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行动”:假设苏联和盟军开战的胜负分析

Operation Unthinkable,“不可思议行动”,是丘吉尔向英国总参谋部提出的一个设想方案。和它的名字一样,这个行动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战略层面就被否决了——西方盟军于1945年夏向苏联发动突袭。

英国参谋部的战略分析

经济对比

人力/陆军兵力对比

空军对比

地理环境

可能的核武器使用

总结

英国参谋部的战略分析

在英国国家档案馆的网站上,这个已公开的档案被归类进了“冷战文件”里。

英国总参谋部给丘吉尔的回复如下,如果实施,这项计划:

  • 能获得英国和美国的全力公众支持,盟军士气正盛;
  • 英国和美国会得到波兰武装力量的支持,并且可以依靠德国的人力和(打剩下来的)德国工业;
  • 不清楚其他西方盟国是否会提供帮助,但如有必要可以征用他们领土上的军事基地以及其他设施;
  • 日本会倒向苏联;
  • 将于1945年7月1日开战。

战略目标

速胜可能会让苏联在谈判桌上让步;或者苏联有可能会决定打一场全面战争。

全面战争的胜利需要

  1. 占领足够多的苏联领土使得其军事力量无法支撑战争,或者;
  2. 决定性地击败红军使得苏联无法继续战争

以上的可能性1,无法估计盟军需要深入苏联领土多少才能取得全面战争的胜利(对比德国1942年一直打到伏尔加河,也没有取得决定性战果)

总结

1. 如果要达成政治目标(波兰自治权),需要在全面战争中击败苏联

2.和苏联的全面战争结果无法估计,但肯定会打很久。

可以看到以上英国参谋部分析的内容只是停留在战略层面,并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不过除去当时的局限性,现在我们已经有各种数据了。那接下来我们从几个角度看一下假想作战双方的对比。

经济对比

1939年,苏联GDP大约是3660亿美元,英国GDP大约2870亿美元,美国GDP大约8690亿美元。可以看到英国离苏联GDP差的并不是很远。

到了1945年,苏联GDP约为3430亿美元(没错,降了,残酷的战争导致的),美国GDP约为14740亿美元,增长70%,英国3310亿美元。

可以看到1945年英国的GDP和苏联相差已经很小了,而英美加三国的GDP总和差不多是苏联的5.3倍。因此经济层面上来看,西方盟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人力/陆军兵力对比

到1945年,美国军队总人数约为800万左右,英国不到500万(然而英国这时候已经面临严重的人力短缺),苏联约为1130万。

美国人口在二战期间稳定上涨

苏联人口下降了很多

西线的兵力对比,欧洲战场上美国有差不多300万人,英国290万,自由法国125万,加拿大少于100万,此外有25万波兰志愿军。所以在这场假想战争的开始阶段是775万对1130万,差不多1:1.45。考虑到45年夏季日本已经输得差不多了,盟国如果和苏联开战,盟军能在几个月内调集物资和兵力运往西欧,或者在亚洲开辟第二战场。

以上是大战略游戏钢铁雄心三中的战役剧本:不可思议行动。这个剧本是46年1月1日开始的,西方盟军在前线上的兵力差不多是80个师,算上后备军100个师(包括重新动员的前德三国防军)。

苏军的前线兵力是220个师左右,算上后备军300个师。不过这个剧本并没有还原出双方空军的兵力。

在兵棋游戏“统一指挥2”中,本体魔幻历史分支走向最后一关是不可思议行动。双方于1945年6月底的前线兵力对比差不多是1:1.5左右,这儿的陆军兵力相对是还原现实了。在这个时间线里,盟国远征军最高指挥部要求不得巴顿不得进攻柏林,但是美国第三军抗命夺取了柏林(这当然是玩家的选择,你可以不打这个支线目标),加上之前盟军夺取布拉格,条件齐了解锁这个隐藏关。触发“要求波兰自治权”,大林子发怒就开战了。

