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科學家發明了首個可食用充電電池

意大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熱那亞成功地創造出了一種完全可食用的可充電電池。

這些研究人員在《先進材料》期刊上發表了題爲《一種可食用的充電電池》的論文,描述了他們的概念驗證電池單元。

可食用電子產品已經存在了幾年,儘管仍處於早期階段。它們用於監測腸道健康、遠程監測人體內部,以及快速監測食品質量。

這類產品需要的就是可食用電池——電源。

研究人員的這種可食用電池將核黃素(維生素B2,存在於杏仁、酸奶和雞蛋中)作爲負極,槲皮素(一種食品補充劑,也存在於刺山柑、蘋果和紅葡萄酒中)作爲正極。

爲了增加電導率,他們使用了活性炭——一種可作爲非處方藥購買的物質。而電解液則是基於水的。

電池中必需的隔離層以防止短路,使用的是壽司中的紫菜製成。

電極封裝在蜂蠟中,並從纖維素衍生的支撐棒上伸出兩個食品級金接觸點——糕點師傅所使用的可食用金箔。

研究人員開發的這款可食用充電電池單元的工作電壓爲0.65伏,這一電壓低到不會在人體攝入時造成問題。它能在12分鐘內提供48微安的電流,或在一個多小時內提供幾微安的電流,足以爲小型電子設備,如低功率LED燈提供有限時間的電源。

關於電池的可充電特性,研究人員在論文引言中指出,開發可充電電池對於綠色電子產品至關重要,因爲這使得電子產品在應用允許的情況下(例如,食品監控)得以重複使用,從而顯著減少廢物。

然而,如果有人食用了電池且未排出,則充電功能無從談起。他們進一步解釋說:

雖然電池的可充電特性對於人體內部的短期應用不是特別有用,但可以在人體外充電的可食用設備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因此,當前這種小型設備尚不能爲電動汽車供電或在家中使用太陽能來維持照明,而且這種情況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當然,您也不會希望喫掉電動車的電池。

但現在這種小型、可食用、可充電的電池可能爲將來發明更大型的基於食品的可充電電池奠定基礎。研究團隊已在研發容量更大的設備。

研究的共同作者伊萬·伊利奇解釋說:

這種可食用電池對於儲能領域也極富吸引力。隨着電池需求激增,如何不使用有害材料來製造更安全的電池,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儘管我們的可食用電池不會爲電動車供電,但它們證明了可以使用比目前鋰離子電池更安全的材料來製造電池。我們相信,這些電池將激勵其他科學家制造更安全的電池,爲真正可持續的未來鋪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