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禁食介紹
近幾年,關於禁食的研究愈來愈多,“輕斷食”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受到年輕人喜愛,進而也衍生出許多斷食方式,比如
“16+8”、“18+6”、“20+4”、“5+2斷食法”、“隔日禁食”、“模擬斷食”、“36h”、“48h”、“72h”、“96h”以及更長的“7-14日長禁食”......
有研究證明,斷食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度、降低炎症水平、讓人感覺良好,甚至可以輔助治療一些疾病。
當然,本篇文章並不鼓吹斷食,也不建議盲目模仿,僅爲記錄本人的長斷食經歷。
二、進行長斷食的原因
相信許多人聽說斷食最開始瞭解到的好處就是“細胞自噬(autophagy)”。這個概念早在上個世紀就有科學家提出,並經過多年不斷研究,對其機制有了一定的瞭解,最終人們意識到了這個過程的重要意義,使得研究者大隅良典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長禁食可以更大程度刺激身體進行細胞自噬,這是短期禁食無法做到的。
當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長斷食亦是一種對於心理的磨練,甚至斷食一定時間後會發生所謂的“斷食興奮”,讓人感覺興奮,或許這就是斷食和宗教之間有一定聯繫的原因吧。
隨着科技的發展,各類食物極度豐富,這讓現代人無需擔心陷入飢餓,但發達的食品工業也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各類健康問題。因此,我認爲,也許從進化的角度來說,比起持續的熱量盈餘,我們的身體更能忍受飢餓。畢竟,我們身體的設計是爲了抵禦飢餓併爲了果腹進行高強度運動進行狩獵的,而不是爲了一日三餐外加攝入n頓零食所服務的。
於是,在充分研究了科學性、安全性並制定了合理的安排、計劃,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便開始了此次活動。
三、前期準備
我從去年夏天開始進行間歇性禁食,已經一年了,最開始16+8,後面逐漸過度爲18+6,最近三四個月一直在執行20+4。
我去年也實行過一次7日長斷食,並長期保持健身習慣,每週5~6次力量訓練、3~4次有氧,日常運動量比較大。
禁食前狀態
說實話,以這個體脂率進行長斷食的話,我心裏有點沒底,所以特意提前增重了3-4kg。
禁食前一日飲食:一公斤羊肉、200g奶酪、一個饢、兩個饃、兩根香蕉、一顆洋蔥、300g生菜、1升無糖可樂
四、體驗
- 內容:禁食期間,只攝入水、咖啡、茶及代用茶、無糖電解質、無糖維生素片,規律進行低強度抗阻訓練。
- 初始:體重78kg,腰圍79cm
- 結束:體重71kg,腰圍73.5cm
19日(第一天):
10:10,斷食11h,體重78kg
13:00,練背
23:00,斷食24h,疲勞感較強,飢餓感微弱
20日(第二天):
10:00,斷食36h,76.5kg,感覺虛弱
14:00,不適感消失,練腿
21日(第三天):
8:00,斷食58h,75kg,無感
10:00,斷食60h,有點累
12:00,排便一次
15:30,斷食64.5h,練胸,訓練過程中感覺疲倦,並測試100kg極限臥推次數:6個(和平時一樣,可見並未掉多少力量)
22日(第四天)
10:00,斷食83.5h,73kg,無感,專注力提升,頭腦清醒
22:30,斷食96小時,出現了容易抽筋、手腳發麻、疲憊的現象,攝入維生素、電解質
23日(第五天)
10:00,斷食107.5h,體重72kg,無感
13:30,斷食110h,手指甲發紫、發白,攝入大量VB、VC、電解質後,恢復正常
16:00,斷食113.5h,輕微飢餓,很快消失
20:30,斷食118h,無感,練背,解鎖單手引體向上
24日(第六天)
8:00,斷食129.5h,體重71.5kg,無感
13:00,斷食134.5h,排便一次
14:30,斷食136h,補充維生素、電解質,側腹部、胸部爆血管
20:30,斷食142h,練腿、肩
25日(第七天)
9:30,斷食155h,70.3kg
22:27,斷食168h,71kg,結束禁食。
禁食後狀態:未充血情況下,出現側腹血管和胸部血管
五、復食
22:30一把堅果、一個雞蛋
23:00兩片面包、一塊黃油、一袋牛奶
24:00兩個雞蛋、涼拌豆皮、三塊饢、一塊雞胸肉
六、去年長斷食情況
七、總結
1.與去年相比,這次長禁食明顯更加輕鬆,前兩天的不適感沒有那麼強(我懷疑不適感主要是因爲身體切換供能方式),從40小時左右開始幾乎沒有不適感,且睡眠質量還不錯、情緒變得更穩定(上次斷食脾氣特別差)。
2.斷食到底爲我帶來了什麼,我不清楚。
從生理上:
(1)一日兩餐,讓我時間更多
(2)或許更健康?
(3)健身時,力量水平依然進步
(4)保持身材很容易
(5)食慾穩定,不容易飢餓
從心理上:
(1)爲了喫夠必要的營養素,使我更傾向於健康食物
(2)更加重視食物的可貴,不會輕易浪費食物
(必要的浪費本身無可厚非,但我真的不理解那些隨意糟盡食物的人)
(3)與食物的關係更好了,不容易暴飲暴食,同樣也容許自己偶爾放縱
(4)也許這是一種更加佛系的生活方式,讓我感覺很舒服
(休息日沒有訓練的時候,消耗少,喫三餐反而感覺比較差)
3.哈哈,“七天不喫飯會死”原來只是個謠言。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能額外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和電解質,我們甚至可以禁食到脂肪幾乎消耗殆盡的時候,而前提是心理和生理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身體願意繼續持續分解脂肪)。
4.從這次的表現來看,7天禁食對於我來說比較輕鬆,我感覺甚至可以延遲到10-14日,但我認爲沒有必要,7日禁食可以獲得長斷食的所以好處了。此外,我的體脂率也夠嗆能再撐下去了。
5.斷食日不需要喫飯,中午也不需要午睡,這讓我感覺一天時間是真的長,可以幹很多事,看書、健身、學習、追劇......
6.到後面有一種很有意思的感覺,感覺自己是在人間飄蕩的遊魂,根本不需要喫飯......斷食之前,生理上沒啥不適,但到後面有進食的心理需求。
7.從第五天開始補充電解質和維生素,因爲一直喝咖啡比較利尿,導致電解質、維生素流失並出現了相關症狀,及時補充後恢復正常。因此,長斷食期間補充電解質和維生素(主要是VB、VC,因爲水溶性維生素極易流失)是必要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