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高考結束,準大學生們的裝機活動開始蠢蠢欲動,畢竟趁現在有考完獎勵的buff,狠狠搓一臺心愛的機子。AM5和十三代酷睿雖U價格很香,但對於某些人來說,昂貴的主板和價格上漲的DDR5內存讓AM4的5000系銳龍性價比凸顯,5900X可能有點困難,5600X差點意思,而中間的5800X就提供了折中選擇。並且目前DDR4還能量大管飽,咬咬牙還能上個旗艦板。所以5800X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在使用過程中,溫度沒一會就上到了八九十度,而散熱器卻是六十來度,無論是雙塔風冷還是360水冷,區別只差幾秒,而最終效果都是一樣的。這個就是這個處理器的積熱問題,熱量堆積在處理器內散不出去,無法完全透過頂蓋傳導到散熱器上面。罪魁禍首就是5800X的單CCD,5600X和5900X都是雙CCD,導熱面積加倍,沒有出現這麼離譜的積熱。而積熱導致處理器在高負載情況下頻頻撞溫度牆,時不時降頻導致掉幀,而機箱的風扇也是呼呼呼地轉,難道就這麼寄掉了?
解決這問題有兩個辦法,一個是開蓋換液金,一個是降壓超頻。前者難度太高,首先是針腳式CPU開蓋風險很大,連拆散熱器拔蘿蔔都彎幾根,這麼折騰手抖一下都得唧唧,就算成功避免了彎針,開蓋也可能幹碎了核心,連鑰匙扣都做不了。所以降壓超頻倒是最穩妥的一個。
首先爲什麼要降壓?因爲芯片出廠的時候,每顆芯片的體質是不同的,而廠商又懶得給你一個個去測試,就給了一個標準的電壓,只要通過就醒了,所以電壓的調整空間還是很多,再加上某些主板電壓給的很高,發熱更進一步。至於有人說降壓導致縮肛問題,貼吧很早之前就吵過一架,後來有人去問了英特爾的工程師,他們的回答是,降壓不會導致處理器的縮肛,縮肛也就是無論怎麼改變電壓,處理器的性能不再有波動。所以降壓放心降。降壓所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如我的5800X爲例子,我的是B0步進,主板是華碩的C8F,沒有降壓之前,拷機92度,降壓1.225V鎖頻4.6Ghz的拷機溫度是82度。別看這區區十度,十度之差就已經不再讓風扇呼呼轉,冷排煎肉一樣燙。
5800X的甜點電壓經過各位大佬們的摸索得出是1.25V,這個電壓剛好處於均衡狀態,發熱不是很離譜,而性能損失也不大,起碼比阿蘇斯給的的1.43v好得多。隨後在BIOS裏面進行鎖頻4.6Ghz就完成了操作。最後在進行處理器穩定性測試二十分鐘,通過了就是成功了。
至於性能損失,還是以我的5800X爲例子,顯卡是華碩的RX6800,開啓PBO的CPU跑分,原來表現:
溫度91° 功耗132w
單核620 多核5644
賽博朋克 80幀
頻率4.3Ghz,
降壓1.225V
溫度77° 功耗98w
單核546 多核4982
賽博朋克 71幀
降壓1.225v鎖4.6GHz
溫度81度,功耗108W
單核602,多核5408
賽博朋克 77幀
從這裏看出來,單純降壓的話,性能損失還是挺大的,但功耗和溫度立竿見影,再進行超頻的話,性能也會有所回升,溫度功耗也有小幅度回去,但沒有一開始那麼離譜。
總而言之,降壓超頻是拯救這類積熱CPU的一個方法,但就是需要一定耐心和決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