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廣州網易公司、上海網之易公司訴深圳迷你玩公司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深圳迷你玩公司構成不正當競爭,判令其刪除遊戲中230個侵權元素,並賠償網易公司5000萬元。這場長達接近五年的《迷你世界》與《我的世界》的紛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一、《我的世界》、《迷你世界》是哪裏的世界?
2009年由瑞典工作室開發,一經發布便風靡全球的沙盒類遊戲《我的世界》問世,掀起了全民浪潮。
接下來幾年裏,由於國內無人代理,盜版猖獗,滋生了兩種現象:一種是大衆普遍認爲這就是個免費遊戲,在那個年代,正版遊戲這個概念並不明確。而另一種嗅覺更靈敏的商人則看準了這段空白,《迷你世界》、《我的世界盒子》、《奶塊》、《方塊世界》,高達上百款的世界,有你的我的他的;有千奇百怪的方塊,可以是奶磚、方磚。
模仿者與模仿者之間進行廝殺,最終《迷你世界》成爲了其中佼佼者。
《迷你世界》正式發售與2015年12月26日,主要針對用戶爲較爲低齡的玩家,由於與4399合作關係,在2017年Q3數據報中月活數已躍居第四,用戶數過億,主要分佈於三四線城市。
時間走到2016年,在網易520年度發佈會上,給國內玩家帶來了一個重磅消息。Mojang將《我的世界》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運營權正式授予網易,爲期五年。網易將會根據國內環境對遊戲進行本土化處理,在PC及移動端發行。與暴雪不同,《我的世界》後成功續約至2026年。
網易接手後面臨的就是猖獗的盜版和已經深入市場的模仿者,一場商業鬥爭即將打響。
二、持續五年戰爭
2.1 網易敗訴?
在網易拿起法律武器後,迅速擊潰多個侵權者。《奶塊》公開道歉,承認有借鑑;《我的世界盒子》下架停服。
網易將矛頭對準還剩下擁有着超過《我的世界》國服7倍用戶的《迷你世界》,2017年8月25日,網易向迷你世界發起維權函,要求下架遊戲並停止進一步侵權行爲。由此開始,網易與迷你玩之間長達五年且導致兩方玩家多年罵戰的維權戰爭開始了。
在維權函中,網易指出迷你世界從代碼到素材對《我的世界》全面抄襲,在後續有玩家提供了強有力證據指出《迷你世界》代碼主要根據《我的世界》修改而成,並且遊戲內BUG都相同,這證實了《迷你世界》的侵權行爲。
由於迷你世界概不承認侵權行爲,2017年11月網易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迷你世界》所屬公司迷你玩公司,選擇了一個迂迴的道路進行對抗:質疑法院管轄權。
簡單來說就是,迷你玩認爲這個案子先不說有沒有,就算有也不在天河區違法的,所以這個法院就沒有管這個案子的權利,就算打官司,也得換個地方,應該從網易所在的天河區換到迷你玩所在的深圳南山。
這個方法主要精髓就是拖字訣。
事實上提請管轄權異議是最常見的拖延訴訟的方法,目的就是爲了延長訴訟時間,增加自己勝訴的幾率。但是天河區法院一審駁回了該意義,由於被侵權人網易就在天河區,所以擁有管轄權。
2018年3月迷你玩公司向廣州知識法院提起上訴,要求撤銷一審民事裁定。
二審結果是一審法院沒有管轄權,撤銷一審裁定,將本案移至深圳市南山區法院。但是由於網易要求金額大於5000萬,所以最終該案到了廣州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網易決定撤訴。
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流傳最廣的一個誤解:網易敗訴。
事實上並不是網易敗訴,而是在案子到深圳後,選擇了撤訴。不過在迷你世界及玩家中這無疑是一場絕對的勝利,無論真相如何,這都成爲了《迷你世界》玩家合法合理的背書。兩個遊戲玩家之間的罵戰也在此時愈演愈烈。
