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龍賀歲福滿門,瑞氣盈庭萬象新。
龍舞九天映輝煌,歲歲平安福祿長。
2024年是中國農曆甲辰龍年。
春節臨近,龍年的祝福傳遍千家萬戶。龍”有關的吉祥成語同樣可以作爲祝福用語。
下面列舉了不少和“龍”有關的成語,看看哪些是您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吧。
一、人中之龍(rén zhōng zhī lóng)
出自:《晉書·宋纖傳》:“ 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解釋:晉代人宋纖厭惡官場生活,立志不參與政事,過着隱居生活。當地太守馬岌仰慕他的人品,特地去請他出來做官。宋纖猜到馬岌的來意,立即關門拒見。
馬岌認爲宋纖能不爲高官厚祿所動,潔身自好,清貧自守,感慨地稱他是人中之龍。
現在比喻人中豪傑。
二、活龍活現(huó lóng huó xiàn)
出自: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初時也疑惑,被呂寶說得活龍活現,也信了。”
解釋:形容神情生動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樣。
三、畫龍點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
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
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爲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解釋: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四、蛟龍戲水(jiāo lóng xì shuǐ)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一回:“ 餓虎撲食最傷人,蛟龍戲水能兇惡。”
解釋: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五、龍馬精神 (lóng mǎ jīng shén)
出自:唐·李郢《上裴晉公》:“ 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
解釋: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
比喻人精神旺盛。
六、筆走龍蛇(bǐ zǒu lóng shé)
出自:唐·李白《草書歌行》:“ 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解釋: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七、乘龍配鳳(chéng lóng pèi fèng)
解釋: 比喻得佳偶,結良緣。
八、麟鳳龜龍(lín fèng guī lóng)
出自:西漢·戴聖《禮記·禮運》:“ 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解釋: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徵吉兆。
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九、鳳表龍姿 (fèng biǎo lóng zī)
出自: 明·張鳳翼《紅拂記·俊傑知時》:“ 瞥然一見,鳳表龍姿自出羣,雌雄勝負隱然分。”
解釋:形容英俊的儀表。
十、神龍馬壯(shén lóng mǎ zhuàng)
解釋:形容人身體健壯、氣宇軒昂。
十一、龍爭虎鬥 (lóng zhēng hǔ dòu)
出自: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 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后,枉以後龍爭虎鬥,都是俺鸞交鳳友。”
解釋:形容鬥爭或競賽很激烈。
十二、矯若遊龍( jiǎo ruò yóu lóng)
出自:明·梅鼎祚《玉合記·義姤》:“看他矯若遊龍,超逾集烏。……夜月紅樓,樹下霓裳出月。是好舞也。”
解釋: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同“矯若驚龍”。
十三、魚躍龍門(yú yuè lóng mén)
出自:《辛氏三秦記》:“ 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餘,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逢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爲龍。”
唐·元弼有《魚躍龍門賦》。 明代高明 《琵琶記·南浦囑別》:“但願魚化龍,青雲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宮。”
解釋:比喻事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十四、藏龍臥虎(cáng lóng wò hǔ)
出自: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 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解釋:隱藏着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十五、龍吟虎嘯 (lóng yín hǔ xiào)
出自:漢·張衡《歸田賦》:“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解釋: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也形容人發跡。
十六、龍蟠鳳翥(lóng pán fèng zhù)
出自:宋·蘇軾《水龍吟》詞:“ 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翥。清淨無爲,坐忘遺照,八篇奇語。"
解釋:常指賢者遁世歸隱。
十七、鳳翥龍驤(fèng zhù lóng xiāng)
出自:唐·貫休《獻錢尚父》:“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明·孫柚《琴心記·牛酒交歡》:“新築沙堤行宰相,喜今朝鳳翥龍驤,燕友逢春,鶯朋出谷。”
解釋:形容奮發有爲。
十八、飛燕游龍(fēi yàn yóu lóng)
出自:清·洪昇《長生殿·舞盤》:“ 宛若翾風迴雪,恍如飛燕游龍。”
解釋:像飛燕一樣地輕快,像游龍一樣地柔曲,形容體態輕盈柔美。
十九、龍眉鳳目(lóng méi fèng mù)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 馬上那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脣。”
明·馮夢龍 《醒世恆言》第十三卷: “ 到二郎神廟中.... 但見:龍眉鳳目,皓齒鮮脣。”
解釋:形容人英俊,氣度不凡,多用於男性。
二十、龍韜豹略 (lóng tāo bào lüè)
出自:宋·張元幹《代上折樞彥質生朝》:“筆陣詞鋒明藻色,龍韜豹略系安危。”
解釋:同六韜三略,指兵法。
二十一、虎躍龍驤(hǔ yuè lóng xiāng)
出自:明·方孝孺《尚友五贊·諸葛武侯》:“ 綜覈萬變,以義而動。虎躍龍驤,天下震恐。“
解釋:形容威武雄壯的樣子。
二十二、跨鳳乘龍(kuà fèng chéng lóng)
出自:明·單本《蕉帕記·備聘》:“ 喜融融,好似蕭郎秦女,跨鳳乘龍。”
解釋:比喻結成夫妻或成仙。
二十三、乘龍快婿(chéng lóng kuài xù)
出自:西漢·劉向《列仙傳》捲上:“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爲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
一日,皆隨鳳凰飛去。故秦人爲作鳳女祠於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
解釋: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現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
二十四、踞虎盤龍(jù hǔ pán lóng)
出自:元·湯式《哨遍·新建構欄教坊求贊》:“ 三尺臺包藏着屯鶯聚燕閒人窟,十字街控帶着踞虎盤龍舊帝基。”
解釋:形容地勢雄偉壯麗。
二十五、打鳳撈龍(dǎ fèng lāo lóng)
出自: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 也不須打鳳撈龍,別選元戎。”
解釋:比喻搜索、物色難得的人才。
二十六、一龍一蛇(yī lóng yī shé)
出自:《莊子·山木》:“ 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管子·樞言》:“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
解釋:意思是忽而像龍的出現,忽而像蛇的蟄伏變化多端。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着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參考書目:
1.《現代漢語詞典》
2.《成語大詞典》
3.《中華成語詞典》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