2的總銷量是1,0369萬臺。也就是說大約有5,631萬臺PS2是在PS3發售之後賣出的,佔其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甚至在2011年這臺經典主機仍然賣出了640萬臺,要知道再過兩年索尼就要正式發佈PS4了。
對不富裕的國家和玩家來說,這樣一臺本身夠便宜,有超多經典遊戲,還能播放DVD刷劇、看電影的遊戲主機是極具性價比和吸引力的選擇。
在2008年我的好朋友買了一臺破解過的PS2。當時的盜版遊戲盤非常便宜,我印象中一張盤的價格是在三塊左右。電玩店從廣東郵到新疆都是用下面這種光盤袋裝批量發貨的。雖然我既不愛高達又不愛『無雙』,但不知爲什麼,在那個暑假我倆分屏雙打《高達無雙》玩的不亦樂乎。那也是記憶中最後一個無憂無慮的暑假了。
圖片來自淘寶網
關於PS2的硬件配置,索尼官網除了兼容DVD就只提到了它的CPU,Emotion Engine(簡稱EE)。這顆新的CPU由索尼與東芝合作定製開發,相較於初代PlayStation,它的核心頻率提升了將近九倍,達到294.912 MHz。
Emotion Engine
其實除了CPU,PS2的GPU也非常神奇。當時這東西還不能叫GPU,叫Graphics Synthesizer(簡稱GS,直譯爲圖形合成器)。GS無法獨立完成圖形處理,需要和EE協同工作。接下來注意前方高能。
GS的顯存容量只有4MB,在很多方面都捉襟見肘,可它的顯存帶寬達到了驚人的48GB/秒。這個數字有多牛呢,2013年英偉達發佈的GeForce GT 640顯卡的顯存帶寬也只有40.06GB/秒。
當然我們也不能當參數黨。當年的主機硬件設計都是通盤考慮之後的結果,不同代際主機的架構之間幾乎沒有可複製性。而且說到底EE+GS的搭配本身就很『奇葩』,早年承受了諸多批評。諷刺的是,在PS3世代索尼自己也因爲GS逆天的顯存帶寬喫了大虧。
PS3的GPU由索尼和英偉達一起研發,走的是桌面顯卡的路線。前面說了英偉達的桌面顯卡要到2013年以後才能追上GS的顯存帶寬,當時PS3的顯存帶寬相比GS縮水了近一半,只有22.4GB/秒。
雖然整體來看PS3的機能可以把PS2按在地上摩擦,但就是顯存帶寬的差距讓PS3的新架構無法直接向下兼容PS2遊戲。爲了解決這個問題,索尼只能焊一套EE+GS的芯片在PS3的主板上,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說回主題,PS2本身有着極佳的向下兼容,能直接讀取PlayStation光盤。這在當時的家用機市場中並不多見,對廣大玩家非常友好,尤其受到了上世代玩家的歡迎。
主機型號變體
PS2主機在其生命週期內經歷了多次迭代,其中就包括擁有纖薄外形的Slim款和逐漸『油漆廠』化的彩色外殼。
2004,PS2 Slim
這款更輕薄的 PS2 主機於 2004 年底發佈。它不僅體積變小,背面還增加了一個網線端口,讓在線遊戲更便利。2007年推出的的『Super Slim』版PS2在Slim版的基礎上又減重了300克,在輕薄化的道路上做到了極致。
這種可豎放主機的設定也是從PS2開始出現的,一直沿用至今。
還是2004,油漆刷起來!
