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又到了喫海鮮的季節,關於生食魚肉的爭論由來已久,網絡上關於這方面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定論。
我個人認爲,一兩篇文章也不太可能說服支持者和反對者其中的任何一派。所以今天,我們拋開傳統飲食爭論和營養價值爭論,單獨討論一下寄生蟲感染問題。(疊甲)
今天來到寄生蟲系列的第二篇,講講淡水魚生和海水生魚片的寄生蟲問題
第一部分先來講講咱們本地的傳統美食:魚生(淡水生食魚肉)
根據網絡上的說法,兩廣魚生的做法還是很有講究的,打撈上來的淡水魚,通常會在清水裏先餓上幾天,目的是讓肉質更加緊緻,還能吐出髒東西,
隨後要將魚尾去掉,再用祖傳的手藝給魚放血,等割掉鰓的魚血盡魚亡,處理出來的生魚片才更加晶瑩剔透,接下來就到了撕魚皮的環節,那過程可是相當解壓,一番操作之後,廚師會用吸水紙將魚肉包裹起來,最後再將魚肉切成片,加入檸檬、洋蔥等調料後就可以喫了
這類美食分佈在我國南部沿海地區,以兩廣地區爲主。相比於海魚,淡水魚的魚肉脂肪更少,口感更脆,受到了人們的追捧。但美食的背後,是兩廣地區遙遙領先的肝吸蟲發病率。以廣西爲例,據國家CDC公佈的數據顯示:肝吸蟲病在全球主要分佈在東亞和東南亞, 85%病例在中國。目前廣西已發現60個縣(市、區)有肝吸蟲病流行或存在,目前全區感染人數爲300萬~500萬人,僅次於廣東。
某乎平臺上感染者現身說法
肝吸蟲正是今天咱們第一部分(淡水魚生)的主角。
肝吸蟲,屬於扁形動物門、吸蟲綱、複殖目。因爲生殖系統發達,被命名爲華支睾吸蟲 clonorchis sinensis。
肝吸蟲在寄生在人體之前,要更換多箇中間宿主。
首先,肝吸蟲的蟲卵會寄生在豆螺bithynia等淡水螺freshwater snails體內,進行第一階段的發育。
然後初步發育的幼蟲(此時稱尾蚴)脫離螺體,寄生淡水魚蝦,在淡水魚蝦體內進一步發育成囊蚴 Metacercaria。囊蚴即爲感染性幼蟲
人如果此時喫下了含有肝吸蟲囊蚴的魚肉或蝦肉,就會感染肝吸蟲。肝吸蟲壽命在20~30年,對人體持續損傷。
肝吸蟲對人體的損害主要是來源於超敏反應和炎症反應。
肝吸蟲寄生在人肝的膽管和次級膽管中,通過機械刺激、代謝產物和分泌物誘發膽管的超敏反應和炎症,導致膽管內侷限性的擴張和膽管上皮增生。
這些膽管損害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輕者會患上膽石症cholelithiasis,即膽管內色素結石。結石會阻塞膽道,影響膽汁的排出,人肝產生的膽汁本該儲存在膽囊裏,此時卻無法排出,這會導致膽管炎、阻塞性黃疸 obstructive jaundice和膽汁性肝硬化 biliary cirrhosis。嚴重的患者(輕症發展而來),會患上肝管癌和肝癌!
輕度感染者往往臨牀症狀不明顯,但肝臟組織在顯微鏡下(活檢)已有明顯病理性變化。急性感染者會有明顯的病症,急性期以過敏和消化系統症狀爲主。包括髮熱、胃痛、腹脹、食慾減退、四肢無力、肝區痛、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
重症患者則一般是長期感染導致,疲乏、上腹部不適、食慾減退、厭油膩、消化不良、腹痛、經常性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頭暈等症狀。此時若不及時就醫,則小命不保矣。
肝吸蟲的治療一般首選藥物是吡喹酮praziquantel和阿苯達唑,但治療用於比不上預防,對寄生蟲的防治是最重要的。必須要有三駕馬車:
控制傳染源:積極篩查和治療病人和無症狀感染者
切斷傳播途徑:管控糞便(糞中有蟲卵),不生食淡水魚蝦蟹,不用淡水魚蝦蟹餵養貓狗(貓狗也可以感染)
保護易感人羣:做好宣傳和科普!改變不良習慣,生菜板和熟菜板一定要分開!
第二部分來講講生魚片(生食海水魚肉)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覺得生食淡水魚很容易感染寄生蟲,但是生食海水魚就很安全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生魚片裏也有好幾種寄生蟲,種類相比淡水魚寄生蟲要少,但總體感染率確實差不多,如果不經過特殊處理就直接食用,也很容易寄寄。
作爲日料的主力,最近幾年生魚片真的風光無兩,深受大家喜愛,但暴增的市場之下亂象橫生。
美食作家蔡瀾就曾遇到過:“香港的回轉壽司店買到了(鰹魚)就那麼切來當刺身......一開來,腹壁中長滿一粒粒的黃色小腫瘤,裏面包的全是幼蟲。”
比如海鮮中最常見的寄生蟲:異尖線蟲
異尖線蟲最喜歡寄生的對象是海洋哺乳動物,比如海豚、鯨魚和海豹。陸地哺乳動物(比如人)不是它們最適宜的宿主,因此異尖線蟲在人體內不能長大,只能保持幼蟲狀態
這些幼蟲在你的體內喫喝拉撒,還會成羣結隊地旅行,稱爲“內臟幼蟲移行症”。它們死亡後,屍體埋進胃壁形成芽腫,有時還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引起胃潰瘍、胃穿孔甚至胃部腫瘤。
喫到這種寄生蟲,嚴重者會引起劇烈腹痛和嘔吐。對於寄生在胃腸道里的異尖線蟲來說沒有特效藥,一旦感染,只能胃鏡鉗出。
人的感染方式,即食入了含活異尖線蟲的海魚(如大馬哈魚、鱈魚、大比目魚、鯡魚、鯖魚、烏賊等),小夥伴們千萬別看各種視頻裏博主爲了裝13,生喫各種活海鮮,這都是拿命賺流量啊。
第三部分:如果特別愛喫,還想繼續喫,該怎麼保護自己
日本過去飽受寄生蟲困擾,這些年,得到了有效控制,並不是因爲芥末和醬油可以殺蟲(天殺的商家拿這個騙人)。
首先是產地和品種,人工養殖的三文魚往往更加安全,比如挪威的大西洋鮭(挪威三文魚),養殖條件極爲嚴格。先在陸地上的養殖車間內完成親本產卵和魚苗培育,再通過活魚船轉運到海上,利用深水網箱進行養殖。每一批魚卵都有完整的生產檔案記錄,養殖取水經過消毒殺菌後流入養殖池,投餵的是經過經過加熱處理沒有寄生蟲的飼料。
其次是魚肉必須處理,比如特殊的冷凍處理
方案一:在-20℃及以下環境溫度中冷凍和儲存7天;
方案二:在-35℃及以下環境溫度中冷凍和儲存15小時;
方案三:在-35°℃及以下的環境溫度中冷凍,並在-20°C及以下的環境溫度中儲存24小時;
但這種冷凍過的魚也不是完全安全,有調查表明,存在相當數量的寄生蟲仍保有活性。
所以我的建議還是,不喫就是絕對的安全!就算喫,也要買正規廠商和品牌的產品。祝願大家肚子裏都沒有蟲蟲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