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和槓精糾纏了!這份“反槓指南”請你收好!

大家好, 我是歐氣身邊來

在網絡世界衝浪久了,你可能時常會碰見一些與你意見相左的人,尤其是在你對某件事發表意見時,這其中少部分的確是富有理智和邏輯的人,與這類人討論時有益於雙方,並有可能得到一個更好的結論。

但是實際上大部分網絡上的人都只是處於情緒和思維慣性來發言,

更有甚者爲槓而槓,目的非常純粹,

你分享喜悅,他潑冷水;你陳述事實,他唱反調;你講道理,他胡攪蠻纏。最後生了一肚子氣,發現純屬雞同鴨講。他所有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爲了駁倒你的觀點,從而發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而且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但你如果認真思考過後,你會發現這些人講的東西根本不堪一擊。

我覺得,這絕對不是個例。

於是基於這個客觀現象的思考與分析,以及自己近年來根據這些事的經歷,這篇稿子就此而生

我希望通過這個稿子,你看完後之後跟那些所謂的“網絡槓精”對話,這樣或許就能更好的駁倒他們的歪理,並且也能更好地應對這些槓精。保護好自己的情緒和底線。

我先給各位舉一個我遇上的例子吧。

這是一個網友跟我的一個爭論,起因是電影《突破極限》男主角靠着意志和科學手段克服了毒品,我贊同男主表現出來的意志,於是發表了評論

但過了幾天後,來了個網友對我進行了回覆:

我:是的,各位可能都覺得這個影片講的太科幻,的確,妄圖以人的意志戰勝天地,戰勝客觀規律,這確實太難了不是麼,

但事實上總會有那麼幾個你所認爲的“傻”人出現,舉起火把逆着命運的洪流在黑暗中穿行。哪怕那洪流把他們撞得粉身碎骨。

有多數,就會有少數,我很喜歡希望和奇蹟這兩個詞,因爲他們代表人類的可能性,我同樣也很喜歡明天這個詞,因爲人類的可能性就包含在其中,不管是好的,壞的,悲傷的,快樂的,都在明天這個詞裏面,

是的,可能性,多麼富有魅力的一個詞。

沒錯,世界的絕望,痛苦依舊,但希望依然存在,

命運的預言重要嗎,不 ,重要的是選擇。

人類始終都蘊含着可能性。

網友:不要用你那無力的文字淡化毒品的能量[哈哈大笑]除非你的文字能比得過專業科學的康復療程,能修復被毒品的神經系統

(這裏開始偷換概念)

我:你是不是搞錯了重點?我贊同的是人在困境下克服困難的意志和精神,而不是吸毒的行爲,

我:你當然可以說這個不現實,不破壞可能,但是當這些有的堅強意志,克服萬難的人真的出現在你面前時,你不能去否認他,給他潑冷水。

網友:意志克服毒品麼?真有意思,總有人覺得扣幾個輕飄飄的文字價值能比過科學的康復療程和重塑神經系統了[哦呼]

(繼續歪曲我的觀點, 並且將事物說的絕對化)

我:我有輕飄飄的說,去反對說健康科學的醫療手段嗎?沒有吧?我一直說的是我贊同並且支持堅強的意志。而且這種人也不是沒有,你要我舉例子,我能舉一大把出來,不要把一件困難的事說的絕對化好嗎,這是一個錯誤傾向

網友:一大把麼?那你怎麼不去當戒毒所總指揮?但凡瞭解一點神經系統的知識呢?別提什麼大麻鴉片,你就列出幾個海洛因以後的戒毒成功案例吧

(你能看出來話語上的傲慢,不禮貌,高高在上)

我:好啊,你要例子,我就給你例子。

首先第一個是演員羅伯特·唐尼,他曾沉迷於海洛因等硬毒品,他通過堅強的意志、家庭支持和專業治療成功戒毒,

另一個例子是音樂人埃裏克·克萊普頓,他也克服海洛因和可卡因依賴,通過意志和科學醫療手段相配合。

這幾個例子夠不夠?夠不夠明顯?你可以自己去查我說的是不是真的,

你要求“海洛因以後”的案例,我給出了,這足以證明你“意志無用”的絕對化論斷是站不住腳的。

你還要,我還可以繼續跟你舉例,畢竟世界上有80億人,這種事情總還是不少的。

其次,你目前的評論一直在曲解我的觀點,我從未說“文字能替代科學治療”或反對康復療程——你一直在歪曲我的意思。

我強調的是意志作爲克服困難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否定科學。如果你認爲意志無效,那爲什麼戒毒項目都包括心理輔導和動機增強療法?這些正是爲了強化患者的意志。

你首先要有想去改變的決心才能戒毒,你連想都不想,只想當個毒蟲,醫療手段再先進也沒用!

