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喜欢玩历史战略类游戏的盒友一定对奥斯曼帝国很熟悉,它在欧陆风云里堪称天选之国在维多利亚系列里则是苟延残喘维多利亚里奥斯曼帝国可以通过现代化改革来恢复帝国荣光那么与之相对的,现实中的奥斯曼帝国是如何改革自救的,改革又是怎样收尾的,同样令人好奇今天简单概括梳理一下,抛砖引玉,望盒友补充指点,有哪些地方说错了或者不够完善,盒友骂楼主的时候轻一点那么话不多说,开始梳理了
●虚弱的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陷入了无可避免的持续衰弱中,昔日匍匐在帝国弯刀下的败者如今通过工业变革与政治建设将帝国抛之身后,帝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加险恶,希腊独立战争将帝国在巴尔干半岛苦心经营的势力抹除,第五次俄土战争,第六次俄土战争,第七次俄土战争,第八次俄土战争的接连失败沉重打击了帝国的士气与军事威望,列强像是盘旋的秃鹫,在奥斯曼腐烂的躯体旁踱步,希望分得一份血肉,帝国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强硬的行使自己的外交政策,它越发依赖欧洲的力量,外部环境的恶化同样伴随着内部环境的动荡,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宗教矛盾交织混合,低效的税收制度,庞大的军事开支,腐败的宫廷与官员,特权者的免税,诸多因素造成帝国连年财政赤字,改革势在必行。
(奥斯曼帝国与俄国进行了多次战争,奥斯曼帝国败多胜少,增加了财政压力,支出巨大)
●巴尔干与埃及的阴霾
如果说有什么事件直接刺激了奥斯曼帝国的威严与心灵,那么希腊独立与土埃冲突必然名在其列。奥斯曼地区在十四世纪通过武力征服进入巴尔干地区,此后在巴尔干地区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经营并成长为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但随着历史进入十九世纪,民族民主主义的传播使希腊民族为民族自由与独立而战的想法愈加强烈,帝国在希腊的种种治理措施与腐败无能激起了希腊人民的普遍不满,帝国的虚弱更是为希腊起义提供了绝佳的时期,于是在一切条件都完备并出现后,它们无可避免的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最终彻底掀起爱琴海的滔天波浪,一八二一年三月,希腊独立战争爆发,起义军几乎解放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全岛,奥斯曼态度十分强硬,在希俄斯岛上展开屠杀,战争态势的扩大使欧洲列强意识到干预战争的必要性,英俄法相继介入战争,在外部压力与军事失利双重影响下,奥斯曼不得已放弃了对希腊的控制,承认了希腊的独立,自此,新生的希腊在爱琴海的怀抱中重生。希腊独立战争对奥斯曼的打击是巨大的,帝国疆域内本就蠢蠢欲动的不同民族与阶层更加激进,帝国的崩溃与瓦解似乎明日就会到来。
(希腊独立战争中,宗教也在战争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部分宗教极端分子对异教徒进行了沾染鲜血的屠戮)
埃及的事件则更为戏剧化,对苏丹来说也更为糟糕,自一五一七年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一世征服了马穆鲁克埃及开始,埃及便是苏丹王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但在帝国生命的最后阶段,埃及已不愿臣服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控制,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是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曾两度参与抗击拿破仑侵略埃及的战争,他是坚定的埃及改革派,在农业,教育,军事上取得了极大的改革成就,埃及一跃成为东地中海强国,直至现在,穆罕默德·阿里仍被冠以“现代埃及之父”的尊名。
(穆罕默德·阿里,早年从事烟草买卖,后应征入伍,抗击拿破仑侵略埃及,1805年被拥立为埃及总督)
埃及的活力与奥斯曼的消沉形成了奇特的对比,穆罕默德·阿里希望建立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于是一八三一年,战争理所应当的爆发了,埃及的军队指向同样提倡改革的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帝国的军队在埃及改革后的军队面前如此不堪一击,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不得已交出了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一八三八年,埃及宣布独立,停止向奥斯曼帝国纳贡,次年即一八三九年奥斯曼土耳其向埃及宣战,第二次土埃战争爆发,帝国再一次陷入窘境,局势恶化之迅速使帝国惊讶。在巴尔干问题,埃及事件接连爆发后,奥斯曼宫廷的最高统治集团终于意识到变法之于帝国的必要性,为了自救,这个昔日的火药帝国不得不接入它曾经所鄙夷的所谓“异教徒”或“基督徒”的世界。
●改革的号角与振荡
一八三九年十一月三日,帝国在皇宫召开了一场盛大的集会,一切政府要员,社会名流,外国使节皆应邀出席,大臣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宣读了由他起草,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批准的改革敕令,史称花厅御诏,御园敕令由序言、基本条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叙述了奥斯曼帝国过去的成就与当下的危机,基本条文与结束语则指明了改革的目标与原则,以花厅御诏为标志,坦齐马特改革开始。花厅御诏引起了奥斯曼国内外舆论的轰然,英法报刊认为这是“近代化的道路与基石”,奥斯曼国内支持与反对改革者皆大有人在,部分非穆斯林认为改革无法满足他们的利益,宗教势力则因不愿放弃特权而对改革进行猛烈批评,改革面临着极大阻力,无论如何,改革要在泥泞中前行。
(奥斯曼第三十一位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位期间推行奥斯曼主义,以提高非穆斯林对帝国的归属感,未能成功,主要成就之一即为推行坦齐马特改革)
坦齐马特在税收,教育,军事,法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制度建设。改革先是在税收上取消了原有的包税制,但由于行政效率的低下,地方反对力量的消极罢工,收益反而大不如前,不得已又恢复旧制。虽然税收上的改革自此以后僵化,但奥斯曼帝国的世俗教育与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朝着更加近代化的方向发展,确立了大学中学小学三级世俗教育,打破了宗教学校的垄断地位,三年不耕种的土地以及没有合法继承人的土地被转让他人,土地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国营工厂与私人企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鼓励,政府开始有意识的发放农业贷款,引进农业生产企业,对个人企业予以支持。但这一切对于庞大的帝国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微小,许多改革仅仅只停留于纸面,真正得到落实的政策微乎其微,且执行拖沓,改革所称名的“帝国境内无论宗教人人政治平等”也从未实现,维护奥斯曼这一病躯生命的愿望并未实现,相反,改革最大受益人是大量流入的外国资本,坦齐马特实行自由的经济政策,使西方资本大量流入,奥斯曼帝国的矿藏与铁路一步步为西方列强所控制,本国资本主义力量则因竞争不过而破产,帝国的经济覆盖上了西方资本的锁链,阻塞了本就凝滞的心脏脉搏。
(二十世纪初的伊斯坦布尔,东西方交汇之地,各色人群于此汇集,帝国余晖)
●总结:终有灭亡时刻
坦齐马特改革是帝国统治阶层的自救运动,但是很显然,帝国的病躯无力支撑如此的伟业,局部的变动也终究不能挽救整个帝国,奥斯曼,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国家,始终被困在中世纪的阴云中,无法融入新世纪的辉光,最终成为薄薄历史书中的几千页黄皮纸,化为世人闲谈佐料。
终言:在游戏里我们只需用鼠标点击,所有的变革顷刻完成但在历史和现实中,情况复杂的多缓慢的前进,多方的阻挠,改革往往就在一阵又一阵反对声中云散,留为后人的遐想是史诗,也是寓言,拾起碎片,继续前行
如果这篇文章能在游戏之外给盒友带来一点乐趣或什么别的,那就是我想要的,祝你看的开心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