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散記|西雙版納蘑菇觀察筆記(搬運)

寫在前面

說起這次來版納植物園的機緣,則是在去年年底,參加的一場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培訓。平時課程很滿,基本是朝九晚九的狀態,只能趁着早起和野外實習,順帶再看一下菇。

用朋友圈的話來說,就像重新上了一回大學,與一羣來自五湖四海的、全然不識的夥伴們,相識並結成十分要好的朋友,最後再完成一場痛苦難熬的畢業答辯。

版納園著名的熱氣球景點

任何事物都有好與不好的一面,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這個事物。我不知道其他朋友如何看待這次培訓,對於版納,我選擇記住一切的美好,這當然就是我最高的評價了。

只是每當我想起版納,心底裏總漾起一份難以言述的心情。這份心情,就像你在冬日裏,曾擁有窗外洋溢的陽光一般。雖然歡喜,可是這份美好,卻又終究與我遠去了。

一起來爬樹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對版納的印象,那就是:我實在想念版納,以及版納的人。

以上

——————————————————————

紅託鵝膏(毒)

    Amanita rubrovolvata

    本場最佳小紅帽得主,還踩着紅色高跟鞋,別提有多美了。因菌托基部有一圈紅色細小鱗片,而得名紅託。

    紅託鵝膏Amanita rubrovolvata

    紅託鵝膏是鵝膏屬裏邊體型比較小巧,顏色又比較靚麗的成員。手機來一張,祝大家紅紅火火。

    紅託鵝膏Amanita rubrovolvata

    珊瑚菌狀擬青黴菌

    Penicilliopsis clavariaeformis

    誰能想到長得跟珊瑚菌差不多的它,居然是一類專門寄生在果實上的真菌呢。

    珊瑚菌狀擬青黴菌Penicilliopsis clavariaeformis

    如果仔細看它們生長的基質,就會發現它們專門寄生在柿屬植物的果實上。在日本也叫“柿種子茸”,意思是柿種子菇。

    珊瑚菌狀擬青黴菌Penicilliopsis clavariaeformis

    橘黃毛杯菌(毒)

    Cookeina speciosa

    橘黃毛杯菌也叫豔毛杯菌,顏色亮麗。杯狀的子囊體,以及豔麗的外表,讓毛杯菌這類真菌,成爲熱帶亞熱帶林子裏十分獨特的存在。

    大孢毛杯菌(毒)

    Cookeina insititia

    像高腳杯一樣的大孢毛杯菌,子囊盤邊緣的粗毛,可以在小的時候保護內部孢子。

    大孢毛杯菌Cookeina insititia

    橙黃網孢盤菌(毒)

    Aleuria aurantia

    外表看起來就像誰喫完剩下的橙子皮,所以它的英文名也叫“Orange Peel Fungus”,意爲“橙皮菌”。

    橙黃網孢盤菌Aleuria aurantia

    多地歪盤菌(毒)

    Phillipsia domingensis

    肉肉的,像小蘋果一樣。歪盤菌:我是不是你的小心肝。和中華歪盤菌的一個區別在於,後者的表面具有黃色斑點,更像豬肺一些。

    多地歪盤菌Phillipsia domingensis

    中國皺木耳(食)

    Auricularia sinodelicata

    皺木耳其實是一個複合羣,中國的皺木耳,就在21年獨立了出來,並被冠以“中國皺木耳”一名。

    中國皺木耳Auricularia sinodelicata

    蟻窩線蟲草

    Ophiocordyceps formicarum

    一個頭的線蟲草好找,兩個頭的也時常能見到,但三個頭的就真不好看到了。

    蟻窩線蟲草Ophiocordyceps formicarum

    球束梗孢黴

    Gibellula sp.

    球束梗孢黴屬真菌,像美麗球束梗孢黴Gibellula pulchra就專門寄生在蜘蛛上。

    白僵菌

    Beauveria sp.

