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经验贴,真题讲解(综合分析题)

       写在前面:上一篇通用思路帖子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感谢大家的支持!

       很多小伙伴对大作文题比较感兴趣,本来按照我们的投票结果该给大家讲作文题的,但是这几天我在写作文题的文章时,由于作文题体系及其庞大,每个部分(标题、开头段、找分论点、展开论证、对策段、结尾,文章论证结构等)都能单独写好几篇文章来讲,对于楼主本人来讲工作量过于繁重,会耽误出其他题型的经验贴,而且仅靠几篇文章也讲不清楚大作文。

       因此我计划把作文放在本系列的最后,有条件的话单独开一个大作文专题讲。本期先讲投票数第二高的题目,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类题——综合分析题

       本篇均为个人经验分享,仅供参考。

一、认识题型

       综合分析题顾名思义,其题干中通常会有“谈谈你的理解、谈谈你的认识”之类的提示词,让考生对文中某一关键词、句进行分析(以划线的方式标注出)少数难度大的试卷则为“对···进行评析/判断,···讲的有无道理”,出现较少,这里我们只讲“谈理解”题型。

       一般在申论试卷的第二、三道题出现,不绝对,根据考情不同,有的地区省考不会出现此题型,国考副省级、地市级常考,行政执法不一定。

二、解题思路

       此类题类似小作文,不论题目有何要求,其逻辑性是必然要求。此类题对概括能力不如概括题要求那么严格,更多考察分析过程中各部分的内在连接,考察逻辑能力。

       很多小伙伴私信我讲这道题时,提到最多的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分析,没有思路,被题目中出现的没见过的词句吓住了,那么我们不妨用我们熟知的名词来代入:“请谈谈你对躺平式干部的理解”,看了那么多新闻报道是不是一下就来思路了:“躺平式干部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严重的危害,国家是怎么解决躺平式干部的,群众应该怎么去看待··· ···”。

       那么我们可以归纳出“综合分析题”的一般思路:

       1、是什么:对划线词句做解释或背景引入。

       2、为什么:为什么出现了这个现象(该词句有什么表现?好的意义?合理性?现实危害?),有什么就写什么,不是每个部分都要写上去。这个部分是这道题的核心重点。

       3、怎么办:针对“为什么”中的结论进行解决,好的就继续保持,不好的就针对性提出对策。(这一部分并非重点,文中有就照抄下来,没有就不用写或者一笔带过点到为止,毕竟不是对策建议题)

       注:以上三个部分全部由所给材料中得出,按照顺序写。本类型题对语言要求不高,只要把内在逻辑阐述清楚即可,形式可以多变。

现在我们用一道真题来讲解如何运用以上思路。

三、边讲边练

       本次选取的是2021年国考地市级真题,比较经典的一道《种戏》:

1-4段

5-7段

8-9段

10-11段

题干

        1、关于“是什么”。问“理解”,优先在划线词句的同一段或者前后段落找寻是否有关于其性质或者表现的描写(就近原则),甚至是在全文范围寻找,其特征是明显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其具体含义或者具体做法)。

       这一题中,由于划线句位于尾段,均为对策性语言,前一段也是偏对策性的语言,因此应当放眼前文寻找,最终在第4段找到了有关于“种戏”的表现描述:“文化惠民工程,结对子育骨干,鼓励民间······表演能力。”

       用下定义的语言进行串联,因此性质表述段为:“种戏是一种惠民工程,其通过开展结对子育骨干,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发展,对乡村文艺人才进行传帮带,以提高其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这个虽然也是对策,但和后文对策相比明显更加宏观,高度更高,且和“惠民工程”这一性质位于同一段,关联性更强,因此作为性质部分)

       2、关于“为什么”。通常情况下,问“理解”的一类题表明作者对该现象的观点本身是正确的,因此应当重在分析其意义,合理性,如果没有明显意义但对策比较多时,应当根据对策适当反推意义,原文有意义的,直接抄下来,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要做到有问有答,尽量回答。

       通读全文,文中对种戏的具体做法描述比较多,并附带有相应的好处,但纯意义部分不多,只分析意义则内容上有欠缺,因此应当按照合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即“做法+意义”,先找具体做法并适当反推,用动宾结构组织语言。该部分表述为:其合理性在于“借民间生活礼仪,培育戏曲在乡村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有助于在乡村推广普及戏曲艺术(6段)”“通过调查来了解村民喜好,以个性化演出博得村民欢迎(7段)”“通过现代化创新吸引人才关注,贴近乡村生活加入现代化元素,令戏曲扎根乡村(8段)”“普及戏曲知识,培养民众,让民众了解、认识和喜欢戏曲(9段)”“挖掘有潜力的人才加以培养,以反哺农村,使戏曲持续发展(10段)”

        3、关于“怎么办”。这一部分不是重点,如果文中没有,可以不用写,有对策的要照抄。对于文中有多个对策的时候,只有尾段的才是这个现象的真对策。

       这篇文章的尾段,也就是划线句子的后面有如何才能做到“种戏”的具体表述,直接一句话概括抄下来即可:“因此要求我们遵守戏曲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回归民间和群众,才能使戏曲在乡村焕发生命力。”

      本题完整答案表述为:

       “种戏是一种惠民工程,其通过开展结对子育骨干,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发展,对乡村文艺人才进行传帮带,以提高其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

       其合理性在于:(1)借民间生活礼仪,培育戏曲在乡村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有助于在乡村推广普及戏曲艺术(2)通过调查来了解村民喜好,以个性化演出博得村民欢迎(3)通过现代化创新吸引人才关注,贴近乡村生活加入现代化元素,令戏曲扎根乡村(4)普及戏曲知识,培养民众,让民众了解、认识和喜欢戏曲(5)挖掘有潜力的人才加以培养,以反哺农村,使戏曲持续发展。

       因此要求我们遵守戏曲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回归民间和群众,才能使戏曲在乡村焕发生命力。”(共276字,可适当丰富)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或者私信。觉得有用的话帮我点点赞充充电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