我的核心觀點一直是在困境中,人的意志和精神代表希望和可能性。這並不否認毒品的危害或科學治療的重要性,

意志和醫療手段都非常重要,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幫助人有效戒毒

而且你說“總有人覺得扣幾個輕飄飄的文字價值”,但“希望”“明天”這些詞之所以有力,是因爲人們從來都需要他們,他們也始終蘊含在人們心中

從遠古時代到如今的信息時代,人類克服了多少東西?野獸,疾病,戰爭,偏見,

依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你說的那些所謂的輕飄飄的文字價值所反映的人類的求生意志、探索精神和不屈信念、

最後,我必須指出,你的回覆充滿攻擊性,你不斷地曲解我的原意,將“贊同意志”偷換概念爲“反對科學”,然後對着這個你自己樹立的靶子瘋狂攻擊。這簡直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你完全不尊重別人,

如果你真的想討論,請先尊重對方觀點,而不是用諷刺來貶低。

我再重申一遍我的立場:意志是人類可能性的體現,它可能與科學結合創造奇蹟。如果你繼續絕對化地否認這一點,停留在非黑即白的絕對化世界裏,那隻能說你在拒絕一個基本的人類事實。我覺得也沒什麼好談的了。

(這是我最後的終結回覆,後續網友沒有也無法再回復了。)

2,槓精的慣用話術——深層剖析其話術與心理和形成邏輯

打敗敵人呢,首先要認識敵人,以下是我在網上經歷多次後總結出來的有關“槓精”的邏輯規律。

接下來我會把我自己的“愛,血肉與混凝土“的遊戲分享帖中和一個網友的完整聊天記錄給出來充當實例幫助解釋我總結的這幾個觀點。

這一塊對話比較長,有3000字左右,各位可以先不看,我後續會拿出這段對話中的關鍵點詳細說明,實在有興趣的可以翻到這詳細看:

網友:雖然但是,那句我不想逃開和反抗不了就享受有什麼區別?

 

我:倒不如說這麼講的話更多能代表人物主動鼓起勇氣去面對自己所看到的問題,而不是去逃避

不過說實話,這也是當時隨筆寫的。沒想太深

 

網友:逃避本來就是一種解決辦法啊,解決本身也是一種解決辦法。面對算什麼?解決態度嗎

 

我:逃避也可以呀,很多人面對同一件事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你無法承受它,那麼逃避又有什麼錯呢?我不否認這個選擇。

只是,我更傾向於去面對他,是的,當你遇到一個問題時,你可能無法去解決,但是你應該去承認這個問題的發生,而不是視而不見。做視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大,直到無法控制,

面對並且承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現在沒有力量去解決它,那就去等待,保持希望與勇氣,你今天所做的事和明天所做的事會一模一樣嗎,當然不可能,人是不斷變化的。簡單來說就是,我相信人類蘊含的某種可能性,某種可以促成改變的可能性。

你在今天遇到的這個問題,或許會覺得他是困難的,無法解決的,但等你過了幾年,你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你的眼界和視野不斷開闊,當你回過頭來去看過去的那個問題時,你發現他早已不如你當年那樣所想象的那麼恐怖,那麼龐大。

誠然,沒有多少人可以始終保持着勇氣與決心,懷着希望去對方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件困難。包括我也是一樣。但是我仍然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人類始終是有可能去擊敗那些遠遠強大於我們的事物

 

 

我: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擊敗了獅子,老虎,甚至猛獁象等一切兇猛可怕的野獸,在近代,我們消除愚味與無知。擁抱人文與理性,建立秩序,發展科學,消滅疾病與飢餓。黑暗與恐懼,而在現在,我們之中的許多人仍然在努力,爲了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偏見與仇恨而努力,爲了制止戰爭而努力,爲了迎接和平而努力,並且他們也實實在在的做到了某些事。並不斷在這條路上前行。

是什麼成就了我們,成就了我們如今的人類文明?

