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黑帆》爲什麼M站開分2.9,究竟問題出在哪?

很難想象,一個由頂級遊戲公司育碧打造的遊戲。一個2013年立項、2017年對外開啓宣傳,2024年才發佈開發週期長達6年多的遊戲。一個開發預算超過1.2億美元(Kotaku給出的數據)的遊戲。M站開局評分,纔有2.9分。

小航母懷着這個巨大的疑惑,去玩了《碧海黑帆》後,實話實說我甚至覺得M站這個分還高了點。接下來,小航母就根據自己體驗告訴大家這個遊戲究竟問題出在哪?

初識碧海黑帆,這遊戲挺不錯呀!

其實《碧海黑帆》小航母自己上手玩的前六個小時,體驗相當不錯。整個遊戲海水模型和質感做的相當不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你能感覺到海水如同玻璃般的通透,在天氣惡劣的時候你也能感覺到海浪的波濤洶湧的彭拜感。海盜船在轉向的時候,你也能聽到木板咔咔作響的細節音。

遊戲戰鬥場面也很不錯,火炮打擊感非常足。整個遊戲玩家可以攻擊別的船、可以捕殺海怪、可以採集資源、可以攻佔據點、可以圍獵海軍艦隊、可以尋寶、可以追殺月光下的幽靈船、還可以對自己的海盜船進行一定程度上的DIY。

小航母唯一覺得遺憾的是,這個遊戲連獵鯊都有,爲什麼沒有釣魚機制。育碧難道不知道在3A遊戲裏面釣魚小遊戲有多受玩家歡迎麼?而且海盜船長,閒着沒事幹的時候釣釣魚不是很有意思的設定麼?

如果你聽完小航母上面的描述,你也許會覺得這遊戲不差呀。小航母自己玩的時候,我前三個小時也是這麼覺得的,我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M站很罕見的抽風了,畢竟如今世界比較瘋狂,什麼奇葩事都有可能發生。

三小時後,我開始覺得這好像育碧罐頭味出來了

玩了三小時後,我開始漸漸覺得這遊戲育碧罐頭味出來了。整個遊戲任務同質化非常明顯,戰鬥非常同質化,就是打對面船高亮紅色標記的弱點。幾乎沒有戰艦剋制這一說,就是無腦堆船的數值。戰艦上的炮就幾種,然後每個炮分很多的等級,玩家只需要不斷升級更高等級就行。

劫掠據點一模一樣,玩家進到據點裏面先把炮塔打了,然後就等着劫掠進度條上漲。期間會有敵方戰艦支援過來,然後把這些戰艦消滅了就行了,整個地圖七十幾個劫掠據點,全部都是這種模式。然後玩家要造什麼東西,很簡單先去搞到藍圖,然後去搞材料,然後去鐵匠鋪造東西,流程一模一樣。

你玩了三四個小時《碧海黑帆》後,你就會感覺育碧那個罐頭味出來了。但是衆所周知育碧遊戲罐頭味的遊戲又不止這一個,多《碧海黑帆》一個不多,少《碧海黑帆》一個不少,怎麼評分能三分不到啊!但是隨着小航母繼續玩下去我發現了問題所在。

你和我說這是海盜啊?

當小航母開始做海蛇社任務的時候,我開始漸漸明白這個遊戲問題出在哪了,我只能說2.9分真的高了!玩家玩到一定程度會出現一個海蛇社的組織,我一開始以爲是類似海盜聯盟的東西,結果後面我發現這是什麼物流公司。

遊戲玩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開啓海蛇社。然後他就會讓玩家去佔領一些點位,然後這些點位就會產出資源,還有海蛇幣,一種獨立的貨幣。然後玩家就要開始在這些地方投資建廠,玩家投錢就算了,還需要玩家自己去拉貨。整個地圖目前有七十幾個點需要玩家拉貨,而且沒有那種一鍵收貨的機制,而是讓玩家真的一個點一個點去收租。當年《刺客信條:奧德賽》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問號讓玩家頭暈目眩,你現在這個收租點密度讓人覺得有過之而無不及你知道麼?

最關鍵的是,這個遊戲排位系統不是看你搶了多少船,不是看你幹了多少海獸,而是看你拉了多少貨來排段位。既然這樣,還當什麼海盜,乾脆去英國皇家海軍那邊應聘個運輸大隊長職位算了。或者去荷蘭海軍那邊,去當個貨真價實的海上馬車伕唄。如果你不加入收租的隊伍,你就沒法兌換等級非常高的火炮,也買不了目前整個遊戲中最強的那艘縱火船的藍圖,也就是逼着玩家去當海上貨拉拉。沒錯,你花400多塊,買了個說自己是海盜的遊戲,結果你進遊戲,變成去海上當貨拉拉和收租中介,而且遊戲還給你按KPI整個段位,然後給你段位獎勵。

什麼是海盜?海盜是機會主義者,追求的是要麼一夜暴富,要麼一夜清零。你擱這玩固定資產投資呢,乾脆別叫《碧海黑帆》了,叫《海上投行》算了。《加勒比海盜》看過麼,《海賊王》看過麼?裏面的海盜都是追求自由,追求是寶藏,不是追求我擱這擱那收租當貨拉拉的。玩家花四百多,去遊戲裏面上班是吧?

