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十年代美國體驗恐怖奇幻的青春——《怪奇物語》

第一眼看到這個標題你可能會感到詫異,究竟是什麼樣的一部片子能同時集結恐怖、青春、奇幻等標題,並且政治背景還處於美蘇冷戰的同時,夾雜着美式消費主義流行、以消費奢侈品爲榮的"黃金年代"。

《怪奇物語》,一部以多視角敘事爲主、將本地化與服道化做到極致、老少皆宜的怪誕美劇。

從2016年的系列第一部《怪奇物語》開始,該劇每季在國外的爛番茄新鮮度基本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國內豆瓣的均分也一直居高不下,去除掉刷分的水軍或是無腦粉,總體質量也是相當可觀了。

說到底,在美劇爛尾居多的今天,爲何《怪奇物語》系列能夠持續捕獲全球觀衆的芳心?

其實就在於,《怪物物語》講的是一段不那麼複雜的故事,卻用大量的鏡頭語言與奇妙的鏡頭過渡,讓劇情展現的過程充滿變數與不可思議。

在於《怪奇物語》大費周章從906個男孩與307個小女孩中,挑選出了一大堆名不見轉、幾乎聞所未聞的年輕小演員,加上一些逐漸過氣的老演員,組合成的老中少組合。

這個組合比《曼達洛人》、《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老父親與兒女組合更能引起觀衆的共鳴,因爲它呈現了一個人生完整的階段。

童年的天真——男孩與女孩對於性與愛的迷茫——爲人父母的堅毅與徘徊。

不論是哪一個年齡層的觀衆,都能被其不同年齡層角色的作爲深深感悟。

還在於《怪奇物語》通過超級英雄+超自然主義+克蘇魯還原出了一個真實、虛榮卻極其不穩定的80年代美國。

80年代的美國

《怪奇物語》的故事始於八零年代、欣欣向榮的美國。

在這個年代裏,美國電影與漫畫產業正處於朝氣蓬勃的的盛行時期,孩子們經常會暢談X戰警、神奇女俠等漫威DC的經典角色,處於青春期的大男生往往會嚮往80年代的影視巨星,並融合70年代的嬉皮士造型風格,將自己的頭髮也梳成大人的模樣,同時配上一套經典的緊身牛仔褲,盡是展現自己苦苦鍛鍊的蜜汁翹臀,女生們則會以鮮豔誇張的顏色碰撞、與大膽分明的圖案爲基礎,體現自身的多元化與不受約束的新時代女性象徵,辨識度極高。

同時,諸多經典ip的電影紛紛誕生,我們能在劇裏看到太多80年代的現象級電影,像是主角團在萬聖節cos上集體穿上了《捉鬼敢死隊》的經典服裝,人們的臥室裏會有《大白鯊》、《壯志凌雲》等電影海報,又或是角色在玩梗時,經常會提到《星球大戰》的"原力"臺詞,或是《哈利波特》與《指環王》的地名,甚至我們還能在第三季中看到科幻喜劇電影《回到未來》的結尾,諸多經典電影的出現紛紛將觀衆拉入到了最主流的青春記憶裏,懷念昊花一現的繁榮年代。

不僅如此,80年代以娛樂至上的消費主義,更是推動了資本商業化的重大一步,比如在第三季裏,由於大型商場的出現,人們開始依賴於商場中眼花繚亂的各種元素,電影院、甜品店、瑜伽室、電玩城應有盡有,同時人們也終於得以在一個充滿衆多視野的娛樂場所裏一舉展現自己的風騷,一時間各大小超市面臨破產,雖然他們極力遊行,但失業人羣的抗議終究還是被羣衆與資本家娛樂的聲音所蓋過,資本的崛起已是必然。

而對於角色之間有趣的對話與行爲,更是在致敬與暗示一些重大元素。

《怪奇物語》第二季裏,主角團一開場就集中在街機廳裏面玩一個非常經典的街機遊戲——《龍穴探險》

其中,主角達斯汀抱怨《龍穴探險》的定價過高,這是真實存在過的問題,《龍穴探險》每局單個收費0.50美元,但當時街機的普遍標準都是0.25美元爲主。

而《龍穴探險》這款電子遊戲甚至直接暗示了主角團之間接下來的發展關係。

達斯汀與盧卡斯爲了爭奪麥克斯的芳心,分別在《龍穴探險》中拯救達芬妮公主,最後只有盧卡斯獲勝,暗示盧卡斯最終同樣會獲得感情上的勝利。

《怪奇物語》的第一季中,劇裏曾不止一次出現了史蒂芬金的大名,甚至有一幕警察正在讀的刊物就是史蒂芬金的小說。

史蒂芬金的名字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過於陌生,他曾作爲作家抒寫過不少經典恐怖小說,之後擔任電影導演,編制了《閃靈》、《肖申克的救贖》等經典作品。