是勇氣是決心,是我們願意承認問題並面對它,始終懷抱希望並等待,最終擊敗了那一個個有形或無形的敵人。

我想,當你回望人類這一路走來的發展史,你又怎能不去相信人類的某種可能性呢?

就像我在帖子裏寫的關於這部遊戲,混凝土是沉重冰冷的現實。他是客觀存在的,你不能否認,但愛也是存在的,希望也是存在的,他們始終留在每個人的心中。

 

我:既然我說到這了,推薦你去看一本傳統小說,基督山伯爵,我想你應該喜歡。這本書的主題就是我之前說的5個字:“等待與希望”

希望我的回覆能讓你多抱有一些信心,對自己,也對這個世界。

 

我:另外這個置頂評論不是我對你的評論有什麼很偏僻的意見,我只是希望讓我說的這番話能讓更多人看見,畢竟本身這個帖子的發佈我就想分享一些我的感想和心得之類的。如果你覺得介意的話,我會把這個去掉

 

 

網友:看到你的第一個回答的第一二段我就已經有點崩潰了😭

哥們你贏了,你用你的愚蠢打敗了我😭,你能不能稍微總結一下你辣麼長一段的核心觀點,然後與我回復的“面對只是態度,逃避和解決反而是真正對問題有利的解決辦法”的核心觀點對比一下呢😭

 

 

我:愚蠢嗎,也許確實是我沒搞清楚

但是朋友,呃,我實在沒太弄清楚你這句話說的什麼意思。逃避和解決這兩個詞能放一起嗎?我覺得這兩個詞的意思是相沖突的

另外我的核心觀點也就只有那麼一句話:首先關於你第1個提問我也說了,主動面對和被動接受是不一樣的。然後如果你仔細看了我的回話的話,我也很明確的表示,逃避和解決兩個東西是不能放在一起的。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條件是承認問題並面對。因此逃避和解決的兩個詞不能放一起。至於剩下的更多是話題的延伸把,可能我確實很蠢,沒太看懂你想表達什麼,回覆的方向可能偏了。但是我還是認爲我的回覆本身表達的觀點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我:我個人覺得你新給我的這個評論有些在輸出情緒,沒這個必要朋友,我不是要說服你,只是在表達我的觀點看法,我們對事不對人好嗎,然後我希望你能認真看一遍我之前給你寫的那比較長的幾段評論,我那幾段評論觀點已經表示的很明確了,你看完就能明白。

 

 

網友:錯誤的,面對事情無非就逃避和解決兩種,“面對”本身充其量就是一種狀態。至於在他那個語境中確實是對立的,但你看他怎麼回覆我評論的,我都懷疑遇上僞人了

 

網友:所以說你的觀點是“逃避和解決是對立的,不能放在一起的”這倒是和我的觀點稍微有點聯繫了,也得虧你還能總結點出東西出來

那我就告訴你,爲什麼逃避和解決能放在一起,而面對不能。因爲逃避和解決都是面對一件事情的方法,這樣一句話應該就能說明白了。

如果還不明白的話,請把你的觀點簡化一點,我們的時間都很寶貴,所以請不要浪費在無聊的大段字符上

 

我:首先朋友,恕我直言,你的話語我讀來很是傲慢和諷刺,很有攻擊性,我的初衷是希望友好交流,所以請你控制一下情緒好嗎

其次,你現在的回覆一直在用一個路徑,就是在簡化我提出的概念,然後試圖使用這種方式來弱化我的觀點。至於你這次評價則在這一步上進行了偷換概念。

你偷換概念了什麼詞呢?“面對”

這就是我們的觀點分歧的根源,你對面對這個詞采用了更廣義、描述性的定義,我採用了更狹義、包含積極態度的定義。並因此我們二人得到了不同的結論。

你將面對這個詞在當前語境下的定義得非常寬泛,變成了一箇中性詞

而我在之前的一番話中所表達的面對這個詞的含義是什麼呢?

