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要不要高速盤?存儲顆粒漲價的情況下怎麼選?宏碁掠奪者GM7000 2TB使用評測
玩遊戲要不要高速盤?
最近小夥伴找我借ST賬號完了會兒COD20,他說最近這些遊戲都體驗不佳,總是各種卡頓,連加載都很慢,說要換顯卡了。
看他的配置顯卡其實是滿足了最低要求的,我覺得不對,畢竟COD20公佈的最低顯卡要求是NVIDIA GeForce GTX 960/GTX 1650 ,他1080ti在1080P或者2K分辨率下玩是完全足夠了的,我用3060也玩得很順暢,這顯然不是配置問題。
細問之下才知道,他以前花大價錢買的西數黑盤做的遊戲盤,各種遊戲都放在裏面,西數HDD黑盤滿速R:264MB/s,W:258MB/s,當年還行,但放現在還真不夠看,現在的高速盤都是7000MB/s的速度了,以前一個3A遊戲10-40GB頂天了,而現在的遊戲都是80-200GB起步,需求量完全不同了。
以COD20爲例,完全體差不多有200GB的容量,各種4K高清材質包的加載是非常依賴讀取速度的,確實會有將近十倍於以前的需求,COD還不算需求太高,因爲聯機多人對戰模式下每張地圖的大小有限體驗尚可,但大地圖模式的戰爭地帶和殭屍模式確實要求很高了。
而最近上PC的《地平線:西之絕境》這樣的開放式大地圖遊戲對存儲的需求也是非常之高的,硬盤容量需求達到了150GB。
在PS5上玩過這部大作的玩家應該都會對這個遊戲的畫質印象深刻,而且官方也建議使用讀取速度在6000MB/s以上的高速盤來提升遊戲體驗。
而《地平線:西之絕境》在PC上的表現更加突出,這樣2億美元開發出來的大作纔是這個時代該有的高畫質遊戲,算得上真正的時代畫質標杆了,然而這還是兩年前的製作水準,以後次世代遊戲比顯然畫質會更高更精緻,對存儲設備的要求也會更高,要保證遊戲體驗當然得首選高速盤了。
存儲顆粒漲價的情況下怎麼選?
小夥伴知道不是顯卡原因之後欣喜若狂,畢竟省錢了,還可以再玩三五年,他的配置我也直接建議買條4T M.2 SSD高速盤來滿足將來的存儲需求。
一看價格才知道,M.2 SSD如今又漲價了,再也沒沒有之前4TB 1000左右的價格了,本來覺得這是正常的市場波動,以後還會降價。但細緻瞭解了一下,我覺得今年再有之前的價格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今年各廠家也開始常規性的“大火”“洪水”“地震”了,存儲市場又回到了曾經的狀態,所以以後的存儲市場只會更加趨於平穩,可能會有各種“漲價事件”但大降價的事情已經不太可能了。唯一可以期盼的只有技術升級老款打折這樣的節點,比如PCIE5.0設備的普及,PCIE5.0目前纔剛剛開始,至少得有2-3年的替換時間。
所以M.2 SSD今年大概率是漲價之後維持目前比較穩定的價格。
低價的時候我是建議閉眼入手千元4T的,畢竟價格低可以抵消風險,壞了也不太心疼。現在價格漲上來之後,我還是建議買大品牌穩定性更好的產品。比如聯想、HP、宏碁、金士頓、英睿達這類PC界老牌OEM廠商,出貨量大,貨源比較好,生產工藝品質也普遍比較高。
最近入手了一條宏碁的GM7000 M.2 SSD 2TB固態硬盤,分享一下測試和體驗,給大家做個參考。
宏碁掠奪者GM7000 2TB使用評測
宏碁GM7000 M.2 SSD 2TB屬於系列中高端定位產品,意味着更好的作用用料以及特挑顆粒,性能和穩定性表現也會更好一些,價格比普通版本高個三五十還是可以接受的。
宏碁如今的掠奪者系列也是遊戲電競向的定位,比較符合玩家需求。
這塊GM7000 2TB包裝是裸盤的配置,沒有標配散熱馬甲,應該是默認玩家的主板都帶散熱馬甲了,從經驗來看,這種7000+的高速盤是一定得配馬甲的,不然會影響性能和穩定性。
雖然沒配馬甲,但宏碁給了一條石墨烯複合散熱襯墊,相當於散熱馬甲的效果,體積小了不少,安裝也簡單,適合PS5擴容等各類需求。
參數方面,2TB是個比較合適的容量,1500TBW的寫入量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是完全足夠5年時間霍霍的,也是目前固態硬盤中較高的壽命表現。
用料方面,宏碁掠奪者GM7000 2TB採用了雙面顆粒+雙DRAM緩存顆粒的設計。
主控芯片:英韌IG5236CAA主控芯片,屬於英韌科技的旗艦級產品,採用12nm製造工藝,擁有八個NAND通道,最高順序讀取速度達7400MB/s,寫入6400MB/s,支持最大容量爲8TB。
Nand存儲顆粒:鎂光BWN09TC1B1JC6C,採用176層3D TLC NAND工藝,2TB容量雙面一共4粒。
