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說一段神話,話說那麼一家!”對於《封神演義》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哪吒傳奇》,又或是羅馬風格的90版本《封神演義》。以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爲藍本創作的各種作品讓大家對裏面的人物幾度改觀,到底誰好誰壞也是一直討論的問題。(《封神紀》漫畫也不錯,國內有動漫叫《武庚紀》)
最近看完電影《封神》,對原著《封神演義》有很大的興趣。淺讀了一下小說的白話本。於是發現了很多和影視作品截然相反的事情。
首先就是皇帝稱呼的改變,這個評論區一直口口相傳的,也是最爲經典的一個說法。和《武庚紀》紂王不想被神仙壓迫有異曲同工之妙。
據說商朝的紂王被稱爲人皇,之後周朝的皇帝被稱爲天子。儘管都是皇帝,但是這個地位確是實在的下降了一級。
雖說是商周兩方勢力的鬥爭,但是實際上是闡教和截教的神仙亂鬥。最後結局則是以截教失敗告終,導致封神榜上大部分都是截教人員。
闡教(教主元始天尊):就是闡明大道,所以招徒只招人祖,而且只要有天賦的人族。
截教(教主通天教主):截取一絲生機爲自己謀求生路。有教無類,一視同仁。不論人類還是妖怪都可以修煉,所以截教人數是闡教的幾百倍。
申公豹的道友請留步,不知道害了多少截教子弟。
原本商朝氣數已盡,但是在封神大戰中,截教卻逆天而行輔佐商朝。國師申公豹和聞仲都是截教人員。或許是小說和影視改編的問題,導致闡教輔佐的周朝和闡教顯得不那麼的光彩。
首先就是小說的主人公之一的哪吒,對於哪吒小說和影視都用了許多篇幅來描寫。在影視劇裏可能會進行許多原創的美化,讓大家看起來覺得十分合理,但是在原版小說裏面哪吒的事蹟在現在看來完全就是魔童的級別。
起端是哪吒鬧海,裝得到生氣的小屁孩,免不了要炫耀一番,於是把東海叫了個天翻地覆。東海三太子興師問罪,被直接扒皮抽骨。東海龍王上天庭告狀,結果被哪吒堵在門口打了一頓。師傅太乙真人對此更是不屑一顧,稱這麼小的事情不必驚擾天庭。
在被逼到自殺重生之後,對於李靖夫婦更是不停的折騰。更是要追殺李靖,直到燃燈道人將法寶玲瓏塔給了李靖以後。這件事才告一段落。
還有就是貪玩的哪吒的乾隆箭誤殺石磯娘娘的一個童子,李靖帶着哪吒前去賠罪。結果哪吒直接把另外一個童子也打成了重傷。哪吒自然打不過石磯,逃到師傅太乙真人那裏。結果太乙真人也耍起了賴皮,說是哪吒靈珠子下世,一切皆是天數。太乙真人最後更是祭出法寶九龍離火罩將石磯活活燒死。(石磯是截教的)
然後就是小說正反兩派統一的問題,爲了突出正派勝利的來之不易和麪臨的艱難困阻。正派身邊全是內鬼,隊友一言不合就會叛變。
而反派全是牢不可破,忠肝義膽。不拋棄不放棄,截教面對闡教的人打敗之後都是抓起來(似乎是爲了角色的可利用?),而闡教面對截教都是直接絞殺。趙公明、三霄娘娘、魔家四將、聞仲全部被殺。
封神榜封了365位神仙,但是光是在最終的萬仙大戰中截教死的就不計其數。截教差不多就剩了個光桿司令獨木難支。
最後推薦大家看一下漫畫《封神紀》,很不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