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既然只想做炒飯,爲什麼要取名叫拉麪

《星空》高級版已於昨天解鎖,目前steam在線人數突破23萬。mc站媒體評分爲87。



由於我看到評價就直接退款了,但是室友不信邪不退款,於是我們倆一起邊玩邊聊了大概八個小時左右,然後又談了半小時,終於玩了快二十小時後他也受不了了,我思來想去有些地方不吐不快


目前關於《星空》的爭論越來越多,特別是mc站上權重最高的兩家媒體IGN和gamespot打了七分。對這個七分我認爲十分恰當。

最要命的就是這個加載問題,進門加載,進飛船加載,進星球加載,進地鐵加載。代入感無限削弱。

如果B社老玩家還可以用B社特色來形容,B社傳統老玩家早都習慣了云云。那麼他們忘了,《星空》丟掉了貝塞斯達最大的傳統——開放世界。《星空》根本不是開放世界,只是一個個小箱庭的串聯,飛船隻是充當了傳送點。

遊戲叫《星空》,但是關於太空探索的部分幾乎沒有着墨多少,所有心思幾乎都花在了劇情上,把劇情和人物刻畫得很好,但是“太空遊戲”的皮下面真正“太空”的部分空空蕩蕩。

所謂的1000個星球,大多數上面貧瘠荒涼毫無生氣。由於不是開放世界,做不到無縫銜接,所有的星球本質上都是一小塊有邊界的地圖,於是平均下來每個星球都面積很小。如果給載具不到一會就跑到邊界了,所以不給載具。


這也造成了另一個更致命的問題,導致了大片大片的幾百米的任務目標距離需要手動跑路。再加上本來就很荒涼的星球根本沒有可消費的內容。跑路過程全是垃圾時間。

完全沒有了《上古卷軸5》那種在做任務的期間隨便就有了新的發現那種驚喜感。把上古卷軸非常大的一個魅力磨掉了。但是也沒用更好的東西補充上來。在這一點上,大量星球的設計在遊戲體驗上相比《上古卷軸》完全是倒退。本來就不是開放世界,非要用飛船這種傳送點做成好像開放世界的樣子。

如果貝塞斯達把所有主城區集中到一個大地圖上,取消所有無意義的星球,取消飛船系統,改成可操作載具。成一個真正的開放世界RPG,評分絕對不會是這個樣子。


老舊的引擎,做不出無縫連接的開放宇宙星空,用大量無意義星球填充,還強制玩家手動跑路,跑大量的路,路上沒有《上古卷軸》裏那些讓你好奇的內容,只有一望無際的荒漠。

《星空》好不好,對於老玩家來說,可能確實RPG玩法劇情非常好。但是劇情是最好改寫的,《星空》本質上就是換了皮的《輻射》和《上古卷軸》,把劇情裏的xx星球換成xx大陸。xx聯盟換成xx種族,劇情依然成立。


無論《星空》是不是被貶低了,先思考一下,這是一款做了八年的遊戲。八年時間,老舊的引擎,不思進取的技術。


b站c醬直播通關完當場直言:如果不告訴我是貝塞斯達這種大廠做的我早半路就跑了。感覺貝塞斯達的人做了八年遊戲,都會做遊戲但是沒有會玩遊戲的。

c醬通關直言貝塞斯達裏沒人玩遊戲


在2023年還端出來一道2013年的菜。再好喫又能如何?

在高鐵時代推出一輛蒸汽火車,再豪華又能如何呢?


很難想象十年二十年後,B社RPG還是這樣,他們該怎麼在遊戲界存活下去。

頂着《星空》的名字,玩家來就是想體驗浩瀚的宇宙,想看無垠的星空,卻幾乎沒有在太空探索上下什麼功夫。如果是這樣,何必要取名《星空》呢?把劇情裏的關鍵字改改,做成《輻射》新作或者《上古卷軸》新作不是更好麼?


如果只是想做炒飯,何必取名拉麪呢?


#星空#    #單機遊戲#   #盒友雜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