    蟲草科下的一類寄生菌,它們其實是蟲草屬真菌的無性型。可能是貓棒束孢白僵菌Beauveeria

     felina那一類。

    白僵菌Beauveria sp.

    下垂線蟲草

    Ophiocordyceps nutans

    因爲它喜歡寄生在椿科昆蟲(因爲鼻長而得名椿象)上,所以也叫椿象蟲草。

    下垂線蟲草Ophiocordyceps nutans

    園圃牛肝菌(食)

    Hortibotelus sp.

    園圃牛肝菌屬Hortiboletus來源於hortus,意爲花園,其模式種H. rubellus的典型棲息地就在園圃、花園邊。菌肉傷後會變藍色。

    園圃牛肝菌Hortibotelus sp.

    本場最佳小紅帽獎得主其二,美得我要和它留影。

    本文原作者毛竹老師(微光注)

    勐宋鬼筆(不明)

    Phallus mengsongensis

    這是2014年在西雙版納發現的新種,他們去看寄生花的路上看到的鬼筆,實在讓我羨慕。

    勐宋鬼筆Phallus mengsongensis

    慄生小菇(不明)

    Mycena castaneicola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類專門生長在板栗果實上的小菇。

    慄生小菇Mycena castaneicola

    它們就像荷花,也同樣出淤泥而不染。

    慄生小菇Mycena castaneicola

    小菇(不明)

    Mycena sp.

    應該是M. sect. Sacchariferae那組的,像軟弱小菇M. tenerrima也在這組裏。

    小菇Mycena sp.

    簇生垂幕菇(毒)

    Hypholoma fasciculare

    版納的長期住戶,每次大家來版納植物園的溝谷雨林,都能看到這個生長在入口邊的蘑菇,所以每個人總要把這個蘑菇問個遍。

    簇生垂幕菇Hypholoma fasciculare

    老有人問,所以強烈建議園區給它們做個蘑菇標示牌。

    簇生垂幕菇Hypholoma fasciculare

    白小鬼傘複合羣(毒)

    Coprinellus disseminatus complex

    白小鬼傘作爲一個複合羣,包含多個外觀相似的近緣種。

    白小鬼傘複合羣Coprinellus disseminatus complex

    怒放刺毛鬼傘或近緣(不明)

    Tulosesus velatopruinatus

    刺毛鬼傘屬名的拉丁名詞源於setulosus的變位詞,意爲“有刺毛、剛毛的”,表示其菌蓋和菌柄上的刺毛,其實是其蓋生囊狀體。

    怒放刺毛鬼傘或近緣Tulosesus velatopruinatus

    如果單看氣質,刺毛鬼傘相比小鬼傘往往要纖細一些。

    怒放刺毛鬼傘或近緣Tulosesus velatopruinatus

    非洲雪白擬鬼傘或近緣(毒)

    Coprinopsis afronivea

    上次在大明山給貓菇採過一個近緣種,菌蓋菌柄上的白色菌幕十分明顯。

    非洲雪白擬鬼傘或近緣Coprinopsis afronivea

    擬鬼傘(不明)

    Coprinopsis sp.

    某種擬鬼傘小時候,菌蓋上的毛狀菌幕十分明顯。

    擬鬼傘Coprinopsis sp.

    老傘(不明)

    Gerronema sp.

    猜猜爲什麼叫老傘?

    老傘Gerronema sp.

    小奧德蘑(食)

    Oudemansiella sp.

    小奧德蘑這一類因爲帶有嗜球果傘素和小奧德蘑素,能抗腐抗蟲殺菌,所以子實體通常完整,平時不容易找到動物啃食的缺口。

    小奧德蘑Oudemansiella sp.

