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小姜老師
開學以後再玩蔚藍好像也不是那麼折磨了
有一類遊戲,操作難度係數很高,稍一不留神就死、死、死。在死亡中摸爬滾打,總結出經驗,或許能通關,或許怒摔鍵鼠和手柄發誓再也不玩。
我親切的把這類遊戲稱爲——受苦遊戲。
-
蔚藍就是這樣一個隨時能讓你摔鍵鼠的遊戲。
在它之前,我不玩平臺跳躍,也不玩受苦遊戲,在它之後,我也應該不會再玩平臺跳躍。
可能會玩兒別的受苦遊戲,不一定哈
但就是它,就是《蔚藍》這一款遊戲—
讓我沉迷,讓我上癮,
讓我一而再的從生氣到平靜,
讓我對受苦遊戲有了新的認識。
-
先來說說這個遊戲的背景
遊戲的主角Madeline 將去攀登一座叫塞萊斯特的山脈(Celeste Mountain) 。在攀登的過程中,她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這些困境和這些稀奇古怪的人,會幫助Madeline克服內心深處的恐懼。
主角Madeline
Madeline在攀登中遇到的人
隨着她越攀越高,Celeste的祕密也逐漸顯露出來……
-
略帶懸疑意味的劇情,是吸引我玩蔚藍的第一個原因。聽說這個遊戲很上頭,是我想玩的第二個原因。音樂很好聽,遊戲畫面很漂亮,關卡設計很有趣......
如果問蔚藍玩家:“你爲什麼喜歡玩蔚藍?” 我們能給出很多很多的理由,告訴你:這是一個好遊戲。
而那些不玩蔚藍的玩家,只有一個理由:
蔚藍這個遊戲,太難了!!!!
一點不誇張
-
朋友聽了我的安利,麻溜去買了蔚藍。
玩了不到半小時,過來找我吐槽:
我能理解朋友說這個遊戲難,她卻不一定能理解我說的:“蔚藍這個遊戲很好玩。”
蔚藍這個遊戲很好玩,各種意義上的好玩。
再難,我也要走到山頂
-
玩法機制上我就不聊了。
我來聊一聊,《蔚藍》對蔚藍玩家的意義。
-
蔚藍這座山分成了A面和B面,遊戲機制有“死磕模式”和“幫助模式”。在幫助模式下,很快就能通關。
具體是多快我不知道,我沒開過幫助模式
但是很多蔚藍玩家都像我一樣,會選擇“死磕模式”,有玩家通關A面死了4000次,通關AB面死了2萬次。
真正意義上的“萬死不辭”
在遊戲裏死兩萬次是什麼概念呢?就是鼓起勇氣再試一次卻不停的自己的死亡是徒勞,從剛開始的新奇到自我懷疑的無奈到無能爲力的心灰意冷。
在死了一萬次以後,我彷彿看到了人生。
遊戲的那座山⛰️在玩家控制Madeline一次次的失敗後,被放棄了。就像追逐的夢想,在一次次失敗後,被放棄了。山就在那裏,好難好難,爬不上去。
面對高難度的山(現實),有一些人放棄了,有一些人在死磕着。然後我猛然發現,原來我死磕的不是山,而是我的目標和夢想。
這或許就是蔚藍給蔚藍玩家帶來的意義,我知道山就在那裏,等着我,我知道我能到達。
-
遊戲畫面:正在攀登中的Madeline
其實當你玩過這個遊戲後就會發現,Madeline的每一次死亡都不是毫無意義。
它是在用死亡提醒你:這樣好像行不通。
玩家持續死亡的過程其實就是在驗證自己想法的過程:試一試這樣的方式能不能登頂。
失敗也沒關係,死亡也沒關係,我會變成煙花迴盪在山谷裏。然後從頭再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