它指的是人主動選擇的一種態度和行爲起點——即承認問題的存在,不迴避它,並保持積極應對的意願(即使暫時無法解決)。這是有實質內容的行動/態度,而非你簡化後的空洞的事情狀態”。

你剝離了我賦予“面對”的核心價值,

至於你說的逃避和解決這兩個詞,你說這兩個都是面對一件事情的方法實際上則是在混淆概念

結合我在上面提出的我對於面對的定義,我得出如下結論。

解決是面對的自然目標或延伸行動。

逃避’則是對面對的直接否定,因爲它意味着不承認、迴避、放棄解決的意願。所以我認爲它們是互斥的,無法並列,也不能被稱之爲方法。

即使按你的寬泛定義,將‘逃避’稱爲一種‘方法’也值得商榷。‘逃避’的核心是迴避問題本身,它通常不能有效處理問題,反而常常導致問題積累、惡化或轉移。

它更像是拒絕處理,而非一種處理策略,一種方法(逃避我只是視作是一種選擇。但絕對不是一種方法,)。

真正的‘方法’應指向問題的某種形式的處理或轉化。

 

我:然後後續你爲什麼要說:覺得我之前的那些長篇大論浪費時間呢,要求我不要浪費在無聊的大段字符上呢?

我們回看一下,我之前所說的,那些你認爲覺得無聊,無意義的長篇回覆實際上是作爲我的論據存在的。用於論證我的核心觀點:“1,人類有着自身的可能性,2,需要主動面對並承認問題才能去解決它。”

我認爲我之前使用的論據並論證是沒有問題的。並且富有意義。

而你這麼說的話我只能解釋爲你無法找出我論證過程的漏洞並反駁,於是想要通過說這樣類似的話語來全盤否定我的論證和觀點毫無意義。

並且我可以進一步認爲你選擇拒絕討論,情緒化輸出觀點,而且你發現了嗎?你這種行爲本身也是一種逃避,它沒能成功解決問題,而是一直在迴避我所說的某些既定的事實

朋友,溝通前提是相互尊重。所以這次,我希望你可以保持情緒上的穩定,主動“面對”我所提出的觀點並解決自己的疑惑,理性討論,好嗎?

 

 

網友:啊,我已經快要被你逼瘋了,如果你能稍微有點腦子就應該可以分辨,我們一共討論了兩個論題這種事

第一個是我的第一次評論,然而你在嘰裏咕嚕不知道說什麼,於是我叫你總結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回答,但這本質上和我當初的評論基本沒什麼關係,足以算作第二次討論。

然後纔是第二次對於面對之類的討論,也就是對你第一次總結的反駁,無論我們之間的觀點如何歧義,你對於我“簡化觀點”的指控無疑是無稽之談,因爲觀點是你自己簡化的,或者說是你自己總結出的。

然後是你兩個反駁的點,“人類自身的可能性”和我們討論的“兩個命題”毫無聯繫,最多成爲論證的引子,防在論證核心裏不是廢話是什麼?“主動面對才能解決”更是把面對當成瞭解決的一個進程,難道不是自己反駁自己,左腦攻擊右腦?

另外,我有理由懷疑你這麼不講邏輯是因爲接入了ds

 

 

 

我:恰恰是因爲我講邏輯,我纔會這麼詳細的,毫無簡化的去說。而且好,如果說我之前說的東西跟你談的毫無關係,簡化你的觀點是指控,那麼偷換和混淆概念呢,這個是不是?你依舊還是在部分逃避我說的任何話還有我的核心邏輯論證,並且你也沒有拿出任何一點有建設性的邏輯論證,至少我對你上一次的回話整個邏輯鏈條清晰可見。所以你說我不講邏輯也是對我不合理的指控。而且說實話,你在強行分割兩個論題。並通過這種方式轉移問題核心,這本質上還是逃避,不能成功解決問題。

這其實也代表你在邏輯上無法有效反駁我,不然你爲什麼要加一堆具有強烈嘲諷意味的話,而且指責我使用AI,對我污名化呢?真正情緒穩定,講邏輯,講道理的人是不會花這麼多話語用來嘲諷。指責,甚至污名化對方這個人,而是會把所有精力放在論證自己的觀點,和反駁對方的邏輯論證哪裏會有問題。

另外,倘若如果你真的想要認真跟我討論這些東西,你也不會這麼說話,到現在爲止還在加這種嘲諷表情,說一些傲慢的話,跟別人回覆也是這樣,你不尊重我,也不尊重別人,那有什麼聊下去的必要?之前已經跟你說了相互溝通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你有尊重什麼嗎?我在之前給你的所有回覆沒有加任何挑釁表情,任何有嘲諷意義的話。

別聊了,我也沒精力和時間跟你聊了,如果非要爭一個輸贏高低的話,你贏了好嗎?我認輸

(1)偷換概念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將你原本提出來的概念換掉,歪曲成另外一種意思,