2.2 第二次進攻
2018年年底,網易在天河區人民法院對迷你玩、華多、愛九遊起訴。三個公司繼續質疑管轄權,一樣的劇情,被法院駁回。
2019年6月二審只有迷你玩提起上訴,其中有兩種說法,一是網易撤銷了對其他兩家公司的起訴,二是隻有迷你玩不服裁定。重複上文所述,最後本案又移至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侵權案正式走向法庭,開始彼此之間的脣槍舌劍。
一審於2020年11月26日開庭,本次庭審網傳定於8月,謠言迷你的律師跑了,庭審終止等,各種謠言五花八門。
2020年12月31日,在20年最後一天,網易帶着好消息告知廣大玩家:“我們贏啦!”。一審判決迷你世界賠償網易2113萬人民幣,刪除267個抄襲素材。儘管勝利來得有點晚,但是這次判決終於坐實迷你世界的抄襲行爲。
事情並未就此結束,迷你玩和網易均不滿一審判決,要求二審,由於本次庭審現場全程直播,並錄像,許多金句便是再這次庭審直播中出現。
2021年7月27日庭審直播開始,高達一百萬次觀看次數遠超其他庭審回放中幾次幾十次的播放量。
這次直播持續接近4小時,在普法的同時極具娛樂元素。
“有小學生給我們來信說,我語文不好我知道它叫迷你世界,我英語不好知道他叫miniworld,我數學不好我知道它五週年了”
“《我的世界》是來自美國的遊戲,《迷你世界》是國產的遊戲,我們要有文化自信。”
“喫蘿蔔、沒喫飽喫土豆、中毒。喫蘋果解毒,喫雞蛋。”
“網易的合成是公式是8+8,我們是10+10,你能說一樣嗎?”
打一場必敗的官司,胡言亂語成爲了律師不得不選擇的道路,在無可置疑、證據確鑿的情形下,律師只是走向結局不可缺少的一個NPC。
2022年11月30日,又是一個月末,這場侵權案落下帷幕。網易終於得到了自己在17年提出的要求:五千萬元,刪除230個侵權素材,消除侵權影響。毫無疑問,網易贏了,與此同時,《迷你世界》就是輸家......嗎?
三、終局:沒有敗者的結局
《迷你世界》的玩家在社交網站上的發言掀起許多浪潮。“《迷你世界》被告上法庭,你們開心了嗎,他可是陪伴了我五年!我恨你們!”這段來自一個純真小男孩的發言代表了衆多迷你世界玩家的想法。
與此同時這也告訴世界:一款重複率99%的遊戲已經順利發行超過五年。即使最後的法律也只能要求其刪除抄襲素材,而非停運。
一個本就不該產生的遊戲,一個無法停運的侵權者,他還活着,他便沒有失敗。在社交平臺上,網易轉發了法院官方新聞發佈公告宣佈勝利。與此同時在消息剛出,《迷你世界》更早的發佈了勝利宣言。
由於法院判定未侵犯整體畫面權,故網易所提出的停運要求未被通過。
對於《迷你世界》來說,可以模仿的遊戲過去有《我的世界》,而在將來,只會有更多。
由於玩家分佈在低年齡段,且迷你世界經常組織徵稿活動,大量模棱兩可的稿件出現在網絡上,迷霧中無法還原事情的真相。而不具備分辨能力的玩家無法理解侵權背後對遊戲環境的破壞。所以這場持續了五年之久的爭鬥,也許並沒有真正的輸家。
寫在最後
許多遊走在模仿邊緣的遊戲公司也許已經做好了打官司的充足準備,也許已經讓大衆爲其維護“那不是抄襲”。
而即使脫離了低齡玩家層面,人的判斷能力不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顯著增長。面對抄襲作品選擇掩耳盜鈴的玩家、無知而愚昧被利用的玩家,無數的口舌爭論伴隨着這些爭議遊戲,但是卻永遠不會影響其獲利。
無論已經怎樣,在商人們賺的盆滿鉢滿時,希望能夠有機會回頭看一看究竟是什麼因素做出一款好的遊戲,也希望玩家嘗試更好的遊戲,去看看原作是多麼動人。
在終審中當反方律師表示“人類的進步是模仿得來的。”
網易律師代表所有被侵權者發出了震耳欲聾的駁斥:“其實不然,是靠學習。當模仿超出必要的範圍時,請不要用模仿這個詞來解釋,那已經是侵權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