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好科目三,收入就過萬!海底撈跳的科目三到底是啥?

最近,不少人的抖音,微博被海底撈跳“科目三”刷屏了。

在部分海底撈門店,只需要對服務員說“來個科目三”,就會有服務員爲你來上一段魔性的舞蹈:搖花手、扭腰、擺胯,還有半崴不崴的腳,配合節奏鮮明的音樂,彷彿跳出了我的精神狀態。

一邊喫火鍋,一邊還能觀看免費的舞蹈表演,漸漸地,“不是男模點不起,是海底撈科目三更有性價比”的梗在網上傳開來,去海底撈點“科目三”的人也越來越多。

有的小哥顏值出衆,舞技超羣,結果檔期爆滿,一天下來感覺人都要跳瘋了……


科目三是什麼

原本是駕駛證考試的名稱,怎麼“科目三”還成了舞蹈了呢?

一項主流的解釋是,這一叫法來源於廣西:每一個廣西人都會經歷一場考試,科目一的內容是唱山歌,科目二的內容是嗦米粉,科目三是一套絲滑的舞蹈動作。

The Show Must Go On

據傳言,海底撈給與會跳科目三的服務員高達1.2萬的月薪。

只不過是海底撈鼓勵創新的這個政策起到了關鍵作用。海底撈在享受到多波互聯網紅利後,也已經很懂的和流量相處。

如果我們同時對比科目三,近期做了演唱會的小楊哥,再對比年輕人的一些流行愛好躲貓貓,飛盤。我們就會發現,海底撈這一波真的賺麻了。

整個社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場大秀。臺上的品牌輪番登場,看起來是海底撈在聚光燈下,實際上卻是我們每一個消費者被拼命研究。

海底撈讓人尷尬的生日歌,茅臺冰淇淋,茅臺瑞幸,讓人害怕尷尬又上頭的慫火鍋...在這場表演中,每一個品牌都害怕被忘記,都害怕年輕人不來。討好了年輕人,就能讓年輕人慷慨付錢。

唯一應該慶幸的是,海底撈所代表的是服務業,享受到紅利的是消費者。

真正的服務員雖然被規則限制,可是規則卻又給了大家更多的機會。這個奇妙的世界。

困在算法裏,留在記憶中

也許等有的小朋友老了之後,還會想起23年搖花手,奇特舞步的瘋狂,用留戀的語氣和自己的孫子講這段經歷。

“爺爺我呀,在海底撈和服務員跳過科目三噢”

“我們都看過動圖啦”

無論怎麼看,這也都是普通人的高光時刻。


最後暗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