這其實是“槓精”最爲常用的一種手段,當你原本的觀點正確無誤,無法反駁時,他們會試圖將其扭曲,從而使得自己獲得更多話語權優勢。

我們來到我所舉的實例中來:

在這篇實例中:

我的主觀點是:主動面對是解決問題的起點,它與逃避根本對立。

網友的主觀點是:只有逃避和解決算方法,面對只是一個無用的狀態,不配與二者相提並論。

原文:

網友:“面對事情無非就逃避和解決兩種,‘面對’本身充其量就是一種狀態。

我:這就是我們觀點分歧的根源。你將‘面對’定義爲寬泛的中性‘狀態’,而我指的是‘主動選擇承認問題、不迴避並保持積極應對意願’的行動起點。你剝離了我賦予‘面對’的核心價值,這是一種偷換概念。

說明:當我在討論中主動提出並賦予面對一詞積極的、主動的、作爲解決問題起點的意義時,

這位網友則將其強行將其偷換爲一個中性的、靜態的狀態,然後聲稱“逃避”和“解決”是兩種並列的“方法”,而“面對”什麼都不是。並且在之後無法給處有效的話語來支撐自己的觀點自圓其說。

(2)樹立一個不存在的靶子攻擊,曲解原意

這個換個詞來說就是無中生有了,把你不存在的說成在的,黑的說成白的。

原文

網友:你對於我“簡化觀點”的指控無疑是無稽之談,因爲觀點是你自己簡化的,或者說是你自己總結出的。

然後是你兩個反駁的點,“人類自身的可能性”和我們討論的“兩個命題”毫無聯繫,最多成爲論證的引子,防在論證核心裏不是廢話是什麼?“主動面對才能解決”更是把面對當成瞭解決的一個進程,難道不是自己反駁自己,左腦攻擊右腦?

另外,我有理由懷疑你這麼不講邏輯是因爲接入了ds

我:我之前的長篇回覆是作爲我的論據存在的,用於論證我的核心觀點。你指責它們‘毫無聯繫’,實際上是樹立了一個‘他在說無關廢話’的靶子進行攻擊,從而全盤否定我的論證價值,這是一種迴避實質性討論的策略。

 

說明:這個在實際上我認爲這位網友是沒有去看我的詳細論證的,在我和他關於這點的討論中,我通過論證人類的自身的可能性是爲了論證爲什麼主動面對是有意義且可能帶來改變的,而網友則無視這個論據與我核心觀點的邏輯關聯,樹立了一個“他在說無關廢話”的靶子進行攻擊。用輕蔑的態度全盤否定我論證的價值

各位有關我對人類可能性的詳細論證感興趣的可以往前翻。

 

(3)發言絕對化

這個簡單來說就是走極端,將一個事物的觀點變爲二元論,認爲事物本質就是非黑即白

原文:

網友:1,錯誤的,面對事情無非就逃避和解決兩種,“面對”本身充其量就是一種狀態。

2,然後是你兩個反駁的點,“人類自身的可能性”和我們討論的“兩個命題”毫無聯繫,最多成爲論證的引子,防在論證核心裏不是廢話是什麼?“主動面對才能解決”更是把面對當成瞭解決的一個進程,難道不是自己反駁自己,左腦攻擊右腦?

 

至於你說的逃避和解決這兩個詞,你說這兩個都是面對一件事情的方法實際上則是在混淆概念

結合我在上面提出的我對於面對的定義,我得出如下結論。

解決是面對的自然目標或延伸行動。

逃避’則是對面對的直接否定,因爲它意味着不承認、迴避、放棄解決的意願。所以我認爲它們是互斥的,無法並列,也不能被稱之爲方法。

即使按你的寬泛定義,將‘逃避’稱爲一種‘方法’也值得商榷。‘逃避’的核心是迴避問題本身,它通常不能有效處理問題,反而常常導致問題積累、惡化或轉移。

它更像是拒絕處理,而非一種處理策略,一種方法(逃避我只是視作是一種選擇。但絕對不是一種方法,)。

真正的方法應指向問題的某種形式的處理或轉化。

 

說明:在討論中,網友認爲事情處理辦法只有兩種,再沒有別的選項和情況,而我則說主動面是一種有價值的、前瞻性的態度或行爲起點。世界是複雜多樣的,而應對問題的方式也遠不止這兩種。”

 

(4)舉證責任濫用與移動球門

這個可能有些抽象,總結來說就是不斷改變討論的規則和焦點。使得某一方討論者永遠在回應他最新的、移動了的“球門“,而無法在一個固定的問題上聚焦進行深入辯論,對方還反咬你一口說你偏離討論核心,直到你最後精疲力盡。

原文:

網友:1,你能不能稍微總結一下你辣麼長一段的核心觀點?

