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Y》——整体优秀的国产之光

一款女性主角的横版动作游戏,一袭银发的飒爽主角艾希、有意思的meta元素、手感不错的闪避终结设计,在2016年《ICEY》独树一帜,就算在2023年的今天也有人称它为“国产之光”,甚至奉为神作。

占比极大的meta元素

我们通常把游戏中超出玩法本身的元素称为meta,在2016年《ICEY》中的meta无疑是属于很时尚的元素,它带给很多玩家惊喜感。喋喋不休的旁白似乎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它会为没有骗到玩家而“恼羞成怒”,也会因指引玩家来到错误的地方而“幸灾乐祸”。于是便有了流传在玩家圈子里的名言——“艾希明白,跟着箭头走,她就没办法获得所有奖杯”。

好吧,还是要说一下虽然游戏中也有分享游戏的制作思路与经验之类的设计,但meta主体仍比较单调——让玩家“反引导”。

防反不错,但打击手感不足

在刚接触《ICEY》时我并不觉得它有那么好,相反萌生出徒有其名的想法。不算出色的打击手感,搓招也略显僵硬,用现在的横版动作游戏整体水平来看,艾希实在是很普通的那一类。

游戏中的防反主要通过在敌人攻击时闪避,然后打出终结技的操作。这样的闪避终结在熟练后有着不错的手感,搭配上比较炫酷的科幻特效,在打斗方面《ICEY》算是中规中矩。

整体优秀的国产之光

有趣但实则并不深入的meta、有优有劣的act,怎么看似乎它都与“神作”并不沾边,相反则更靠近了“平庸”一词,当产生这样的想法后我看到了它的发布时间——2016年11月。好吧,当时我还是一名中学生。仔细想想,似乎没有哪款国产单机游戏过了近七年仍这么有生命力。即使用2023的眼光来看《ICEY》,它也仍可圈可点;放在2016年的国产游戏市场,它带给了当时玩家很新奇的体验,在2017年发布免费dlc并附带新剧情,厂商属实良心,如此看来也当得起“国产之光”的名号。

下一部在路上

就在我写下这篇文章前几个小时,游戏主创马克在B站发了一条“差不多了,这周开始定场景了”的动态,并附上了新一部艾希的人物模型图。

当年的团队成员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各奔东西,小团队变成了今天的“小小团队”。也许新的一部艾希要到2026年才能问世,距离《ICEY》那也已经过了十年。

#单人游戏#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