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喜歡玩歷史戰略類遊戲的盒友一定對奧斯曼帝國很熟悉,它在歐陸風雲裏堪稱天選之國在維多利亞系列裏則是苟延殘喘維多利亞里奧斯曼帝國可以通過現代化改革來恢復帝國榮光那麼與之相對的,現實中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改革自救的,改革又是怎樣收尾的,同樣令人好奇今天簡單概括梳理一下,拋磚引玉,望盒友補充指點,有哪些地方說錯了或者不夠完善,盒友罵樓主的時候輕一點那麼話不多說,開始梳理了
●虛弱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在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陷入了無可避免的持續衰弱中,昔日匍匐在帝國彎刀下的敗者如今通過工業變革與政治建設將帝國拋之身後,帝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愈加險惡,希臘獨立戰爭將帝國在巴爾幹半島苦心經營的勢力抹除,第五次俄土戰爭,第六次俄土戰爭,第七次俄土戰爭,第八次俄土戰爭的接連失敗沉重打擊了帝國的士氣與軍事威望,列強像是盤旋的禿鷲,在奧斯曼腐爛的軀體旁踱步,希望分得一份血肉,帝國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強硬的行使自己的外交政策,它越發依賴歐洲的力量,外部環境的惡化同樣伴隨着內部環境的動盪,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宗教矛盾交織混合,低效的稅收制度,龐大的軍事開支,腐敗的宮廷與官員,特權者的免稅,諸多因素造成帝國連年財政赤字,改革勢在必行。
(奧斯曼帝國與俄國進行了多次戰爭,奧斯曼帝國敗多勝少,增加了財政壓力,支出巨大)
●巴爾幹與埃及的陰霾
如果說有什麼事件直接刺激了奧斯曼帝國的威嚴與心靈,那麼希臘獨立與土埃衝突必然名在其列。奧斯曼地區在十四世紀通過武力征服進入巴爾幹地區,此後在巴爾幹地區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經營併成長爲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但隨着歷史進入十九世紀,民族民主主義的傳播使希臘民族爲民族自由與獨立而戰的想法愈加強烈,帝國在希臘的種種治理措施與腐敗無能激起了希臘人民的普遍不滿,帝國的虛弱更是爲希臘起義提供了絕佳的時期,於是在一切條件都完備並出現後,它們無可避免的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並最終徹底掀起愛琴海的滔天波浪,一八二一年三月,希臘獨立戰爭爆發,起義軍幾乎解放了伯羅奔尼撒半島全島,奧斯曼態度十分強硬,在希俄斯島上展開屠殺,戰爭態勢的擴大使歐洲列強意識到干預戰爭的必要性,英俄法相繼介入戰爭,在外部壓力與軍事失利雙重影響下,奧斯曼不得已放棄了對希臘的控制,承認了希臘的獨立,自此,新生的希臘在愛琴海的懷抱中重生。希臘獨立戰爭對奧斯曼的打擊是巨大的,帝國疆域內本就蠢蠢欲動的不同民族與階層更加激進,帝國的崩潰與瓦解似乎明日就會到來。
(希臘獨立戰爭中,宗教也在戰爭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部分宗教極端分子對異教徒進行了沾染鮮血的屠戮)
埃及的事件則更爲戲劇化,對蘇丹來說也更爲糟糕,自一五一七年奧斯曼蘇丹塞利姆一世征服了馬穆魯克埃及開始,埃及便是蘇丹王冠上一顆耀眼的明珠,但在帝國生命的最後階段,埃及已不願臣服於奧斯曼土耳其的控制,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是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曾兩度參與抗擊拿破崙侵略埃及的戰爭,他是堅定的埃及改革派,在農業,教育,軍事上取得了極大的改革成就,埃及一躍成爲東地中海強國,直至現在,穆罕默德·阿里仍被冠以“現代埃及之父”的尊名。
(穆罕默德·阿里,早年從事菸草買賣,後應徵入伍,抗擊拿破崙侵略埃及,1805年被擁立爲埃及總督)