    粉塵環柄菇(不明)

    Coniolepiota spongodes

    這個角度拍得不是特別好,菌幕看起來好像會刺人,但摸起來特別軟,跟海綿似的,所以也叫海綿鱗環柄菇或者粉塵環柄菇,種加詞就海綿的意思。

    粉塵環柄菇Coniolepiota spongodes

    珊瑚狀冠鎖瑚菌(食)

    Clavulina coralloides

    子實體尖端常呈密集分枝狀,似野鳥羽冠一般,與冠鎖瑚菌Clavulina cristata屬同物異名。

    珊瑚狀冠鎖瑚菌Clavulina coralloides

    珊瑚菌

    Clavaria sp.

    這類珊瑚菌非常脆,稍微碰一下就會斷掉。

    珊瑚菌Clavaria sp.

    須瑚菌(不明)

    Pterula sp.

    像極了海里的珊瑚,珊瑚菌的形態實在太令人印象深刻。

    須瑚菌Pterula sp.

    發光小扇菇或近緣(不明)

    Panellus luxfilamentus

    這個就是夜光菇了,和小扇菇Panellus pusilus是近緣種,但晚上沒來看,也不方便帶回去。雲南這個種跟廣西拍到的不大一樣,宏觀形態有點區別。

    發光小扇菇或近緣Panellus luxfilamentus

    到了晚上就會發出幽幽的綠色熒光(森林裏的小夜燈)。

    毛皮傘(不明)

    Crinipellis sp.

    作爲小皮傘科的成員,你完全可以把毛皮傘看作是菌蓋帶毛的小皮傘,沒毛病。

    毛皮傘Crinipellis sp.

    小皮傘(食)

    Marasmius sp.

    粗糙得把它歸在小皮傘屬,但這一類有些被調整到隱皮傘屬Cryptomarasmius了,所以,不好說。

    小皮傘Marasmius sp.

    別說,這一類真菌的菌褶別提多好看,像火車一樣,所以小皮傘在國外也叫風車傘。

    小皮傘Marasmius sp.

    擬金錢菌(不明)

    Collybiopisis sp.

    菌柄有附着物、無明顯氣味的是擬金錢菌,無附着物或有附着物、帶明顯氣味的是裸腳傘。

    擬金錢菌Collybiopisis sp.

    紅菇(不明)

    Russula sp.

    紅菇屬Russula一詞,源自拉丁文russus,意爲“紅色的”。

    紅菇Russula sp.

    另一個紅菇屬成員,紅菇也不全是紅色的,這個就偏紫色了。

    紅菇Russula sp.

    黃褐小孔菌(藥)

    Microporus xanthopus

    因爲形如燈盞,所以也叫盞芝。古人喜歡用芝來稱呼一些多孔菌,比如說靈芝,雲芝。

    黃褐小孔菌Microporus xanthopus

    如果你仔細瞧,可以看到中間的兩個圈,其實是兩個子實體長一塊了,也可以把它叫做情人菇(旅遊景點這味不就來了)。

    黃褐小孔菌Microporus xanthopus

    血紅栓孔菌複合羣(藥)

    Pycnoporus sanguineus complex

    原來歸在密孔菌屬,別說,這次來美國,看到的密孔菌和國內的還真不一樣。

    血紅栓孔菌複合羣Pycnoporus sanguineus complex

    扁韌革菌(藥)

    Stereum ostrea

    像貝殼一樣的假火雞尾,辨識度還是很高的。

    扁韌革菌Stereum ostrea

    羊角衣

    Baeomyces sp.

    羊角衣算是山裏常見的地衣型真菌了,環境好的地方,稍微往石頭上找都可以見到。但這一類其實分類地位有點複雜,像小羊角衣最近就被調整到了假羊角衣屬Dibaeis。

    羊角衣Baeomyces sp.

    黑蛋巢菌

    Cyathus sp.

    鳥巢菌的區分主要看“蛋”(小包)的顏色,蛋是黑色的叫黑蛋巢菌,然後還有白蛋和紅蛋,這個蛋還年輕,老了就黑了。

    黑蛋巢菌Cyathus sp.

    ———————————————————

    寫在後面

    由於水平有限,出現錯誤在所難免。如發現文中有任何不對的地方,還懇請各研究及愛好者指正,極爲感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