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對steamdeck使用半年的感受

本篇文章帶大家聊一聊steamdeck的各方面的心得感受。

1.遊戲性能

想必大家都知道steamdeck的性能是很保守的,在運行一些3a大作只能勉強在40幀左右當然這是考慮續航的情況下,如果你拉滿功耗當我沒說,甚至在運行一些沒有綠標認證的遊戲也會出現一瞬間的幀率驟降。在拉滿功耗的前提下steamdeck的性能確實會有所提升,但犧牲的是遊戲續航這樣也就失去了掌機的意義。

或許有些人會說我買掌機不玩3a就喜歡玩一玩肉鴿、種田等配置較低的遊戲。其實steamdeck在運行一些綠標遊戲的效果表現是非常好的,這也得益於遊戲的專門優化。

2.系統UI

Steam Deck默認安裝的是基於Arch Linux的SteamOS 3.0操作系統。

Linux平臺相比Windows的軟件支持相對較少,但基本的工具和服務都可用,且有許多開源軟件可供選擇。但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這些軟件可有可無,畢竟大家都是臭打遊戲的,應該沒有人用steamdeck搞什麼視頻剪輯、代碼測試吧。

都說Linux被認爲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操作系統,其內核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但是我在運行SteamOS玩遊戲的時候總是會莫名其妙的卡死,解決辦法也只能強制重啓。這樣會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你玩的是手動存檔的遊戲那你就得重新打了

不知道是Linux的問題還是SteamOS

SteamOS其實就和Steam大屏模式差不多,但也有它的不同,可以調機器的功耗、有自帶的FSR、UI和開機動畫等功能。

3.遊戲續航

Steam Deck內置了40WHr的電池,這意味着在最佳情況下,電池可以提供大約40瓦特小時的電量。

官方給出的Steam Deck的續航時間爲2-8小時,具體時間取決於遊戲的類型、設置選項以及是否採用串流技術。例如,在30fps下玩《傳送門2》可以達到5-6小時的續航。如果採用串流方式玩遊戲,如《死亡擱淺》這樣的高性能遊戲,Steam Deck也能維持大約8小時的續航。

Steam Deck支持45W USB-C PD3.0快充,這意味着可以相對快速地爲設備充電。大概從低電量到滿電要1個小時30分鐘左右。

在這裏就不考慮OLED 版本畢竟貴了那麼多錢。

以我自己爲例如果你玩的是想星露谷、饑荒、泰拉瑞亞種遊戲以steamdeck的續航會給你一個很好的遊戲體驗。

4.便攜性

steamdeck與其他掌機一樣有一個收納包,收納包底下是鏤空的可以放充電器,沒有什麼特別的。

重量方面,Steam Deck的重量爲669克,相對於市面上其他掌機如Nintendo Switch(約400克)來說,確實要重一些。

我在搭動車的時候就會玩steamdeck,如果你買的是坐票還好,你剛好可以靠着椅子把steamdeck放在桌板上玩,但如果你買的是站票我的建議是把書包背前面架在書包上面,否則你將會體驗一段難忘的動車之旅。

在動車上的時間剛好2小時多,這樣我就可以選擇跟多的遊戲,放低對續航的要求。

還有千萬不要躺着舉起來玩steamdeck,砸在臉上是真疼

5.購買建議

首先要看看你的需求,你真的需要steamdeck嗎?其次在考慮價格、性價比。

購買版本建議

我的建議是等618然後買64g版本steamdeck加上一個1T的固態,不太建議用TF卡。

文章內容是我自己的看法,大家看個樂子

最後大家對steamdeck有什麼看法和問題,或者有其他遊戲掌機推薦歡迎評論區留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