可以說《怪奇物語》的誕生離不開史蒂芬金的借鑑,主角團中的小11的原型角色,就來自於電影《兇火》中的女兒夏琳,同樣爲父母遭遇不明,同樣擁有着意念操控物體的能力。(史蒂芬金都是《怪奇物語》的忠實粉絲)

盧卡斯在《怪奇物語》第一季裏的單獨行動中尤爲鍾愛佩戴一個彩色頭巾,而根據他本人勇敢無畏、強硬的性格,應該是致敬由史泰龍在《第一滴血》中飾演的越戰退伍軍人蘭博,也是盧卡斯的精神象徵。

由於《怪奇物語》的時代背景身處於冷戰時期,所以劇中發生的恐怖詭異怪物,也常常被"安居樂業"的美國人民幻想成各種對於蘇聯的陰謀論,描繪了美國人民思想的真實寫照。

暗黑兒童劇

《怪奇物語》能夠成功的第二個原因,絕對離不開其細膩的情感描寫,與龐大卻合理的世界觀。

一羣小屁孩的故事有啥好看的?

《怪奇物語》還真是做到了一種極端,第一季開始就是四個小男孩聚在一起玩桌遊,玩完遊戲後四人各自回家,結果最倒黴的威爾碰到了怪事,突然人間蒸發。

自此之後劇情成功圍繞着"威爾失蹤"的主題巧妙地分成三條線路,以不同人的視角敘事,將懸念按部就班的放到一個又一個角色的視角里,最終巧妙地融合成一條線。

威爾的母親喬伊斯與威爾的哥哥喬納森從一開始對於威爾的失蹤就顯露出了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徵與理念,喬納森熱衷與攝影、不愛說話,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較爲悲觀的現實主義者,所以喬納森在一開始就獨自行動,害怕真相會傷害到自己的母親。而母親喬伊斯則在一開始就爲觀衆樹立起了一個強大、魅力十足獨立女性,她不願意放棄一絲一毫的線索,與鎮上的警長霍普搭夥,用成年人的方式在絕望中不斷掙扎。

三個小男孩則因爲童心的天真,與"朋友間永不撒謊,永不放棄"的協議,自發組成探險隊尋找威爾的下路,他們遇到了從實驗室跑出的實驗品小十一,最先得知了一個關於小鎮的驚天大祕密。

原來這個世界就如同人性一樣擁有着雙面,因爲一次實驗外泄,威爾被捲入了小鎮的"逆世界",這個世界充滿着死亡與威脅,有着多個人類未曾接觸過的怪物。

而實驗室的人們無意中打開了正世界與逆世界的通道,怪物們得以踏入小鎮,獵捕新的食物,或是將人類抓回逆世界好好品嚐...

當燈光在閃爍,播音器自動播放起流行音樂,那你可就要小心了..

最終,三個視角對於線索的掌握讓他們相聚在一起,不同視角間的劇情銜接竟然奇蹟般的完整,所有的懸念都在最後一觸即發,而《怪奇物語》的結尾往往還會伴隨着新一輪災難的暗示,每一代的怪物都比上一代要更具壓迫感。

而角色間的關係也因爲共度生死的生涯變得緊密無縫,女主小十一因爲是實驗品的關係,在故事的開頭並不被主角團的大多數人接受,警長霍普甚至與實驗室的研究員對峙時,將小十一作爲籌碼,換取他們的正常生活。

但轉而來到了第二季,一開始的畫面就定格在霍普與小十一的兩人生活中,出於自己內心的父愛,他私藏了小十一,成爲了小十一的父親。

這種情感上的跨度加之霍普以前失女的經歷,讓畫面裏男人與女孩的生活變得更加深入人心。

而霍普警長也從一個原先喜怒無常、天天酗酒的醉漢警察,變成了一個眼中有愛的慈祥老父親。

當然,如果說《怪奇物語》中我最喜歡誰的成長,那必然是女主小十一的。

從實驗室出來的小十一不懂父愛與朋友是什麼,在她的童年裏只有數不盡的折磨與囚禁,直到遇見了一個眼裏滿是他的男孩——麥克。

麥克不擔憂她的出生,美國人傳人的陰謀論在麥克這裏狗屁都不是,可能是出於孩童時期的懵懂,秉持着世界上好人佔大多數的原則,麥克從一開始就將小十一偷偷藏在自己家裏的閣樓,爲她準備美食,教她各種關於人類情感的描繪,而麥克教她的第一個原則就是"朋友之間永不撒謊。"