我:,逃避和解決兩個東西是不能放在一起的。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條件是承認問題並面對。因此逃避和解決的兩個詞不能放一起。

網友:你在嘰裏咕嚕不知道說什麼,於是我叫你總結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回答,但這本質上和我當初的評論基本沒什麼關係,足以算作第二次討論。

我:你現在的回覆一直在用一個路徑,就是在簡化我提出的概念,然後你爲什麼要說覺得我之前的那些長篇大論浪費時間呢?我只能解釋爲你無法找出我論證過程的漏洞並反駁,於是想要通過說這樣類似的話語來全盤否定。

說明:這個招數對於應對偏理性的那一方是很油滑的,這會讓那一方陷入無限循環的泥潭

在我與網友的討論中,網友首先要求我總結我的長篇論證,我認爲這是合理的就接受了,但是在之後網友又開始否定我的總結,要進行第二次討論了

這種伎倆的本質就是你回應A -> 他要求你證明B -> 你開始證明B -> 他指責你偏離了A ->你回頭解釋A -> 他說你聽不懂C......

(5)人身攻擊與語調貶損

這個我就不需要多解釋了吧,這也是網絡上爭吵的最大原因。

原文:

網友:1,看到你的第一個回答的第一二段我就已經有點崩潰了😭

哥們你贏了,你用你的愚蠢打敗了我😭,你能不能稍微總結一下你辣麼長一段的核心觀點,然後與我回復的“面對只是態度,逃避和解決反而是真正對問題有利的解決辦法”的核心觀點對比一下呢😭

2,我都懷疑遇上僞人了

3,如果你能稍微有點腦子...

4,另外,我有理由懷疑你這麼不講邏輯是因爲接入了ds

說明:其實總結來說,當這些槓精開始人身攻擊,開始說討論之外的東西后,就說明他們開始理屈詞窮了,

本質上而言,這幫人就是羣紙老虎,正是因爲自己說話站不住腳,纔要使用棋外招,對別人人身攻擊,惡意揣測對方行爲和動機,試圖從心理上佔據優勢來打倒你。

這就像之前柯潔哪個舉手事件。

一方專注於棋盤裏,另一方卻是專注於棋盤外,一個舉手,結果打的本手妙手一敗塗地

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是不需要靠外物來證明自己的,用這些的人只是靠外物來掩蓋自己的虛弱。

真正情緒穩定,講邏輯,講道理的人是不會花這麼多話語用來嘲諷。指責,甚至污名化對方這個人的,而是會把所有精力放在論證自己的觀點,和反駁對方的邏輯論證哪裏會有問題。

使用這種盤外招,無法保持基本禮貌的人,只能顯得自己蠻狠,暴露虛弱的本質。

深層剖析:爲什麼邏輯強的槓精幾乎不存在?

經過上面的一番分析後,我們其實也發現,這些人的話術也沒有多高明,甚至說翻來覆去只能用這麼幾套。

那麼,爲什麼他們說話老是站不住腳呢?

咳咳!好吧.....先說結論:不是他們弱所以沒邏輯,而是他們本身就拒絕邏輯。

這些槓精大部分是這樣的:

1,思考絕對化,總是認爲世界是非黑即白的

2,非常的傲慢自大

3,情緒控制能力差

有沒有那種邏輯論證非常厲害的槓精,噴子呢?