从补给的角度来看,苏军在45年春季的补给线已经负荷很大了。盟军的机械化程度要高得多,补给状态也相对宽裕一些。

前线兵力对比算作1:1.5,这样如果苏军不能速胜,三-四个月内彻底击溃西方盟军,迫使法国投降的话,兵力优势会被逐渐抹平。

空军对比

1945年4月,苏联在前线的飞机有17000架左右。美国陆航在欧洲有21000架飞机,英国皇家空军8300架左右,自由法国太少了忽略不计。另外美国海航在45年初有37000架飞机左右(大多数在太平洋战场),不过如果假想对苏联战争爆发,这些飞机中有不少也能部署到欧洲战场。因此飞机数量对比差不多是30000和17000,另外还有更多盟军飞机会争分夺秒运往前线。

至于飞机性能这个我不了解,不过如果这场假想战争于1945年夏爆发,P80“流星”喷气机应该是赶不上了,这玩意八月份还在试飞。就算做是双方飞机性能和飞行员水平差不多,苏联在飞机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还是无法弥补。

盟军在空军力量的对比上有压倒性优势,现代战争没空军是打不成的,人力优势也扳不过空军力量上的差距。在夺取全面制空权之后,盟军能重创苏联的补给线和工业后勤。

地理环境

以下是1945年5月1日,战争最后一周开始时的欧洲前线状态。

5月7日,欧战胜利日的前线状态。

我们这里假设的不是二战结束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划分占领区以后的状况(钢铁雄心三那个剧本里开局前线状态),是二战刚结束后的一到两个月内爆发冲突。西欧以平原为主,如果苏军需要先发制人进攻的话,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和黑森-图林根之间的富尔达山口将会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个地方在45年4月初由美军夺取,虽然当时对德国来说失去这个战略位置并没有太多后果(反正德三已经完了),不过夺取这个地方使得盟军快速向东推进,抢占了雅尔塔会议里划给苏联的一些占领区。1945年7月,苏联遵守雅尔塔协定让出了盟军划分的半个柏林,于是盟国遵守协定把这些占领区还给了苏联。

在1979年的“七天打到莱茵河”的华约假想军事行动中,富尔达山口也是首先要夺取的战略位置。如果不可思议行动发生,苏联会全力抢下富尔达山口,因为它的西面全部都是平原一望无阻,非常适合装甲部队快速推进。一旦盟军没有以最快速度抢下制空权(也就是说没能快速压制苏军的装甲部队推进,没来得及破坏苏军补给线),一直到莱茵河都无险可守。

可能的核武器使用

苏联到1948年之前没造出原子弹。美国除了洛斯阿拉莫斯试验的原子弹以外,1945年8月往日本扔了俩。46年造了9个,47年13个,48年50个。如果要打全面战争的话,拖得越久苏联越没有胜算。

总结

这里考虑的是盟军和苏联都是以把对方打回谈判桌为目的。苏联需要抢在制空权完全失去之前(也就是前线部署的空军编队丧失战斗力之前),利用暂时的陆军兵力优势,快速推进打到法国海岸,可以算是苏联的战略胜利。这样一来法国投降,欧洲盟军的巨大损失会迫使美国英国停战。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三个月左右,最多四个月。

盟军只要能在西欧撑过三四个月,增援会源源不断地抵达,盟国空军也差不多能完全掌握制空权。而几个月高烈度战斗之后,苏军的补给线也会不堪重负。拖下去的话美国英国的工业潜力远超苏联,这样可以算是盟军的战略胜利。

这么看来的话一方要速胜,一方要拖延,似乎是红军拿了闪电战的剧本,但是少了制空权。不可思议行动最终可能会陷入僵局,这里就不考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了,还好现实中没真打起来.......

在以上这个假想的不可思议行动失败的欧洲地图里,德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都变成了苏联卫星国,西班牙和希腊成了苏联盟友。丹麦挪威瑞典保持中立,结成了斯堪的纳维亚防御联盟。盟国靠着制海权还控制着北非和英伦三岛。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