埃及的活力與奧斯曼的消沉形成了奇特的對比,穆罕默德·阿里希望建立以埃及爲中心的阿拉伯帝國,於是一八三一年,戰爭理所應當的爆發了,埃及的軍隊指向同樣提倡改革的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帝國的軍隊在埃及改革後的軍隊面前如此不堪一擊,蘇丹馬哈茂德二世不得已交出了敘利亞地區的控制權,一八三八年,埃及宣佈獨立,停止向奧斯曼帝國納貢,次年即一八三九年奧斯曼土耳其向埃及宣戰,第二次土埃戰爭爆發,帝國再一次陷入窘境,局勢惡化之迅速使帝國驚訝。在巴爾幹問題,埃及事件接連爆發後,奧斯曼宮廷的最高統治集團終於意識到變法之於帝國的必要性,爲了自救,這個昔日的火藥帝國不得不接入它曾經所鄙夷的所謂“異教徒”或“基督徒”的世界。
●改革的號角與振盪
一八三九年十一月三日,帝國在皇宮召開了一場盛大的集會,一切政府要員,社會名流,外國使節皆應邀出席,大臣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宣讀了由他起草,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批准的改革敕令,史稱花廳御詔,御園敕令由序言、基本條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序言敘述了奧斯曼帝國過去的成就與當下的危機,基本條文與結束語則指明瞭改革的目標與原則,以花廳御詔爲標誌,坦齊馬特改革開始。花廳御詔引起了奧斯曼國內外輿論的轟然,英法報刊認爲這是“近代化的道路與基石”,奧斯曼國內支持與反對改革者皆大有人在,部分非穆斯林認爲改革無法滿足他們的利益,宗教勢力則因不願放棄特權而對改革進行猛烈批評,改革面臨着極大阻力,無論如何,改革要在泥濘中前行。
(奧斯曼第三十一位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在位期間推行奧斯曼主義,以提高非穆斯林對帝國的歸屬感,未能成功,主要成就之一即爲推行坦齊馬特改革)
坦齊馬特在稅收,教育,軍事,法律等方面進行了新的制度建設。改革先是在稅收上取消了原有的包稅制,但由於行政效率的低下,地方反對力量的消極罷工,收益反而大不如前,不得已又恢復舊制。雖然稅收上的改革自此以後僵化,但奧斯曼帝國的世俗教育與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朝着更加近代化的方向發展,確立了大學中學小學三級世俗教育,打破了宗教學校的壟斷地位,三年不耕種的土地以及沒有合法繼承人的土地被轉讓他人,土地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國營工廠與私人企業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鼓勵,政府開始有意識的發放農業貸款,引進農業生產企業,對個人企業予以支持。但這一切對於龐大的帝國來說實在是太過於微小,許多改革僅僅只停留於紙面,真正得到落實的政策微乎其微,且執行拖沓,改革所稱名的“帝國境內無論宗教人人政治平等”也從未實現,維護奧斯曼這一病軀生命的願望並未實現,相反,改革最大受益人是大量流入的外國資本,坦齊馬特實行自由的經濟政策,使西方資本大量流入,奧斯曼帝國的礦藏與鐵路一步步爲西方列強所控制,本國資本主義力量則因競爭不過而破產,帝國的經濟覆蓋上了西方資本的鎖鏈,阻塞了本就凝滯的心臟脈搏。
(二十世紀初的伊斯坦布爾,東西方交匯之地,各色人羣於此彙集,帝國餘暉)
●總結:終有滅亡時刻
坦齊馬特改革是帝國統治階層的自救運動,但是很顯然,帝國的病軀無力支撐如此的偉業,局部的變動也終究不能挽救整個帝國,奧斯曼,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國家,始終被困在中世紀的陰雲中,無法融入新世紀的輝光,最終成爲薄薄歷史書中的幾千頁黃皮紙,化爲世人閒談佐料。
終言:在遊戲裏我們只需用鼠標點擊,所有的變革頃刻完成但在歷史和現實中,情況複雜的多緩慢的前進,多方的阻撓,改革往往就在一陣又一陣反對聲中雲散,留爲後人的遐想是史詩,也是寓言,拾起碎片,繼續前行
如果這篇文章能在遊戲之外給盒友帶來一點樂趣或什麼別的,那就是我想要的,祝你看的開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