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說】往期文章:
———————————————————
1·小小的寒暄(可以不看)
嗨嘍大家好啊!
我是無名,歡迎各位觀看本期【無名說】欄目。
今天我想和各位聊一聊的這部作品叫做《真的要結婚嗎?》
相信應該沒幾位hxd是看過這個漫畫的吧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各位hxd也可以當成一個推薦文來看
那老規矩,先解釋一下爲什麼我要去講這部漫畫。
首先,是我一點小小的癖好,我不是很想一直去追着熱點和大家聊天,那樣總感覺自己在被束縛着一般,所以這四期【無名說】都是按照一部當季熱門,一部冷門或老作品的規律在寫。
那可能有記得我挖坑的hxd就會問了:“你之前不是還說要寫《全員惡玉》嗎?那不也是值得一聊的老作品嗎?”
這一點嘛····…說來慚愧,我原本確實是計劃好寫《全員惡玉》的,連草綱都擬好了。結果要開工之前,我按照習慣去回顧原作,突然發現自己心理非常抗拒這一件事,大概是剛剛看完《成神之日》豬腦過載了吧
然後我就跑去看些其他漫畫來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結果就連看了三部作品:《搖曳莊的幽奈小姐》《我推的孩子》以及我們今天的主角《真的要結婚嗎?》
說來有趣,我最開始只是在b漫首頁看到這部作品的推送,我點進去看的原因也非常扯淡,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好像我寫的某個小說的設定和這玩意好像啊。
不過說句實話,雖然同樣是“先婚後愛”的設定,我的《紙片人》更傾向於一個噱頭型的設定,而《真的要結婚嗎?》則更類似於全文的核心主旨
而很榮幸的,當我追完目前爲止更新的90話後,這部作品確實讓我燃起了寫漫評的想法,而這也將是我極少數對未完結作品的漫畫評論。
(《我推的孩子》其實不能算是我寫未完結作品影評,畢竟我那篇的核心是對星野愛的個人分析,而非針對整部作品)
2·作品相關
老規矩,先聊聊這部作品的總體設定與背景。
《真的要結婚嗎?》由若木民喜老師創作。若木老師曾經還執筆過《只有神知道的世界》、《16bit的感動》等作品。
其作品風格細膩,擅長用連續的鏡頭表現人物的心情轉變,是現在少見地慢熱節奏型作者。
若木非常喜歡這種無對話的純肢體鏡頭,很多時候都能表現出一種別樣的美感與韻味
好了,介紹完了,畢竟我也只知道這麼多
去死吧!
開個玩笑,之所以不去細聊若木民喜老師並不是因爲他功力不夠深厚,只是在作者性上沒有像麻子和新海誠那樣特殊,所以在此並不會和大家展開細講。
我們還是從作品設定講起
正如我之前所說,《真的要結婚嗎?》的前期劇情其實就是相當典型的先婚後愛的劇情設計。
男女主所在的旅遊諮詢公司在西伯利亞開設了新的分部,爲此需要調派人手前去支援。考慮到已婚員工不便前去,公司決定此次人手調派將優先選擇單身員工。
而我們的男主(大原拓也)與女主(本成寺莉香)平日裏是公司裏不引人注目的兩個社恐,爲了避免被調派去西伯利亞的命運,莉香決定與拓也假結婚以脫離選調考慮範圍。
而整個漫畫的核心,也就在於兩人如何彼此相愛,一步步走向婚姻的殿堂。
客觀來說,這個設定其實並沒有非常出彩的地方,無論是動機還是故事背景都顯得較爲普通平常。
那我爲什麼還要選擇這樣一部普通的作品與大家分享?它的優點究竟在什麼地方?