索尼在全球不同地區發佈了多種顏色的PS2 Slim。包括白色、紅色、銀色、金屬藍色和2006年發佈的標誌性粉色版本。
猛男們有被斬到嗎?圖片來自eBay
讓遠程聯機成爲可能
在Slim版主機出現之前,PS2可通過額外的網絡適配器連接網線進行線上遊戲。自2001年網絡適配器模塊推出後,有大量體育遊戲、射擊遊戲、賽車遊戲、角色扮演遊戲、格鬥遊戲、益智遊戲甚至舞蹈遊戲支持在線遊玩。
2001 ,PS2網絡適配器
以下是索尼在官方網站上提到的五款經典PS2聯機遊戲。
2001,《託尼·霍克滑板高手3》
這是首款支持在線多人聯機的PS遊戲。它開創了在遊戲中聯網挑戰世界各地玩家的先河。豐富的滑板動作和遊戲設定讓它獲得了海量好評。
2001,《卡普空對SNK 2:百萬格鬥2001》
這款由卡普空發行的2D格鬥遊戲將經典六鍵街機遊戲與SNK的3V3模式相結合,擁有兩家遊戲公司旗下的傳奇格鬥明星陣容,獲得了廣泛好評。該作同時登陸了世嘉Dreamcast(簡稱DC)主機,而且DC和PS2玩家可以在聯網後展開跨平臺格鬥。因此該作是有史以來第一款在相互競爭的主機之間跨平臺聯機的遊戲。
2002,《最終幻想XI》
這是《最終幻想》系列首款主機平臺開放世界MMORPG,也是首款引入實時遇敵並允許玩家自建角色的遊戲。該作非常受歡迎,服務器一直維護到了2016年。
2002 ,《海豹突擊隊》
在單機劇情中,玩家會扮演代號『牧師』的海豹突擊隊隊員帶領一支四人小隊前往世界各國執行任務。而在聯機遊戲中玩家可以選擇扮演海豹突擊隊員或恐怖分子展開對抗。這也是玩家第一次能在PS主機上用USB耳機語音聊天的遊戲。
2004,《星球大戰:前線》
不要把本作和2015年PS4平臺的同名作品搞混。如同電影中的劇情一般 ,《星球大戰:前線》將玩家帶去遙遠的星系扮演反抗軍、銀河帝國、銀河共和國或獨立星系邦聯等參加戰鬥。最牛的是這些戰鬥可以在線進行,允許至多16名玩家在『星戰』宇宙中展開激戰。
其他經典的PS2遊戲
2001,《傑克與達斯特》
一款來自頑皮狗的平臺動作遊戲。講述了傑克和他好朋友,半水獺半黃鼠狼的達斯特,一同踏上征程,阻止兩個企圖用墮落黑暗能量污染全世界的大反派的故事。
2001,《烈火戰車:Black》
PS2平臺《烈火戰車》中的汽車戰鬥比起前作更加混亂,由於豐富的車輛和武器選擇而廣受好評。別忘了那個經典Boss,一個開着冰淇淋車的恐怖甜食大王。
2001,《古堡迷蹤》
《古堡迷蹤》中溫馨的謎題、對情感的表達以及獨特的解謎玩法,讓這款動作冒險遊戲成爲了PS2成功的基石(其高清重製版同樣是PS3的熱門遊戲)。它對很多其他遊戲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02,《瑞奇與叮噹》
初代《瑞奇與叮噹》是一款3D平臺動作遊戲,把愛說俏皮話又喜歡用各種武器對抗尼法利斯博士邪惡計劃的瑞奇和他的機械朋友推向了世界玩家。
2002,《狡狐大冒險》
《狡狐大冒險》是一款色彩鮮豔的卡通風格潛行遊戲,是SIE全球工作室旗下的Sucker Punch工作室的早期熱門作品。Sucker Punch後來開發了《惡名昭彰》和《對馬島之魂》。憑藉不過時的視覺效果和緊湊又有趣的遊戲玩法,《狡狐大冒險》的初代作品至今仍廣受歡迎。
2004,《殺戮地帶》
這款由Guerrilla開發的科幻風格FPS遊戲講述了人類在外星球與敵對入侵勢力展開對抗以求生存的故事,由此開啓了這個跨越PS2、PS3、PS4、PSP和PS Vita等平臺的遊戲系列。
2005,《戰神》
