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到《封神演义》:截然相反的哪吒和截教的洗白之路?

前言:“说一段神话,话说那么一家!”对于《封神演义》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哪咤传奇》,又或是罗马风格的90版本《封神演义》。以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为蓝本创作的各种作品让大家对里面的人物几度改观,到底谁好谁坏也是一直讨论的问题。(《封神纪》漫画也不错,国内有动漫叫《武庚纪》)

最近看完电影《封神》,对原著《封神演义》有很大的兴趣。浅读了一下小说的白话本。于是发现了很多和影视作品截然相反的事情。

首先就是皇帝称呼的改变,这个评论区一直口口相传的,也是最为经典的一个说法。和《武庚纪》纣王不想被神仙压迫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说商朝的纣王被称为人皇,之后周朝的皇帝被称为天子。尽管都是皇帝,但是这个地位确是实在的下降了一级。

虽说是商周两方势力的斗争,但是实际上是阐教和截教的神仙乱斗。最后结局则是以截教失败告终,导致封神榜上大部分都是截教人员。

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就是阐明大道,所以招徒只招人祖,而且只要有天赋的人族。

截教(教主通天教主):截取一丝生机为自己谋求生路。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不论人类还是妖怪都可以修炼,所以截教人数是阐教的几百倍。

申公豹的道友请留步,不知道害了多少截教子弟。

原本商朝气数已尽,但是在封神大战中,截教却逆天而行辅佐商朝。国师申公豹和闻仲都是截教人员。或许是小说和影视改编的问题,导致阐教辅佐的周朝和阐教显得不那么的光彩。

首先就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的哪吒,对于哪吒小说和影视都用了许多篇幅来描写。在影视剧里可能会进行许多原创的美化,让大家看起来觉得十分合理,但是在原版小说里面哪吒的事迹在现在看来完全就是魔童的级别。

起端是哪吒闹海,装得到生气的小屁孩,免不了要炫耀一番,于是把东海叫了个天翻地覆。东海三太子兴师问罪,被直接扒皮抽骨。东海龙王上天庭告状,结果被哪吒堵在门口打了一顿。师傅太乙真人对此更是不屑一顾,称这么小的事情不必惊扰天庭。

在被逼到自杀重生之后,对于李靖夫妇更是不停的折腾。更是要追杀李靖,直到燃灯道人将法宝玲珑塔给了李靖以后。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还有就是贪玩的哪吒的乾隆箭误杀石矶娘娘的一个童子,李靖带着哪吒前去赔罪。结果哪吒直接把另外一个童子也打成了重伤。哪吒自然打不过石矶,逃到师傅太乙真人那里。结果太乙真人也耍起了赖皮,说是哪吒灵珠子下世,一切皆是天数。太乙真人最后更是祭出法宝九龙离火罩将石矶活活烧死。(石矶是截教的)

然后就是小说正反两派统一的问题,为了突出正派胜利的来之不易和面临的艰难困阻。正派身边全是内鬼,队友一言不合就会叛变。

而反派全是牢不可破,忠肝义胆。不抛弃不放弃,截教面对阐教的人打败之后都是抓起来(似乎是为了角色的可利用?),而阐教面对截教都是直接绞杀。赵公明、三霄娘娘、魔家四将、闻仲全部被杀。

封神榜封了365位神仙,但是光是在最终的万仙大战中截教死的就不计其数。截教差不多就剩了个光杆司令独木难支。

最后推荐大家看一下漫画《封神纪》,很不错!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