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人物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在小时候接触到曹操是通过电视剧和动画片,一直觉得此人是一个奸诈之人,曹操“奸绝”与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并称三绝。那时候一直很喜欢诸葛亮和关羽,一个智慧超群,一个勇猛无敌。在小说中,也存在尊刘抑曹的现象,我所以为,是因蜀国的“仁政”和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来体现所谓的封建正统思想。高三那年,用每天午休的时间把三国演义的小说全部看完,也对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也渐渐喜欢上了曹操这个人物。

1. 生平

曹操祖父曹腾,侍奉过四代帝王,是东汉地位显赫的宦官,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

大概由于这层关系,曹操在20岁时,受州郡举荐,以“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因黄巾起义,官拜骑都尉,随皇甫嵩出兵。

后来因刺杀董卓失败,逃亡至陈留。最后得到孝廉卫弘的资助,招兵买马,应募之士纷纷前来投奔于他,一时间他手下猛将如云,将卒数万,日夜在村中操练兵马,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渐渐增强。于是,发布天下檄文,会盟各路储候共同讨伐董卓,开始了曹操轰轰烈烈的征战一生。

曹操虽然出身豪门,但系宦官之后,在当时人们的眼中仍为“寒族”。正是由于生活在这种社会地位之下,激励着曹操积极进取。他一生博览群书,且在诗歌、书法、音乐等方面天赋独具,可与名家媲美,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曹操在军事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才能。他一生破黄巾、讨董卓、杀吕布、灭袁绍袁术、除刘表韩遂,挟天子而令诸侯征讨四方,发动和指挥了历名上一系有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远征乌桓、平定凉州、降服匈奴、相争汉中、襄樊会战等经典战例,虽然有胜有败,被人追得割须断袍,险些命丧华容道,但终究阻挡不住他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强大魏汉政权的基础。

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他临死前留下《遗令》。 根据曹操的遗嘱,他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这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曹丞相一词由此而来。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2. 文学成就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曹操。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诗人。为后世留下他许多著名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抒发了对壮志未酬,光阴流逝的深沉感慨,至今为人们传唱。

在汉献帝建安年间,许多诗文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曹操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这其中以“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以及女诗人蔡文姬为主要代表。

3. 主要事迹——曹操好人妻

“曹魏好人妻,东吴萝莉控,蜀汉全是基。”在三国迷中经常流传这句话,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杀粮官王垕时说,“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在三国志中并未记载,疑为后世的演绎。

但曹操好人妻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下:

《世说新语》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也就是说,少年曹操就敢去偷新娘,好人妻的种子原来从小就被埋下。

《三国志·何晏传》:(何)晏,何进孙也。母尹氏,为太祖夫人……太祖为司空时,纳(何)晏母并收养晏。即纳何晏母。

《三国志·张绣传》: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妻,绣恨之。这里大家应该不陌生,曹操在此地损儿折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均战死。

《三国志·关羽传》: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这里是说关羽请求迎娶秦宜禄的妻子杜氏。曹操答应了关羽,到了城破之时,关羽又屡次向曹操请求,曹操怀疑杜氏颇有姿色,城破后,抢先派人把她迎接过来查看,发现果有姿色,便自己把杜氏留下了,关羽由此心中不安。(关羽也是人妻控老sp是吧,我也是嘿嘿。)

纵观以上记载,曹操从少时偷新娘到长大纳何晏母、张济妻、秦宜禄妻,不可谓不好人妻。因曹操谥号魏武帝,在后世亦有人传承其高尚精神,史称“魏武遗风”。

4. 评价

三国演义虽然对曹操作出了有贬有褒的评价,甚至会让人憎恨,但他在真实的历史中确实为恢复汉朝的政治经济做了很多实事,被后人评价较高。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毛主席曾评价曹操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后又在词作《浪淘沙·北戴河》称及曹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没有曹操不成三国,曹操无疑是三国历史中的第一主角,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在灿烂的中华文化长河里留有辉煌的篇章,我们仰望着他高大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历史的天空里。

魏武遗风今犹在,不见当年曹孟德。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