DRAM緩存顆粒:南亞科技NANYA NT5AD512M16C4-JR,正反面各有1顆,單粒容量2GB,一共4GB緩存。
用料方面對比此前版本有一定的調整, 不知道實際表現怎麼樣。
性能表現
下面上機來看看性能表現。
測試平臺如上。
性能測試
CrystalDiskMark測試
CrystalDiskMark(簡稱CDM)是測試硬盤或者存儲設備的小巧工具,測試存儲設備大小和測試數次都可以選擇。測試項目裏分爲,持續傳輸率測試,隨機512KB傳輸率測試,隨機4KB測試,隨機4KB QD32(隊列深度32)測試。
在CrystalDiskMark 1GB大小文件 5個循環的測試中時持續讀寫速度爲7120.52MB/s、6675.53MB/s,讀取70% /寫入30%混合模式速度7028.78MB/s,表現不錯。Intel平臺速度略有限制,在AMD平臺一般都是可以跑到7400MB/s讀取滿分的。
髒盤測試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SSD硬盤在使用一定容量後會對速度造成影響,我們來看看這款在髒盤測試下的表現。
測試了95%空間佔用下的CrystalDiskMark跑分表現,在95%容量下讀取速度7105.11MB/s,寫入下降到了6703.92 MB/s,混合讀寫7023.74 MB/s,未見明顯的性能下降,滿盤不會對速度造成影響,不錯的表現。
ATTODiskBenchmark
ATTO磁盤基準測試是一款簡單易用的磁盤傳送速率檢測工具,可以用來檢測硬盤、U盤、存儲卡及其它可移動磁盤的讀取及寫入速率,該軟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數據測試包,數據包按0.5K, 1.0K, 2.0K直到到64MB進行分別讀寫測試,測試完成後數據用柱狀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很好的說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對磁盤速度的影響。
測試文件大小設置爲256MB,可以看到不同文件大小的讀寫速率沒有突然掉速的情況,可以較好的體現日常文件拷貝時的表現,各檔位表現正常,可以達到6.30Gb/s接近理論速度。
HD TunePro緩存測試
由於SSD無法通過軟件顯示出緩存信息,通常使用HD Tune Pro的文件基準測試來查看緩存容量以及緩存內外讀寫速度,大文件讀寫可以去掉緩存帶來的加速,更反映真實值。
兩粒緩存顆粒的設計確實帶來了不錯的連續讀寫表現,1000GB文件基準測試中讀寫表現穩定,無明顯的掉速的情況,不錯的表現。
3Dmark遊戲存儲基準測試
3DMark爲遊戲玩家推出了一款專門測試SSD遊戲性能成績的基準程序,3DMark 存儲基準測試是一項專門的測試組件,用於測量電腦存儲硬件的遊戲性能,支持最新的各項存儲技術,可以較好的體現真實遊戲性能。
實測跑分1776,平均帶寬303.86MB/s,平均存取時間101μs,這是內存默認4800MHz未超頻下的表現,超頻後的表現要更好。
總體性能方面表層不錯,適合遊戲玩家。
溫度測試
溫度方面也分別在裸盤和配備馬甲與石墨烯複合散熱墊的情況下進行了一下對比測試。
裸盤溫度比較高,高負荷讀寫狀態下,芯片位置內部溫度熱點超過85℃,會有降頻的問題,所以一定不能裸盤使用。
加上主板鋁合金馬甲後溫度穩定在65℃以下。
貼上石墨烯散熱墊,之後敞開測試,溫度控制在75℃以內,略高但是不會影響性能,可以放心的在PS5和筆記本中使用。
遊戲體驗
實際遊戲體驗方面,7400MB/s的高速旗艦盤對目前的遊戲來說是有遊刃有餘的,實際測試了PC版《地平線:西之絕境》。
遊戲加載速度比PS5更快更順暢,完全不影響遊戲體驗,不過還沒玩到飛行坐騎部分。
快速移動讀圖秒讀,監測了一下硬盤狀態,最高讀取速度狀態在3800MB/s左右,基本上沒到滿速,溫度也不高,壓力不大。
對於今後3-5年內的同類型3A頂級畫面遊戲也可以很好的應對,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總結
總的來說,如今的100GB以上的3A遊戲尤其是開放式大地圖類型的還是需要一塊高速M.2 SSD來帶的,避免影響遊戲體驗。
而7000MB/s+速度的盤是裝新機升級的首選,針對目前存儲市場上漲的行情,選擇宏碁掠奪者GM7000 這樣的大廠旗艦盤是比較合適的選擇,目前價格還不算太高,品質售後也都有更好的保障,剛需可以考慮入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