這時候肯定有人說GTA也拉貨啊,問題GTA拉貨的錢可以拿去買飛機、買別墅、買夜店、買地堡、買坦克、買遊艇。《碧海黑帆》開發六年多,船也沒幾艘。你買個比別人僅僅是等級更高的炮,別人是迫擊炮一級,你迫擊炮四級。然後你倆比賽拉貨,真的不如給個蒸汽機,拉貨我覺得給個蒸汽機比給個炮強太多了。

《碧海黑帆》這個遊戲是有交易系統的,玩家與玩家之間的船在港口相互靠近的時候能交易。這種微交易在網絡遊戲裏面真的很多,育碧從其近期對於《彩虹六號:圍攻》的飾品改革上來看也是對微交易充滿了興趣。在《碧海黑帆》確實存在獵殺世界BOSS,獵殺巨型海怪,圍獵海軍艦隊高價值船隊的任務。但是我和我朋友,我倆等級差很多,完成一次這樣的任務。一個拼命打,一個瘋狂划水,最後得到的東西幾乎是一樣的,我不知道交易系統有什麼意義?大家都有的東西,有啥好交易的?

整個遊戲明明世界boss,爲什麼不學學傳統網遊爆不同裝備呢?結果學了手遊,就是讓玩家去肝遊戲,去在一模一樣的瑣事上無限消耗時間,比誰能在遊戲裏面燒時間。甚至海蛇社很小心機只給藍圖,不給成品,讓玩家不得不去多幹一次打材料這種事。育碧啊你的《碧海黑帆》,可真是讓玩家在燒時間上煞費苦心。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做了六年,有做3A經驗的大廠商,售價400多買斷制遊戲幹出來的事。

小航母說句不好聽的,育碧啊,但凡你僱幾個暴雪那邊做《魔獸世界》淘汰員工,也不至於把遊戲做成這個樣子。碧這幾年推出作品基本銷量都沒有爆品,整個公司財務狀況不容樂觀,同時本身工作室太多太臃腫。新加坡工作室花了6年多時間,燒掉1.2億美元資金,最終做出這種東西,真的有點離譜。

就小航母對於育碧的瞭解,這家公司往往就是開始遭遇危機的時候,會拿出驚豔世人的作品。日子過得太順,他就作,然後就整一堆爛活。育碧目前已經進入到逆風局了,真希望育碧能像曾經拿出《刺客信條》初代,以及《孤島驚魂3》時候拿出一部真正振奮人心的作品。而且通常肩負這種拯救世界任務的就是蒙特利爾工作室,接下來幾年關注蒙特利爾工作室作品,大概率就知道育碧最終會走向何方了。

《碧海黑帆》其實也可以改變,畢竟這是一個長線運營的遊戲,版本大改也不是不可以的。我只是覺得育碧應該去理解一下,什麼是海盜,什麼是機會主義。育碧真應該好好了解一下微交易這種東西,學學人家V社CSGO是怎麼做可交易物品的。例如玩家拿到藏寶圖,或者擊殺海怪,能得到一個隨機箱子什麼的,搞個開箱起碼也算符合如今遊戲行業主流。一個400多賣斷制遊戲,讓玩家硬肝,有點過分了啊!甚至我想說,哪怕給玩家一個小島,讓玩家投入大量資源去建船塢,建工坊什麼的都會有大量玩家願意去遊戲裏面搬磚。育碧倒好,讓玩家去跑租,而且這些工坊貌似30多天後賽季結束還會重置。

玩家希望的是做一個海上自由航行的海賊,火炮與海風齊鳴。玩家希望看到的是,黑旗與英國皇家海軍風帆在海上盡情廝殺,玩家希望看到的是能夠看見海洋傳說中那些魑魅魍魎,追獵那些超神祕的海獸。《碧海黑帆》明明有着相當不錯的海水質感,有着非常出色的畫面建模,整個遊戲細節到能看到海鳥略過船帆,能讓水手在深夜的大海中對着月亮唱船歌。可是爲什麼偏偏做成了一個讓玩家去拉貨,去收租的遊戲。

我是小航母,一個業餘的遊戲博主。原創不易,你的關注是我更新最大的動力~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