或許《真的要結婚嗎?》的優秀,正是在於它的普通之處。
正因爲它足夠平常,所以才顯得格外真實
3·距離感和日常感
一般而言,在傳統戀愛題材作品中,爲了保證劇情時刻保持吸引力,會選擇在男女主之間製造大量的接觸與互動。
俗稱——發糖。
其實就包括我在內都很喜歡用這種手段,畢竟簡單省事,大家還看得開心。
雖然想要控制好糖量也不簡單,要是過了就可能會變成戀愛腦和莫名其妙
但在《真的要結婚嗎?》中,就如我之前所說,作者選擇着重去刻畫男女主人公之間的距離感。
這種距離感來自於主人公之間時刻保持距離不過度親近,但卻又彼此吸引逐步靠近的過程。
他們不會像傳統戀愛作品那樣時刻緊貼在一起,而是始終保留着自己的空間與想法,甚至會在長久的接觸後爲自己的獨處而感到雀躍。
回家獨處超級開心的莉香小姐
這個季度正在播出的《我心裏危險的東西》也是這種距離感非常明顯的作品,感情描寫非常細膩,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說句實在話,要把握好距離感這件事其實非常困難,需要作者強大的筆力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 一旦把握不好就可能會讓人味同嚼蠟,乏味可陳。
但《真的要結婚嗎?》在這一點上顯然是成功的,男女主之間的互動不矯揉造作也不過度疏遠,而在這樣的距離被時不時地打破之際,那種青澀而又甜蜜的感情才顯得格外動人。
越是這樣簡單的活動越顯得可愛
我們過於習慣了快節奏的戀愛喜劇,卻忽視了感情本來就是一個彼此摸索,逐漸瞭解的過程。
距離感本就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之間,也正是因爲這種距離感才賦予了整部作品濃厚的現實色彩。
沒什麼意義,只是放張莉香小姐隔開文段而已
在距離感之外,日常感也是這部作品顯著的特色之一。
說起日常,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男高》和《女高》這類非常典型的日常向作品。但由於我對上面兩部作品的理解並不深刻,所以我將拿出另外一部作品《碧藍之海》進行比較。
混蛋夾帶私貨是吧!
咳咳,在這裏澄清一下,我之所以選擇《碧藍》進行說明,除了個人情感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碧藍》在日常方面的塑造確實是一流的漫畫作品。
各位先別急着反駁,雖然客觀來說《碧藍》確實是一部搞笑類型的漫畫,但歸功於井上老賊極強的腳本實力,《碧藍》的日常情節絕對是極爲強大的。
那《碧藍》和《真的要結婚嗎?》的日常部分差距在哪?
先說《碧藍》,它的日常感並非意味着人物行爲究竟有多麼合理自然,而在於角色之間的行爲邏輯是高度貼近生活的。
觀衆看《碧藍之海》中的角色互撕整活,之所以能感到好笑共情,正是因爲他們之間的行爲確實像是我們損友之間能做出來混蛋舉措,只不過是用更爲誇張的手法呈現了出來。
而在《真的要結婚嗎?》中,日常感的塑造則更多來自於對人物目標及行爲的高度現實化。
這裏做好一個區分,《碧藍》的日常是邏輯生活化,《真的要結婚嗎?》的日常是行爲生活化。
這兩點看似相近但卻又截然不同,邏輯的生活化的核心在於用生活的邏輯製造反差與情緒衝擊。
而行爲的生活化則更容易將觀衆帶入到更爲現實客觀的視角,也更便於塑造生活的日常感。
除此之外,《真的要結婚嗎?》在日常的處理上也更爲剋制收斂。像是傳統的戀愛作品中,經常會出現男女主隔三差五就出去逛街約會的場景,但若木老師卻選擇刻意增加了兩人獨處的時間,以展示兩人不同的生活軌跡,使得主人公更爲獨立自主。
這或許也表現了作者一個極爲重要的思想:婚姻並不意味着交出自己的一切自由,而是彼此託付信任,讓兩塊小小的天地彼此相交,互相重疊
4·剋制的人物塑造
在這裏先和各位交代一下男女主角的設定,其實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兩個社恐小透明。
我們的男主大原拓也是個貓奴,因爲放心不下自己的貓所以不願前去西伯利亞;而女主本成寺莉香則是一個資深地圖控,因爲擔心自己的社交障礙也不想被選派去西伯利亞。
說實話,這個設定在當下這個人物設定愈發炸裂的時代實在是顯得過於保守了
但實際當我們繼續將漫畫看下去,看到更多的人物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整部漫畫的人物風格實際上都是偏於剋制內斂的。
若木並沒有像麻子那樣突出放大化人物特質,只是塑造出一個又一個普通平凡卻又與我們每一個觀衆如此相像的角色。
比起傳統漫畫中性格各異的人物,他們更像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遇的普通人。
我們可以看到爲了生計發愁的員工,看到不善言辭父親,看到熱愛玻璃工藝的陽光女孩···…他們都在爲了自己的夢想或目標而努力着,他們或許並不像明星那麼耀眼,但他們的感情卻無比真實動人。
我們不只是在看故事裏面角色的成長,更是我們自己的影子。
但略顯可惜的是,也正是因爲人物塑造過於剋制,導致每一個角色都趨於片面化,模板化。
大部分人物基本不存在可以深挖的內核,也算是這部漫畫小小的遺憾。
5·在日常的碎片中解構婚姻的意義
在前面這麼多的鋪墊後總算說到這了[cube.捂臉哭]
畢竟雖然我剛剛誇了這部作品挺多地方,但那些優點也確實還沒有達到能讓我去專門開一期【無名說】去聊的地步。
在這裏提一下我一般會選擇什麼題材去聊,要麼你是故事或人物塑造極強;要麼是崩壞的極有爭議,不明所以;或者就是我感觸很深,有感而發
但無論是哪一種,都一定要有其可以挖掘的深度,我纔會選擇和各位分享我的一些見解
那麼問題來了,《真的要結婚嗎?》的深度究竟體現在哪?