也許有,但少之又少,在邏輯上不成立

往往真正來說富有邏輯和理性的人是不會隨便說一些輕浮的言論,哪怕說出口都會立刻道歉

而常常只有所謂的槓精纔會在網絡上肆意妄爲的發言

越是無知的人,越是無法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從而越發自信和傲慢

在網絡爭論這個市場裏,理性討論者追求的是真理和共識這種高價值貨幣。而槓精追求的是即時、廉價的情緒獎賞——碾壓他人的快感、抱團認同感、發泄負面情緒的舒暢感。

既然目標是情緒獎賞,那麼邏輯——這個追求真理的工具——對他們而言自然就成了無用之物,甚至是一種累贅。 因此,不是他們弱所以沒邏輯,而是他們本身就拒絕邏輯。

一個真正邏輯嚴密、追求真理的人,其首要目標是搞清問題本身,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去贏一場口舌之快。當一個人把贏而不是“真”放在第一位時,邏輯自然就成了他第一個要犧牲的工具。

所以,不是這幫人裏出不了“會說話的能人,而是真正的能人不會選擇用這種毫無建設性的方式發言。不是他們太弱所以說話沒邏輯,而是他們思考上的癱瘓與性格上的傲慢,必然外化成語言上的語無倫次和攻擊性。

槓精是怎樣形成的?

1, 教育上的缺乏和成長環境的閉塞

這個我認爲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那句話,越有知識的人越謙卑,因爲他知道世界的廣大和自己的渺小,而越無知的人越傲慢,因爲他認爲自己纔是世界的主人

而另一面,成長環境的閉塞則會導致自己的視野狹隘,看的事情,經歷的事少了,氣度也會小,得到的思考和積累也更少,難以去包容不同的觀點和結論,宰相肚裏撐不下船。

2, 認知閉合與思維懶惰:

人類大腦天生傾向於用最省力的方式處理信息。對於槓精而言,接受一個現成的、簡單的、非黑即白的結論,遠比進行復雜的批判性思考要輕鬆。

所以,爲什麼不選擇一個更省時省力的方式呢?

3, 匿名性的縱容:

網絡削弱了現實社會中的道德和禮儀約束,讓負面情緒的宣泄變得肆無忌憚。人心隔肚皮尚能說起悄悄話, 何況隔了一張不知道多遠的互聯網呢?

怎樣應對槓精

首先要做的就是識別與分類,在回覆前,用一點時間判斷對方是可討論者還是純槓精。特徵是是否在曲解你、是否使用絕對化語言、是否在你就事論事時開始人身攻擊。

對付一些還稍微講邏輯,或者說想要話語權的槓精你可以用指出邏輯謬誤 + 重申自身觀點 + 劃定溝通底線”的三步法,這是應對槓精的比較好用的做法。不要過多糾纏,保護好自己的名譽和時間

而對於那種蠻不講理的,只罵人的,拉黑就好,你跟它講什麼都沒用

最後,不要試圖在槓精設定的戰場上打敗他 你的目標不是說服他(這幾乎不可能),是闡明自己,是保護自己,也是爲維護公共討論環境盡一份力。

不要在泥潭裏與豬摔跤,摔了一個小時,最後會發現,豬很爽。

而我爲什麼要寫這篇帖子,因爲除了自己的分享和表達欲之外,我也想減少這類現象的發生

,不僅說是如何駁倒歪理,更重要的是告訴各位如何理解“混亂”,從而在紛繁複雜的網絡環境中保持清醒、穩定和強大。

如果我們能夠冷靜地觀察、分類並理解他們的行爲模式時,他們就再也無法傷害我們。

不過儘管如此,我還是要說一句很可悲的話,網絡或者說互聯網的爭吵而形成的輿論本質是混沌的,情緒和姿態是第一位,而真相反而會放在第二位。

認真的長篇回覆在真誠的討論中是美德,但在應對槓精時,會給予他們更多攻擊的地方比如指責你說話說不到點子上,指責你說的都是廢話。

人們更會願意相信自己所想象的東西,給他加上自己所謂的定義而不是依據客觀事實用邏輯進行推導。

但是,能夠遇上一位真誠的討論者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我們不能自暴自棄,全盤否定。

而且,這不代表你說的那些真知灼見沒有意義,道理就是道理,是不會隨着任何人的主觀意志去改變的,它會一直在那,始終在那,永遠在那,而你,作爲說出真相的人,你勇氣和理性永遠值得敬佩。

最後,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生活上,對立與極化都沒有任何意義,如果產生了這些東西,那麼這是人的問題,我們所要做的是包容與理解,保持清醒和理性,對抗惡意。堅守原則

這也正是我這篇帖子的意義所在。守護好自己的情緒和時間,這些是寶貴的,不要浪費在無意義的爭吵上,也不要因爲這個世界一團糟,而把自己也變得一團糟,好嗎?

相信自己,你是個好寶寶。

我是歐氣身邊來,咱們下期帖子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