這個原則致使小十一對於謊言格外敏感,她會用自己的超能力無條件的保護麥克,但也對麥克撒謊和信件裏沒有出現"我愛你"的字詞而格外敏感,當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催促着小十一長大,唯有麥克將她視爲世界的超級英雄,而對於麥克的讚美與愛意,小十一的人格得以重鑄,她不再畏畏縮縮的害怕一切,而是成爲了一個能夠獨當一面,但有時又會耍點青少年小脾氣的普通小女生。

自此,小十一的回憶裏不再只有腦電儀與尖叫,而是不斷關懷中的美好向往。

作爲在逆世界經歷長達數日的威爾,早已被宣判成了"異類"的死刑,在第二季裏他甚至還是被逆世界的惡魔操控,短短兩年時間,讓威爾的童年不再完整。

除開主角團以外,學校裏的所有人都對威爾惡語相向,"怪胎"等詞彙不斷沖刷者威爾的大腦,所以他跟不上小夥伴的步伐。

在麥克與盧卡斯忙着怎麼跟女朋友和解時,威爾只想與他們再玩一次《龍與地下城》的遊戲。

當麥克面對威爾的騷擾時,直截了當的刺痛了威爾的內心:

"你不喜歡女生又不是我的錯...我們總不可能一輩子都宅在地下室玩遊戲吧..."

"是啊...那我就是想跟你們玩一輩子游戲呢?"

外人的惡意,讓威爾不再與陌生人有過多的交涉,他只想與自己的好朋友像以前一樣,幾個男孩會因爲擊敗了一個虛擬角色而哈哈大笑,他們會以此慶祝,就像真的打敗了大魔王。

威爾的夢想就是這麼簡單...

他跟哥哥傾訴,自己就是個怪胎。

而哥哥喬納森只是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你確實是個怪胎,但那又怎麼樣,你難道想要變得普通嗎?你願意變得和每一個人都一樣嗎?

當怪胎最好了,我也是個怪胎。重點是,平凡的人從沒在這世界上成就什麼有意義的事,但你不同。

是啊,威爾經歷了他人一輩子都到達不了的高度,這段話在威爾的心理如同一片荒蕪的枯林中增添奼紫嫣紅,他人的眼光又如何?重要的你身邊的人,還未離去。

《怪奇物語》講述的就是在世界的偏見與末日中尋找愛與成長的故事。

它既是80年代的象徵,也是老中少的青春物語。

讓人恨不起來的壞角色

事實上在《怪奇物語》裏,你很難看到什麼令人厭惡的人類角色,就連在第一季中喜歡霸陵他人的史蒂夫,也在後續的故事裏逐漸成爲了人見人愛的可愛男媽媽。

最重要的是,那些看似壞到極致的高中生,大多數都是因爲童年的經歷導致他們習慣性的用狠角色的方式來包裝自己。

這並不是一種洗白,而是極其充分的角色動機,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幹過那麼點腦殘事,而《怪奇物語》的人物弧光就在於,他們總是能知錯就改,不論是中年組合還是青少年組合,他們的成長經歷我們都看在眼裏。

《怪奇物語》僅僅是利用一些舉動或是極少的言語就能將一個角色從原先的黑色領域,拖進灰色區域。

比如說第二季出現的麥克斯哥哥比利,他從一開始就扮演着一個喜愛耍酷的絕對惡人,不光對自己的妹妹拳腳相向,也會嚴格的管控她與外人的生活。

然而到了第三季結尾,比利一直都被逆世界的惡魔所操控,但小十一通過意識交流讓他見到了自己的母親,比利也因此擺脫控制,眼淚從滿是傷痕的眼角滑下,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比利流淚。

原來讓一個角色成爲正面並不需要大量違和的情感刻畫,有時僅僅只是一段回憶足矣。

就連第四季裏出現的蘇聯貪污獄警都有着不爲人知的溫柔一面。

人生是動態且永不停息的,人性是複雜而非黑白分明的,《怪奇物語》所體現的就是這一點,即使是再痛恨世界的惡人也會因一段美好的過往而痛改前非,即便是不在乎生死的絕情之人也會因朋友的吶喊而努力奔跑。

我們被心魔所困,我們被憤怒、痛苦、自怨自悔所困擾,但這些所謂的負面情緒從來都不是我們的累贅,它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我們需要做的僅僅只是用愛、寬容、希望去平衡。

用霍普警長爲小十一留的信來講:

人生...不是這樣過的,人生在變,一直在變,無論你喜不喜歡,對...有時痛苦,有時悲傷,有時...充滿驚喜與快樂。

你知道嗎?繼續長大,孩子。別讓我攔着你。犯錯,從錯誤裏學習。人生遇到傷害時,因爲那是無可避免的,要記住那個痛。痛是好事,就是說你走出那個洞穴了。但拜託,如果你不介意的話,看在你可憐的老爸份上,門縫要留十公分...

謝謝xdm的細心閱讀,喜歡記得電我牛牛~謝謝xdm的支持~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