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遊寄錄]小時候,我真的以爲三國殺會“蒸蒸日上”

      男人錯愕的抬起頭,睜圓了雙目看着眼前這個告訴他消息的男人,那個在羣裏面萬事通的男人,他告訴了男人一個小小的新聞:那個童年他玩的桌遊三國殺登錄Steam了,差評如潮,成爲新的國產遊戲“底柱”了,他感到一陣又一陣如同潮浪般向他襲來的眩暈。

多年以後,面對這個消息,這個已經玩過很多遊戲的男人將會回想起朋友帶他撿屍三國殺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回憶初見三國殺,優秀的卡面立繪(多少人童年啓蒙是大小喬,真的我澀爆)、結合三國原著人物特點提煉的角色技能、主公忠臣反賊內奸的僞裝玩法。最高可以支持8個人一起玩的戰局,可以說三國殺真的成爲了我,甚至更多那個時候男孩接觸的第一款卡牌桌遊。                                                                 

小孩子哪看過這種立繪呀

       那時候我只會打鬥地主,春節的時候看到大人們在那邊抽着煙打麻將,砸金花,打長牌,磕着滿地的瓜子花生,我覺得很低俗。

       當時小學還沒畢業的我就幻想過,以後我長大了覺得不能這樣,以後長大了過春節,我要叫上三五好友一起,打三國殺,旁邊放着薯片可樂,不賭錢,不抽菸,有着小資文藝階級的優雅濾鏡。  

最早的記憶中版本

       當然後來的事全部人都知道,三國殺漸漸地沒人玩了,我也在初高中學業下沒那麼多功夫關係了。隔壁寢室倒是有一盒三國殺,但被繳了之後,也沒了,人們開始玩手機了。

有時候再出現在我們面前也是“我們的遊戲正在蒸蒸日上哦”、“犯我大吳疆土者”這種梗,在其他遊戲挑戰《三國殺》最強差評的時候鎩羽而歸,再也沒有聽到關於遊戲本身怎麼樣的消息流傳到更廣大的大衆耳中,ta成爲了消失了但活着的一款遊戲。

       我後來想了一下,三國殺本來是可以“蒸蒸日上”,但他卻真的因爲自己、因爲時代錯過了那個時機。

沒有養成過於隨機

       三國殺有着三個重要的隨機:角色(武將)牌隨機——技能隨機;抽牌隨機——個人行動隨機;每局身份牌隨機——陣營隨機;三個隨機共同帶來了很大的遊玩空間的益處,也帶來很多弊端。

       先抽陣營牌,然後再從三張武將牌中選擇一張,本身龐大的武將數量(還有後面會提到的坐莊位置)基本保證了每局都是全新的體驗,你沒法按照想《遊戲王》、《爐石傳說》那種集換式卡牌那樣,組建自己的卡牌一招鮮喫遍天,強解場面的牌用哪幾張,強力牌用那幾張,保命手段用哪幾張。

一天玩兩次三國殺,每次都是新體驗。

       但是!這也讓三國在隨機中失去了養成元素。

       我可以說我是一個爆牌賊,是一個魔導士卡組,是一個速攻,是個後期,但是你沒法在三國殺裏面說你是玩什麼的。rougelite之下,一局又一局中,你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出牌、屯牌、某個武將要不要用技能、怎麼用技能的技巧。但你永遠不可能真正擁有一個武將,你下次還是得隨機抽三張武將。

       你也永遠不可能有自己的一套卡組,永遠是“隔壁寢室有三國殺,我們兩個寢室一起組個八人局吧”,永遠也感受不到組建卡牌的困難——不僅是自己的肝和金錢,還有自己對於遊戲當前環境的理解。

現在的武將升階,算是PVE上變相養成

       當有明確的實物或者象徵意義的符號時候,人們只有一個人獨自一個人擁有的時候,才能真的離不開ta,並在構築改變ta的過程中認同ta是自己的一部分。

       而這些三國殺都沒有,沒有沉沒成本的三國殺,太容易從情感上抽身而去。

沒法適應快節奏

       三國殺是一個多人遊戲,我個人觀點:經典的身份5人局纔是三國殺最開始也是最完美的形狀。後面的什麼雙人、國戰、1v1、虎牢關、3V3什麼的,都是這個基礎上發展,但又丟失了三國殺最本真的那種味道。

       很多時候都是和朋友一起各種村規各種瞎G8打的,但就是很快樂。

三國殺的官方線下宣傳圖

       但是,三國殺是個多人遊戲,而每個人的操作流程又有着很多個,判定階段、摸牌階段、出牌階段、回合結束階段,特別是人數一多、武將的技能一多,每次轉一輪就要特別特別久。特別是有時候有人帶節奏、局勢不是特別明朗、自己就只能被集火,但是自己沒有一點辦法,真的是很無能爲力。

系統越來越繁瑣

       任何一直更新的遊戲都會走上越來越繁瑣的道路,LOL角色越出越多、apex出新圖新傳奇、某款遊戲一個角色來回反覆回爐重做。但牌類遊戲最盛,牌類遊戲最能夠直觀的感受到一個新系統對原來系統的碾壓,因爲牌類遊戲本身是數值上的策略遊戲。

       如果說最開始新加入的系統:雷、酒、鎖鏈、火,大家還是很能接受的,畢竟屬性殺帶着鎖鏈,讓一些武將成爲了真的爆發選手,一刀一個反派小朋友,當忠臣護衛主攻,當反賊,踏着隊友的鮮血一路殺過去。

       那時候對於新的系統還是歡迎的,但是漸漸的一切都變味了。

現在出新將約等於出新標記了

       新加的武將沒活可以整了,開始加各種“標記”——饒舌拼點,給你上饒舌標記、神陸遜的觸發傷害、受到傷害後的軍略標記、陸績的送橘子... ...更多的新機制成爲了某一個武將的專屬,而不是新機制下原來的所有武將誕生出新的打法。

       我第一感受到三國殺開始沒活,膨脹起來是武將於吉。

       面殺的時候真的是問一圈:質疑嗎?質疑嗎?質疑嗎?我真的是質疑你媽了,本來人多面殺就混亂,節奏緩慢,你還在這一個人回合拖得老長,“蠱惑”你猜,一個人的回合時間抵得上其他所有人的回合時間。

是的,武將也有3S了,淚目

       爲了寫這篇文章,我又跑回去試了一次三國殺網頁版,頁面花裏胡哨了很多,沒有我記憶裏面清爽乾淨的感覺,ui和表示也變了。

       他還記得我的賬號,我重新找回密碼登錄進去,發現還要過新手教程,我真的很無語了,但是那個BGM一響起,還是熟悉的技能配音和卡牌配音,我真的繃不住了,還是熟悉的味道。記得當時小黑盒有個遊戲角色臺詞的活動,看到有好幾篇寫的都是三國殺的。

       我現在都能記得我學三國殺的那天,小學要開一個下午的家長會,我們可以出校玩,一個朋友說我家有一副牌!

“三國你知道不?哎呀算了,我先帶你一把,你玩着玩着就會了!真的!”#三國殺##遊戲評測##童年的遊戲#

懷戀最初的這羣人

其他文章

【國遊寄錄】無限法則-----騰訊的喫雞自研失敗作

四款卡牌遊戲戰鬥機制的對比分析

我們真的討厭“養成”系統麼?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