在我日常向別人說明這個作品時,我時常會戲稱這部作品爲“日本騙婚主義大作”
但與另一部我同樣這麼稱呼的《總之就是非常可愛》相比,《真的要結婚嗎?》並沒有簡單地將故事侷限於“先婚後愛”這一件事上,而是選擇去觸及大量的社會性議題。
像是單親母親,離婚危機,重組家庭,代際傳承問題等等等等,若木都在這部作品中或多或少地進行了討論
說句實話,我當時在看這些的時候就一直在想,若木老師你寫這些東西真的是想讓年輕人結婚嗎?真的不會看了之後更恐婚了嗎?
瑟瑟發抖
讓我們慢慢來看
首先先跟大家說一個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本部作品中的所有標題名實際上都是對婚姻可能面臨問題的一次詢問。
若木借這些看似瑣碎卻又現實的問題不斷地向着每一個角色,每一個讀者發問。
由於本作品中涉及到的議題過於廣泛,沒辦法在短短的文章中向各位全部展現,所以今天我也就簡單地抽出其中一個方面來稍微談談。
什麼是結婚?
對於莉香和拓也來說,這本是一種逃避風險的行爲,卻沒想到結婚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有風險的事情之一。
爲此莉香想通過計劃的方式來避免風險,想一個人承擔起婚姻的責任。
但婚姻這件事讓一個人承擔真的可行嗎?
結婚無論何時都是兩個人共同的事。
這份責任一旦分擔給雙方,那又和真實的婚姻有什麼區別。
他們之間的婚姻本質上是無愛的,只是爲了一定的利益而結合的產物。
這點其實和現在的相親有共通之處,同樣是基於利益的交換,也同樣是無愛的結合。唯一的區別在於,無論是莉香還是拓也,都從未做好過迎接婚姻的準備。
莉香的世界很大,大到她的心神會隨着地圖去往世界每一個角落;她的世界也很小,小到還沒有準備好讓任何一個人闖進她的生活。
所以當莉香發現事情脫離掌控之後,她想要去逃避,卻發現拓也的影子已經留在了她的生活之中。
在不斷地去僞裝結婚的過程中,他們不斷思考婚姻的本質。
爲什麼結婚的人們總要用戒指一樣的東西宣告衆人;爲什麼結婚一定要徵得家人們的同意,這難道不是婚姻雙方的事情嗎;爲什麼結婚之後都要住到一起,人們難道不應該有自己的空間嗎······
以及那個最重要的問題:結婚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說實話,這個問題不管是對莉香還是對我們每一個觀衆來說都太沉重了。
不管他們的婚姻真實與否,無論他們的婚姻是否只是單純利益的結合,婚姻始終是一個難解且又厚重的話題,足以將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們壓得喘不過氣。
莉香也是如此,她想要的只是簡單的自由,也正因如此她才選擇假結婚,因爲這是她所找尋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本想將婚姻當做一場交易,彼此讓出一點生活的空間,以換取更多的自由。
但她顯然錯了,婚姻將他們二人緊緊綁在一起,當她想脫身之時卻發現自己的生活已經和拓也重疊在一起,彼此相交。
長時間的陪伴最終化爲了他們之間淡淡的情愫,最終將他們帶到一起的並非是多麼驚天動地的告白,而是平日裏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默契與習慣。
婚姻需要的或許從來不是什麼時刻充滿激情的愛意,而是那平淡之下彼此相濡以沫的平常。
而在漫畫後期,男女主終於在一起之後,女主的母親也進入了主線。她希望莉香能過上一個足夠好的生活,所以她渴望用自己的眼界與經歷掌握莉香的婚姻。
