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到《球狀閃電》,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三體前傳”的標籤。但在我看來,《球閃》本身質量足夠,完全不需要蹭三體的噱頭。《球狀閃電》,就是一座里程碑。
後文含有大量劇透,未讀者慎讀
- 序曲
首先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序曲,是我最喜歡的章節之一。從主角生日上的人生思考,到充斥着不可思議的死亡氣息的人生劇變。
在這裏,在這時,主角明白了父親所說的: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你能迷上什麼東西。
大劉許多地方的描寫和刻畫都有一種孩童般的視角,和拍攝時的特寫一樣,能夠迅速代入畫面感,然後描寫的節奏就好比慢鏡頭,把許多這個場景的細節生動的描繪出來,而這些描寫到位又傳神,在不知不覺中就扣緊了讀者的心絃。
大劉收篇時的話語也同樣深刻又有詩意而讓人回味。
與大劉前文凝練、細膩的文筆反差明顯的是,球狀閃電的出現帶着浪漫和冷漠的詩意。
以下是書中對球狀閃電第一次出現的描寫
這時它來了,是穿牆進來的,它從牆上那幅希臘衆神狂歡的油畫旁出現,彷彿是來自畫中的一個幽靈。它有籃球大小,發着朦朧的紅光。它在我們的頭頂上輕盈地飄動着,身後拖着一條發出暗紅色光芒的尾跡,它的飛行路線變幻不定,那尾跡在我們上方劃出了一條令人迷惑的複雜曲線。它在飄動時發出一種嘯叫,那嘯叫低沉中透着尖利,讓人想到在太古的荒原上,一個鬼魂在吹着壎。
- 驚心動魄的美
拋開許多難讀的專業術語和硬核知識不談,書中即便是美,也是硬核的。
陳博士對林雲的汽車車窗上掛着的一件小飾物產生了興趣:
那是一段竹子,有兩節,手指粗細,還帶着一根枝
但正當他想要取下細看的時候,林雲按住了他。
一顆待擊發狀態的竹雷輕輕地掛在車窗上。無論讀了幾次,這裏總能帶給我一種心驚肉跳的、令人心悸的感覺。正如大劉後文所寫:
這個打動我的心的美麗女孩就這樣平靜地談着流血和死亡,像別的同齡女孩討論化妝品一樣,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不過誰又能說清楚,這是不是她那讓我心動的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林雲說服陳博士參與雷電武器的研究後,燈光幽暗的餐廳中,陳博士在幽暗的燈光中細細看着她,注意力漸漸集中到她的胸針上——
那是她身上唯一的一件裝飾品,形狀是一枝火柴長短的劍,劍柄上有一對小小的翅膀。整個胸針呈銀色,在這裏幽暗的燈光中閃着晶瑩的銀光,像是綴在她衣領上的一顆星星。
與優美的描寫不同,這枚精緻的胸針是用分子排列技術產生的一種硅材料,它的鋒刃只有幾個分子的厚度,是世界上最鋒利的劍。而這把精緻的小劍,此前就掛在她的胸前,充斥着死亡氣息的優雅。
這種驚心動魄的美真的貫穿了她的一生。
量子玫瑰
在戰爭結束後,陳博士和大學同學戴琳結了婚,可他的房間裏面永遠擺放着一個空花瓶,那裏面是林雲曾經爲他插上的量子玫瑰。
當我走到人生的盡頭,當我在彌留之際最後一次睜開眼睛,那時我所有的知性和記憶都消失在過去的深淵中,又回到童年純真的感覺和夢幻之中,那就是量子玫瑰向我微笑的時候。
- 劇情設計(部分)
薄薄的灰塵、乾淨的鏡子、倒扣的杯子、畫、白頭髮,這些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讓人感到驚恐,即便是在盛夏也產生了一股寒意。初讀起來確實是令人疑惑,直到讀完本書,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死亡者的幽靈筆記、前蘇聯的地下科技城、次時代的世界大戰……球狀閃電意外成爲了決定祖國命運的終極武器。
在腦洞方面,大劉也總能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被美國製造並用於戰爭的“氣象武器”;燒燬三分之一個國土面積的電子元件的類EMP武器宏聚變……
既不可思議,又在情理之中。
- 球狀閃電與三體(部分)
1.丁儀揭示球狀閃電與量子幽靈的猜想時,說道:“對於他們,生存還是死亡,確實是個問題。” 這讓人想到三體——
那位英軍上校顯然也能聽懂中文,他點點頭,“To be or not to be……”
丁儀與汪淼對視了好長時間,最後說:“這是個問題。”
汪淼知道,他不過是接下了那位英軍上校的話: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2.林雲小劍般的胸針,是用分子排列技術產生的一種硅材料。
這種新材料,像極了三體中汪淼研究的納米材料,後來在巴拿馬運河用這種材料切割了紅岸第二基地,殺死了伊文斯。
3.丁儀
《三體》中指出:這名物理學家因在對球狀閃電的研究中發現宏原子而聞名於世。
4.通過宏聚變可以使地球這塊大硬盤被格式化,越先進的國家受到的打擊就越大。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三體》中地球文明與三體世界的博弈,也是類似方式,利用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方式逼迫敵方撤退。
5.被球狀閃電殺死的人會成爲量子幽靈,這也正是《三體》中泰勒量子幽靈艦隊計劃的思路。
6.
“在礦井試驗中,人類觀察者不存在,人類製造的觀測設備形成的觀察者也不存在,而球狀閃電仍處於坍縮態,這隻能說明,存在着一個人類之上的觀察者。”
這或許爲三體智子的觀察埋下了伏筆。
- 另
看完《球狀閃電》後,許多人都會對這種神奇的“滾地雷”產生好奇。
球狀閃電是真實存在的嗎?有真實影像資料嗎?它的科學原理是書中所寫的那樣嗎?
百度百科
有一位書友的評論我非常認同,與描繪宇宙的三體不同,球狀閃電更類似於大劉的回憶錄,真實感和代入感很強,對於人生的思考非常深入,彷彿有一位長者在向你娓娓道來自己的一生。
2005年,《球狀閃電》出版。
在我看來,這就是大劉創作的一個里程碑,站在球狀閃電的基礎上,三體實現了繼承與超越。因此,可以說,球狀閃電帶來了三體,沒有球閃就沒有三體。
大劉的寫作功力如此深厚,無論是文筆、敘事技巧、角色形象,還是細節刻畫、劇情發展,都讓我推崇至極。
他的文字字裏行間既有着浪漫主義的色彩,也有着科幻寫實的理性。許多詩意的語言中描繪的,卻是一個真實的科幻世界。
最後以我最喜歡的一段作結尾吧:
(胡言亂語,寫的不好,還請見諒)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