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混學,就是完成研究生學業的同時保住學位證的學問
其實本來沒打算寫另一半的,小東西們熱情太高了搞得我有點不好意思,臨時加更下半部分,主要講一些遇到過的生活和學術上的問題。
1. 師兄≈義父
爲什麼不提師姐,因爲我懶,多打兩個字太麻煩了,前輩統稱爲師兄吧。如果你運氣不錯,分到的組裏有靠譜的師兄,博士也好碩士也罷,在他們畢業前,把不懂的問題全部搞明白,珍惜眼前人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碩導可能三天兩頭不見人,懂行的師兄就是你科研迷茫的時候唯一的精神寄託。
如果你運氣不那麼好,是導師的開山大弟子,那麼恭喜你,擺在你面前的只有兩種極端的待遇:課題和導相關,導親歷親爲兩人共同探討學術良性循環,這是出生在公立醫院產房;課題和導完全無關,看一眼公衆號一拍腦門就來了點子,導一問三不知自己閉門造車,這是出生在中專女廁所。關於後者的自救心得,首先,在事情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之前換一個與導方向重合度高的課題,如果你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開題了,那麼最後的辦法就是去找一個和你課題相似度很高的碩士論文,按照裏面的步驟做,這樣你就有了一個素昧平生的師兄。總的來說,榨乾每一個前輩的剩餘價值(
意義不明但是意義明確的圖
2. 科研工具(文科可以跳過)
和1一樣,先從師兄手裏拿,這裏主要講講論文寫作的部分。拿我所在的工科舉例,逃不開的無非一堆分析軟件和數學軟件,這些移步微信公衆號滿大街都是,就不多說了,論文寫作方面建議拉黑WPS全家桶,改用endnote+mathtype+office,輔料是一些ai輔助寫作的工具,對混子而言,ai可以說是把科技論文的門檻降低了一截,可能作爲母語的中文寫作體驗不是很強,但是英文寫作方面顯然ai是利大於弊的,至於用GPT4.0,poe,文心一言,還是什麼其他模型的鏡像,這個其實見仁見智。總的來說,ai輔助寫作可以取代一部分導的工作,會更輕鬆一些,至少在英語語法上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然而我第一次用ai是拿來畫澀圖,沒想到吧
3. 除非導師懂行,否則非必要不相信
聽起來可能倒反天罡,但是仔細想想也很正常。大導不在本節討論範圍內,小導起步博士畢業,和研究生相比也不過多走了幾年彎路,給出的建議未必都是具有完全建設性的,特別是你的課題和導的方向不沾邊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所謂的外行指點內行的情況。這種問題會比較頻繁出現在研二開學以後,這個時候你對自己的課題已經有了比較系統和相對深入的理解,這個時候組會上導提出意見的性質更多偏向討論而不是答案,保留意見辯證看待,牛馬也要有牛馬的主見。
當我對課題了解深入但導師給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意見時,我:
4. 關於實驗室的人際關係
這段其實我不知道應該怎麼組織語言,和第一點差不多,作爲師兄弟互相請客喫飯(並且在飯桌上罵老闆)是常有的事,開銷之類其實真的不用太在意,因爲師兄掏的比你多(
當然,這是個比較主觀的評價,畢竟研考不過濾人渣,人際關係在三年裏是逃不過的一環。但是也別對所謂的酒桌文化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不喝就是不喝。另外,人際關係裏導也是一環,這不意味着我教唆你去送禮什麼亂七八糟的,而是做到舔狗的藝術,只在必要的時候討好你的碩導,聽起來很功利,很噁心,但要知道,你的畢業申請表上必須有這個人的簽字。最後,不要與導產生長期的矛盾。相信小東西們對這種情況是沒有概念的,所以能避則避,對於導的一些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勇氣和碩導爆了的小東西們,只要你的理由是正義的,我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TVB經典永流傳
5. 多喝水
關於我24歲喜提痛風+細菌感染這件事。
當你真正投身課題,其實很多時間是在實驗室一坐從白天到黑夜。特別是進入心流的時候,很難注意到時間的流逝,這是最佳的科研狀態,也是最傷身體的狀態,特別是對於一些喜歡翹二郎腿的,不運動的,各種問題馬上到你宿舍門口,比如椎間盤和頸椎報警,還有像我一樣水喝少了的痛風患者的奇妙冒險。
找不到合適的圖圖了,就用我自己吧,5555555
6. 保持思維連續
我是比較喜歡摸魚的,而且我從不避諱這一點。但是摸得透徹的奧義在於,徹底完成一個階段目標後光明正大的摸。在完成你課題的過程中,最害怕的其實並不是摸魚,而是有了靈感只幹兩天然後休息一週。這種狀態會在下一週帶來直擊靈魂的三個問題:
這代碼是幹嘛用的,算了跑一下試試吧,怎麼還報錯了?
我一週前寫這玩意爲什麼沒寫註釋?
我上週寫的XXX文件保存到哪了來着
不誇張的說,因爲這方面的壞習慣,我在研一寫了至少有50個報廢的.m文件,我還不能隨便刪,天知道里面保存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呢。
7.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結論和展望沒什麼好寫的,我更新比較隨性,恰好有感而發,想到什麼就寫一點,所以這是一篇充滿了偏見和個人主觀情感的文章,參考價值大於實際價值.
後續可能有DLC的更新,先畫個餅的輪廓在這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