對於她而言,拓也顯然不是最合適的那個對象,所以她並不想承認莉香與拓也之間的結合。
莉香也知道這一點,卻仍然堅定地想要和拓也一起走下去。爲此她甚至願意與拓也一起留在他的家鄉,放棄在東京的生活。
若木在這裏用一種非常溫柔的方式回答了他對於婚姻的理解:婚姻並不意味着最合適的人彼此結合,而是與那個願意與自己分擔一切的人一同成長。
當代的婚姻無疑充滿了利益的較量,但假如我們迴歸婚姻的本質,其實我們就會發現事情似乎並沒有那麼複雜——婚姻本來的目的就是讓兩個本不相干的人變成名爲“家”的整體,共同承擔未來的每一份責任。
結婚的意義或許並不是什麼愛情的延續,只是在你未來的道路上,總會有人與你攜手前行。
結語·在愛無能的時代尋找家的港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現實中尋找愛意變成了一件可恥的事情,似乎只要稍微做錯了些什麼就會被他人指責天真、“戀愛腦”。
年輕人越來越推崇獨居的生活,並從中獲得了無數的自由與便利。
人們似乎不再相信愛與家庭了。
很多人說,現在的人們都變得愛無能了,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愛,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於是選擇去逃避這一切,讓自己停留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之中。
我們擁有着無比便捷的溝通手段,手持着無數去緩解孤獨,尋找樂趣的生活方式。愛開始被我們邊緣化,甚至排除到自己的生活之外。
但我們又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們都要渴望被愛,所以我們總是豔羨着文藝作品中單純而又美好的戀情,又因網絡上那些慘痛的案例而感到畏懼。
我們羞於去表達愛,害怕去追逐愛。我們不知道家庭與婚姻會怎麼去改變我們的日常,我們感覺就算只有一個人也能很好的生活,但卻又期盼着未來能有一天能找到只屬於自己的那份羈絆。
或許我們並不是不再相信愛了,只是現實的重壓壓得我們沒有時間再去思考這一切,尋覓這一切。
在現實的背景下去談論愛情似乎很天真很無趣。
但有時,不妨就讓我們幼稚一次,去追逐那些似乎只存在於童話中的故事,去尋覓那名爲家庭的港灣。
越是愛無能的時代,我們就越需要愛的存在來治癒彼此的心靈;越是浮躁的時代,就越需要平淡的故事撫慰每個路人的疲憊。《真的要結婚嗎?》是一部屬於成年人的童話,它用一種平淡而又真實的筆墨勾勒出名爲“婚姻”的輪廓。
若木民喜將婚姻中的瑣碎擺上檯面,告訴每一個觀衆:“看,結婚就是這麼一件麻煩透頂且不可理喻的事。但即使這樣,我還是願意去歌頌家庭的溫暖,因爲——
那是我爲數不多可以停泊的港灣”
———————————————————
熬夜寫文不易,如果喜歡就給可憐的作者一個免費的點贊收藏充電三連吧,這真的對我很重要
還有就是如果有什麼想和作者聊的動漫,歡迎在評論區裏提出,未來的【無名說】欄目將會從中挑選題材。
有興趣的hxd也歡迎加羣聊天,提前寫好的文也會發在裏面。
我是無名,我們下期再見
……
……
……
……
……
……
emmmmm
沒想到這篇文章還沒結束吧
由於我始終覺得自己對婚姻的看法很片面,所以我專門採訪了我一個朋友,讓他給了點小小的意見
因爲他的想法和文章主旨有一定差異,我不知道插到哪裏,所以就直接貼到這供大家評析
在這裏應本人要求 @聽說不說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