奎託斯的處女秀。本作以希臘神話爲主題,講述了『斯巴達的幽靈』奎託斯在女神雅典娜的指引下踏上覆仇之旅,殺死戰神阿瑞斯並最終繼承他的衣鉢成爲新戰神的故事。《戰神1》奠定了系列遊戲的基調,融合了史詩風格的場景呈現、栩栩如生的Boss刻畫和野蠻又血腥的華麗戰鬥。
2005,《生化危機4》
《生化危機4》將激烈的槍戰與生存恐怖玩法融爲一體,採用了創新的過肩視角,通過一場在西班牙鄉村的冒險,把這個由Capcom製作的系列遊戲推向高潮,成爲第三人稱動作遊戲新的標杆。2023年發售的《生化危機4 重製版》還入圍了TGA『年度最佳遊戲』提名,偉大無需多言。
2005,《旺達與巨像》
《旺達與巨像》有着一個與其他遊戲截然不同的開放世界,其獨特的極簡主義即時遊戲玩法與以解謎爲導向的Boss戰形成了鮮明對比。封面中的巨像Boss共有16個之多。這是一場浩瀚的冒險,但故事的敘述節奏卻很平靜。
PS2的外設
最後來介紹一些PS2的神奇外設。
DualShock 2,圖片來自*********
相較於前代DualShock(簡DS)手柄,DS2看上去只是從灰色變成了黑色。但實際上DS2可以識別十字鍵、功能鍵和肩鍵的壓力模擬信號,並擁有255級識別精度,可以增強部分遊戲的體驗。在FromSoftware製作的《無盡的恩典》中,攻擊威力就和玩家按鍵的力度有關係。
除此之外,DS2的重量更輕,連接線長度從2米提升到了2.4米,震動功能略有提升。DS2還提供了多種可選顏色,包括綢緞銀、陶瓷白、石板灰、海洋藍、翠綠、深紅和糖果粉。
SingStar麥克風
顧名思義,這是遊戲SingStar的外設。沒錯,就是用來唱歌的。
2004年5月,SingStar
把客廳變成舞臺,讓喜歡各種音樂流派的『歌手』都能夢想成真。從PS2到PS4,SingStar在全球發行過70多個不同的遊戲版本。
SingStar麥克風可以識別玩家的音高並進行打分。在多人遊戲模式中玩家們能當面PK,證明自己的實力。願意花錢買麥克風的話,一臺PS2主機最多可支持八人同唱。畫面太美我不敢想。
EyeToy攝像頭
除了麥克風,一位名爲理查德·馬克斯(Richard Marks)的天才博士幫助索尼開發了一款攝像頭,可以把玩家的影像投射到電視屏幕上,變成遊戲的一部分。
EyeToy的分辨率只有640×480,卻擁有高達60幀的刷新率,以降低遊戲操作延遲。隨着EyeToy的銷量一路攀升,越來越多的PS2遊戲增加了適配EyeToy的額外功能,其中就包括《模擬人生》和《託尼霍克》的部分作品。截至2008年11月6日,EyeToy在全球售出1,050萬臺,也是歷史上第一款銷量破千萬的體感遊戲設備。
遺憾的是由於SIE的前身,索尼電腦娛樂株式會社(簡稱SCE)在北美及日本的市場部門對體感遊戲不重視,錯過了當地巨大的休閒遊戲市場,也把下一個世代的體感遊戲市場份額拱手讓給了任天堂Wii主機。
Buzz!搶答器
Buzz!系列問答遊戲的風格很像一臺電視節目,是當年非常受歡迎的派對遊戲。Buzz是個擬聲詞,可以想象一下導師按下按鈕時發出Buzz的聲音。如果想贏,你就需要按左側的四個按鍵選擇正確答案,再用最重要的大紅色按鈕確認選擇。
我覺得這個系列的好玩程度遠遠超過很多任天堂的聚會遊戲。
《吉他英雄》
舉世聞名的《吉他英雄》最早於2005年在PS2上推出,原版遊戲包含47首搖滾曲目供玩家演奏。用DS2自然是很難沉浸式搖滾的,這款吉他外設應運而生。
索尼這個草臺班子
回顧PS2歷史的部分已經完結了,但關於索尼的這個30週年歷史回顧網頁我得多說一句。這網站做得實在是不走心:
DS2手柄的圖掛了
介紹PS2的頁面下方居然亂入了PSP的內容
就這樣吧,PS2的輝煌真是一去不復返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